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蒲剧的辉煌,需要出人、出戏,需要做好传承,需要优秀精品剧目。戏要演到观众的心里。”
“戏曲必须改革创新以适应当今观众的需求。”
……
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蒲剧传承发展研讨会7月7日在山西运城召开。季国平、周育德、谭志湘、吴乾浩、姜志涛、裴福林、高扬、王笑林、黎继德、祁爱斌、郭宏等专家学者、有关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本次研讨会是2022首届蒲剧艺术周的一项重要内容,主题为“蒲剧传承发展”,与会专家就蒲剧经典剧目、表演特技、人才培养、剧本创作等方面建言献策,观点切中肯綮,引人思考。
蒲剧历史源远流长,在晋南又分南路与北路,南路文雅,北路火爆,两者互相吸收融合,在山西四大梆子争胜中,逐渐形成比较统一的风格。几代蒲剧艺术家扩充剧目,“蒲剧传统南路二十四本戏”情节诱人,各行打造唱功与各项特技,让观众着迷。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京剧》原主编吴乾浩看来,一个剧种的兴衰,有各种复杂的原因,是否出现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大演员,则是最突出的标志。蒲剧这些年产生了不少有较高艺术造诣的大演员,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个道理。近年来,蒲剧愈发重视艺术通识教育,蒲剧进校园等活动频频开展,蒲剧人才培养机制日渐健全,让蒲剧在当代能够更好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介绍,蒲剧历史悠久,产生不少名家大师。特别是新时期以来,运城的梅花奖得主是山西十几个地级市中最多的。王秀兰是前辈领军人物;武俊英创造了独具魅力的“俊英腔”;王艺华文武兼备、唱做俱佳,有蒲剧第一小生的美誉;景雪变是“二度梅”获得者,对蒲剧有重要贡献;孔向东的《清风亭》《周仁献嫂》非常出色,更是凭借《赵氏孤儿》一举获得梅花奖;贾菊兰以蒲剧《青丝恨》摘得第2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季国平说,回顾他们的创作之路和对蒲剧艺术的杰出贡献,可以总结为:推陈出新、守正创新。
“守正创新,守的什么?如何创新?戏曲要守中华文化之根、中国戏曲之魂。‘根’是中华文化、中国艺术的本质特征,中国人的审美习惯;‘魂’是作为戏曲的本质特征,写意性、综合性、程式化、多样化等。对于地方戏来说,还有鲜明的剧种特点。将这些守住,就是‘守正’。”季国平说。
针对蒲剧人才面临严重断代的危机,2004年,在蒲剧演员景雪变首倡下,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创办了“小梅花定向班”,陆陆续续招了400多人。景雪变和老师们因材施教,找准孩子们的天赋条件,一对一下苦功。2005年,第九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在临汾举行,景雪变带去的3个孩子都获得金奖。再之后,学校每年都会挑选优秀孩子,参加“小梅花”荟萃活动,现在学校已经培养了47朵全国“小梅花”。《中国戏剧》杂志原主编姜志涛回顾了景雪变从艺50多年来所取得的成就,“多年来,景雪变把自己的拿手剧目《柜中缘》《阴阳河》《山村母亲》等,无私地传授给青年演员和艺校的学生,一批蒲剧新秀在她的指导下茁壮成长。”姜志涛说,老一辈无私的传帮带精神,为蒲剧艺术发展创造了条件。
业内专家认为,对蒲剧来说,要想超越前面的高峰就要选择新的突破点。在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演员》杂志常务副主编高扬看来,一批蒲剧新秀正在茁壮成长,但一个剧种发展不仅要出人,还要出戏。目前的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剧种的美学体系,深入研究剧种的独特个性,打造一批独特的作品。
数十年来,蒲剧研究也取得很大成绩。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教授周育德介绍,20世纪80年代创办的临汾《蒲剧艺术》和运城《戏曲之乡》两个刊物,发表过许多重要的蒲剧研究成果,还有《蒲州梆子志》《蒲剧经典剧目选编》等编纂出版,在全国300多个剧种中,也是罕见的。正因为有对蒲剧艺术的科学研究,才使得蒲剧的创作和演出减少了盲目性,提高了理性、自觉性和自信心。周育德表示,蒲剧的研究工作还应继续推进深入,这对今后蒲剧的创作、规划和推介有极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