用短视频联结当代青年与非遗
栏目:艺术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赵志伟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纵观30部优秀入围作品,涵盖了国内外、各民族、各品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了非遗与世界文化交流、与当代生活关联的连接点,实现了文明互鉴和文化传播。如二十四节令鼓、蜡染、巴迪和美食等非遗;水族的马尾绣、傣族的剪纸、蒙古族的蒙绣等;雕刻类如竹刻、蛋雕、叶雕和木雕;刺绣类如德阳潮扇、湘绣等;工艺品类如景泰蓝、紫砂工艺、威海锡镶技艺、华宁陶等。”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中国传媒大学与腾讯公司共同主办的“我为家乡非遗代言”大学生短视频创作活动总结会日前召开,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教师孙芊芊从评审流程、 30部优秀入围作品概况和数字化构建非遗传承新模式三个方面发布了本次活动的评审报告。</p>
<p>  “我为家乡非遗代言”大学生短视频创作活动从2022年春天开始筹划,盛夏时节执行,入冬之际举行总结会。此次活动有来自全国43所高校的252名大学师生参与,共计收到云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北京语言大学等20多所高校的85部作品,以原创性、差异性、艺术性作为评分原则,推选出30部优秀入围作品并最终评选出一等奖3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0名、优胜奖10名。多位优秀获奖创作者分享了创作经验。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熊澄宇从小视野大空间、小技巧大效果、小人物大世界三个角度,总结说明了创作者们分享的诸多经验,并深刻阐释了活动原创性、差异性、艺术性的评审标准。</p>
<p>  “非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构成部分,包含的面很广,它有器、术、道不同层面的维度。器是具体的器物,术是我们的行为,道是所传递的价值观念。”熊澄宇表示,对非遗的认知可以从一个小点切入,认识到这样一个器物所承载的中国人特有的行为方式以及中国人特有的生活态度、哲学观念。现在的大学生对非遗缺乏了解,只觉得新奇,有的甚至还觉得非遗很陈旧。这次活动的开展首先就是要解决大学生对非遗的认知问题。“传播决定传承!任何传承都是通过传播完成的,没有传播就没有传承,所以用传播的方式来解决传承的问题是我们动员大学生们参与的主要原因。”熊澄宇在谈到举办“我为家乡非遗代言”大学生短视频创作活动的初衷时如此阐释。</p>
<p>  纵观本次活动的30部优秀入围作品,在视听语言的艺术表现上,可谓各具特色。“有用说唱风格介绍非遗的历史和制作工艺,并将水墨动画和实景拍摄相结合;有用大量航拍镜头谱写壮美河山;也有用特写镜头将非遗的制作工艺表现得淋漓尽致;有专注于非遗传承人的采访记录,抒发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对传承的期盼;有借助描绘非遗制作工艺表达对家乡的思念和对非遗的理解。”孙芊芊说,这些优秀的入围短视频作品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里,展现了当代大学生对非遗的理解,通过碎片化的短视频语言凝结成对非遗的时代认知。</p>
<p>  “我在评审北京中轴线申遗的视频和照片过程中,曾发现有许许多多以小见大的东西,一滴水就可以反映太阳的光。如有一张获奖的照片是一个老四合院的一堵墙,墙后面是一个雕花的窗,窗下放一个棋盘,一个中国老人穿着圆领普通的汗衫和一个打扮得很时尚的外国留学生下象棋。当时的专家们说这个创意很好,因为申遗是要把中国的遗产和世界文化交融,这张照片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文化遗产和今天生活的沟通,反映了文化传承、文明互鉴以及它和今天生活的关系。”熊澄宇举例后进一步阐释道,“非遗既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又是影响日常生活、影响行为规范的。本次活动不只是一次教育活动,更是一次学习活动,同时也是在完成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四大功能,让大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过程,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大地上。”</p>
<p>  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传播处处长孙占伟表示,非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接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非遗保护工作,从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方面,使得非遗保护事业出现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于提高广大青年学生的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青年群体、大学生群体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起着积极作用。</p>
<p>  “保护、传承、发展非遗,也是包括腾讯在内的社会各界的使命和担当。腾讯将在主管部门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广泛连接当代的青年人和非遗传承人,连接多彩的非遗和当代的生活,助力大学生更好地成为非遗的受益者、传播者和传承者,为提高国家文化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作出更大的贡献。”腾讯新文创研究院执行院长岳淼说。</p>
<p>  此外,孙芊芊主持了非遗传承者对话环节,与临夏砖雕非遗传承人杨志磊及中国传媒大学传统文化传播者社团副社长周鑫珏以“数字技术助力非遗传播”为主题,围绕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难点和突破点进行了对话交流。</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