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援疆干部》为援疆干部立传
作者:司木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本报讯 由中国影协、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出版集团共同主办的电影《援疆干部》创作研讨会近日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大有书馆举行。

  电影《援疆干部》改编自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的同名小说,影片以中央对口援疆工作为切入点,讲述了两代援疆人以国家利益为目标,舍小家为大家,投身新疆建设事业,在祖国西部挥汗奋斗的故事。影片中塑造的援疆干部形象是全国援疆干部人才的生动缩影,展现的援疆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的重要体现。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秘书长王洋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电影基金会理事长张丕民,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中组部干部一局巡视员郝志宏,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出版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张作珍出席活动并致辞。中国电影基金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阎晓明,国家电影智库秘书长侯光明,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中国电影报》社长、《当代电影》杂志社社长皇甫宜川,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武亚军,中国影协影视创作部主任张弛参加活动并发言。电影《援疆干部》出品人张熙萌、导演张忠参加活动并介绍创作情况。中国影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闫少非主持本次创作研讨会。

  与会领导、专家和主创团队从题材现实意义、人物塑造、叙事结构、美学特色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大家一致认为,影片剧本中不仅有诗情画意的民族风情,也有时代变迁中援疆干部的悲欢离合,兼具历史厚度和人文特色,是一部能够诠释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的优秀作品。

  王洋表示,创作电影《援疆干部》要讲好滋养人心的新疆本土好故事、传递好用真心换真情的诚挚情感、擘画好携手共创未来的美好图景。该影片的顺利筹拍,将有助于通过文艺形式展现党中央的援疆、治疆、富疆战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张丕民说,电影《援疆干部》通过具有年代感的叙事方式,展现了历史和当代的时空交错,讲述了几代人的援疆故事,也体现了当地少数民族弟兄姐妹们对新疆的热爱和奋斗,是一部有情怀、有胸怀、有温度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震撼力。

  仲呈祥认为,影片具备生活基础、思想基础、情感基础,用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体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在影片后续创作中,要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展现人物的精神世界,以“全面把握、关注中间、兼容整合、辩证取舍”的和谐思维,创作人民需要、时代需要的艺术作品。

  郝志宏谈到,援疆干部由中组部统一组织、具体落实选派。每一位援疆干部身上都有一种精神,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担当、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忍耐。张作珍表示,电影《援疆干部》描写的奋斗故事振奋人心、催人奋进;诠释的至真情感充满温暖、触动人心;展现的时代精神充满激情、坚定有力。广大援疆干部扎根边疆大地、奉献青春力量,这种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值得传承和弘扬。

  阎晓明评价电影《援疆干部》“剧本文学基础扎实、艺术追求高远”,他认为该作品通过真实的现实生活和鲜活的艺术形象,展示了新疆当下的面貌,希望作品在历史脉络和人物塑造上进一步斟酌打磨。侯光明谈到,电影《援疆干部》运用双时空的叙事结构,让故事充满历史真实感,体现出两代援疆干部面临的不同困境和相同的风格精神。“文化润疆”是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的长远之策,通过创作现实主义题材作品把中华民族底蕴与当代中国奋进的精神融合在一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饶曙光认为,以电影的方式来讲好新疆的故事,具有特别的意义和价值。电影《援疆干部》剧本完成度很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期待影片在创作中进一步增强情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在情节自然推动中达到润物细无声,让观众能够与主人公的成长同频共振,真正实现“以文化人”的艺术效果。

  (司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