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历史厚度、精神高度、艺术鲜活度
——访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栏目:名家见证新时代
作者:本报记者 张亚萌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题材选择上挖掘历史厚度,在红色文化中寻找精神高度,在现实生活中探求艺术鲜活度”——三个“度”,概括了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协副主席吴为山在雕塑艺术创作上成果丰硕的10年,对他而言,雕塑创作,是求艺,更是问道。

  “新时代中国文艺界气象万千,风清气正;特别是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以来,作为艺术创作者和美术工作者,我亲眼目睹了美术界发生的新变化,时代激励,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作为国家级美术殿堂的“掌门人”,10年来,吴为山和中国美术馆同仁勠力同心,美术展览、藏品征集、国际交流、公共教育……在满足人民审美新期待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方面,打出“组合拳”。

  为新时代立碑画传

  吴为山的这10年,创作了大约100件雕塑作品,在这如山般的艺术成果中,《旗帜》《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百年丰碑》《共商国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及香山革命纪念馆组雕,自然是绕不过去的众多代表作。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我创作的重要源泉。”吴为山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及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不懈奋斗,激励他创作出不少主题性雕塑佳作:2018年5月5日,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他创作的《马克思》作为中国政府赠送给德国特里尔的礼物,永久矗立于马克思的故乡;2019年5月4日,以纪念中国留法勤工俭学运动100周年为主题的《百年丰碑》落成于法国蒙达尔纪市;特别是2021年7月,于党的百年华诞之际,落成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广场的大型雕塑《旗帜》,由吴为山设计、创作并领衔制作,为公众呈现一面迎风招展的巨大党旗,气势如虹,金色党徽光彩夺目。《旗帜》不仅仅是一面党旗,更要用艺术的形式充分体现党的精神,对吴为山而言,《旗帜》是形式美的创造,更是文艺工作者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初心与使命的过程。

  “每一次创作、每一件作品,从选材到制作,都是挑战。比如《旗帜》,它的原型是党旗,是平面的。这块平面的旗帜,如何塑造成雕塑?如何以高超的艺术、形式的美感体现党旗的内涵,彰显其崇高的精神?久经考虑,我把它视为‘丰碑’,这样就解决了平面与立体的矛盾,再从这个基点中找到作品富有动感的线、面、体的相互关系,使作品充盈着生命的张力。”吴为山介绍。

  在红色文化中寻找精神高度,吴为山认为,20世纪主题性美术经典作品中,很多都有感人至深的党史故事、红色故事,展示着美术经典作品独具匠心的艺术魅力,“它们是人民的心声、时代的强音、催人奋进的号角,是对革命年代的缅怀,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礼赞,对改革开放的颂唱,对新时代逐梦的展望”。而当代创作的艺术之美与红色题材特别是与党史题材融于一体,更能够创新、拓展重大主题的表达空间,吴为山说:“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是重大题材,是艺术家出经典、出力作的主阵地,我们文艺工作者应当研究好、创作好、展示好、传播好彰显中国精神、催人奋进的佳构,不负伟大时代。”

  在他看来,这10年的美术界特别是雕塑界,也呈现出“为大时代树碑立传”的创作趋势:“我们推出了‘为新时代人物塑像’系列活动,产生了一大批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雕塑作品,自觉地践行‘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全国雕塑艺术大展对20世纪及当代雕塑作品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呈现中国百年雕塑的发展脉络与重要成就;中国美术馆和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办的‘中国美术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展: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以雕塑艺术全面反映我国各民族的民族历史、民族英雄、民族生活、民族风俗与友好关系,同时彰显了民族题材雕塑艺术的文化魅力。”谈及主题性美术创作,吴为山直言:“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的情感与人民、民族、国家相融合,他的作品才能获得巨大的艺术感召力,才能饱含不断向前的精神力量。”

  艺术是自塑像

  2022年7月,在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之际,东京上野恩赐公园首次迎来中国艺术家的雕塑作品——吴为山创作的雕塑《鉴真像》永立上野恩赐公园。这件作品呈现出吴为山鲜明的写意雕塑的艺术风格,定格了鉴真大师当年渡海时挺立于船头,怀着坚定的信念,乘风破浪的形象。鉴真坚毅慈祥,饱经风霜的面容上刻写百折不挠的神情;他身着宽大僧袍,左臂自然下垂,右手微微抬起,宽大的袖子里面鼓足了海风,《鉴真像》似唐风浩荡,洋溢着中国文化之风,体现着鉴真的风骨与风采。

  《鉴真像》的创作与落成,如同吴为山多年来致力于“中华历史文化名人”系列雕塑创作的一个缩影:通过雕塑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文化巨人造像,把他们的形象融入人类历史生生不息的长河,同时以自己的雕塑作品为纽带,架起一座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我用艺术的手法,特别是用雕塑的手法把中华历史文化名人塑造出来,就可以展示一个时代的风采。同时,通过这些名人雕像的表情、长相、神韵,就能体现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文化。所以,塑造好不同时代的人物,就是为时代造像。”吴为山说,中华历史文化名人在写意雕塑的语言风格中,融合了西方写实手法和中国传统写意技法,在不可言说的“似与不似之间”,体现出人物内在的精神。

  “我们处在中国文化在全世界产生前所未有的巨大影响的时代”,在用雕塑语言塑造历史长河中的鲜活人物的同时,吴为山也将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和时代风格,铭刻在很多世界各国同道和观众的记忆中。

  他的大型雕塑《问道》立于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白俄罗斯国家美术馆;《微笑的顾拜旦》立于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总部;《超越时空的对话——达·芬奇与齐白石》分别立于意大利国家博物馆,意大利莱昂纳多·达·芬奇博物馆、图书馆及意大利(佛罗伦萨)艺术研究院;《隐元禅师像》落户日本长崎兴福寺;《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落户希腊雅典核心地带的阿果拉广场,在爱琴海的阳光下,孔子和苏格拉底两尊青铜雕像分立东西,彼此相对,似在默默交谈,两位伟大思想家之间的“对话”,象征人类文明的交流,传递出对文化共融、艺术共创、人心共通的呼唤;大型雕塑《百年丰碑》在法国蒙达尔纪市落成,这组表现周恩来、邓小平、陈毅、聂荣臻等一批无产阶级革命家早年留法勤工俭学经历的作品,不仅通过艺术阐述了中国文化的价值观,还向世界宣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故事。

  一尊尊反映中国文化精神的雕塑屹立在不同国度的土地上,讲述着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更展现出当代中国的君子形象;特别是古今中外名家在吴为山的雕塑作品中跨越时空“对话”,促进了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诠释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十年如一日,吴为山在雕塑艺术世界实践探索、求艺问道,作品“如山”,他曾说:“在我老去的时候,回望我的人生,再看看堆积成山的雕塑,那就是我的生命轨迹,是我的自塑像。”

  满足审美新期待

  2014年9月,吴为山始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上任伊始,他就对肩负着国家美术殿堂和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双重身份的中国美术馆提出新的工作思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典藏大家精品,加强国际交流,促进当代艺术创作,打造美术高原高峰,惠及公共文化服务。简而言之:学习强馆、藏品立馆、美育助馆、人才树馆、科技建馆、交流兴馆。“要建高峰,首先要有高原。提高普通群众的艺术审美水平,就是将平原变成高原。大师、大家,便是建立在这个高原之上的高峰。因此,不断在中国美术馆的殿堂,展示和亮化高峰,对全民文化素质提高和新时代高峰的崛起有着巨大的作用。”吴为山认为,在高原与高峰的课题中,艺术创作与公共文化服务殊途同归。

  中国美术馆如何满足人民审美新期待,是吴为山近些年着力颇深的文化课题。新时代以来,中国美术馆累计举办美术展览700余项,形成了好戏连台、精彩纷呈的展览面貌;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年均参观人数达百万人次。中国美术馆精心策划推出的“典藏活化系列展”“捐赠与收藏系列展”“弘扬中国精神系列展”“国际交流系列展”4大展览系列,形成了展览品牌,让不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主线,以精彩展览与作品,讲好中国故事。而防疫常态化以来,中国美术馆更是以云课堂、云展览在国际国内扩大中国美术的时代影响力。

  在推出展览的同时,中国美术馆不断加强学术研究、建设评论队伍,完善扶持引导机制,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组织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雕塑创研班,以创作带动教学,以教学推动创作,在出精品出人才、带动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教学和理论研究、加强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实现了显著的综合效益。中国美术馆组织“新时代之声——全国美术理论研讨会”“中国美术馆博士论坛”等70余场学术研讨及国际论坛。

  谈及“满足人民审美新期待”,吴为山常以“中国美术馆一号服务员”自称,他和美术馆同仁,努力将中国美术馆打造成艺术家的殿堂、国际交流的客堂,同时要建成大众美育的课堂:通过“大师讲大美”“中国美术馆之夜”“中国美术馆云课堂”“为新时代人物塑像”等公共教育项目以美化人,与全国各省市高校、文化机构携手惠及公共文化。新时代以来,中国美术馆举办公共教育活动300余场、服务观众超过50万人次。

  在吴为山眼中,中国美术馆“仿佛一件雕塑作品。它有内在的构架,有形体的塑造,有鲜明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它有精神,有灵魂”。在他的构想中,中国美术馆更应该成为中国当代视觉文化的“航空母舰”,吴为山说:“1963年,中国美术馆开馆正式向公众开放。近六十载光阴似水,中国美术馆以自己的方式,见证并书写着中国美术的光辉画卷。宏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我们必须不懈奋斗、守正创新,努力建设好新时代的中国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