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统计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全国居民参与过冰雪运动的人数达到3.46亿人,居民参与率达到24.56%;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803个室内外各类滑雪场。中国“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目标的实现,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给予全球冰雪运动最重要的遗产成果。而北京冬奥会带来的冰雪文化的辐射热力,更是助推了冰雪运动的发展。
“世界是那么大,重逢又在北京,转眼夏季又到冬季,冰雪已飘满大地……”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北京市文联等单位共同推出的冬奥主题单曲《永远在一起》(Forev er You and Me)日前发行。由著名词作家张和平、曲作家舒楠联袂打造,著名女高音雷佳与意大利著名男高音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唱,著名钢琴演奏家郎朗担任钢琴演奏,诠释着冰雪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的融洽结合,将中国音乐元素、文化内涵、哲学理念与时尚的国际性音乐风格融合在一起。舒楠曾坦言,北京是第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冬奥音乐作品同样是冰雪文化的凝结,该怎样更好地呈现这其中的精神内涵,更好地拥抱世界,最好的方式也许是将“最民族”和“最世界”融合在一起。所以,这首音乐作品邀请了代表中国民族音乐的歌唱家雷佳和享誉世界的意大利歌唱家波切利,又邀请了钢琴家郎朗,共同向冬奥献出一份音乐的礼物。对于这次艺术界的国际合作,舒楠表示,他的感受正如歌词所说“我和你永远在一起”,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无论是民族还是世界,让我们永远在一起,一起向未来,在冰雪盛会中,攻克艰难,向世界展示中国音乐形象和冰雪文化在音乐中的体现。
中国的冰雪文化源远流长,冰雪固然与寒冷相伴,但在中国古代也别有一番寓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毛巧晖谈到:中国早期的冰雪更多与苦寒联系在一起,冰天雪地、寸草不生,最典型的就是《后汉书·袁安传》所载“袁安困雪”,从记述中我们看到了人们会在大雪天气外出乞食;二十四孝故事中的《卧冰求鲤》也告诉我们天寒河水冰冻,食物难求。在人类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学会与自然界和谐共处,中国人在观察日月运行中,意识到了“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冰雪也成为生活文化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东北的很多地域,漫长的冬季,冰雪伴随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利用冰雪生产、生活,“放冰排”、滑雪狩猎“打红围”、凿冰冬钓“坐地库”,并由此形成了“毛皮雪板”山林狩猎和“镩冰下网”,这些生活智慧也成为了他们的文艺表达和生活信仰。在中国虽然没有像北欧、俄罗斯、印度、日本那么丰富的冰雪神话和冰雪传说,但是在古代就有雪神藤六、青女等传说。他们主管雪霜。在东北很多少数民族中也流传着丰富的冰雪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民众滚冰祈福,将其与中国传统的吉祥文化联系在一起,瑞雪兆丰年,再加上冰与病谐音,所以在华北很多地区也有正月十六在冰上走动嬉戏,祈求“去病”健康。这也与今天人们积极开展冰雪运动,强身健体、提振精神,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2月18日至20日,国家大剧院戏剧场上演的儿童音乐剧《冰墩墩雪容融之冰雪梦》中,“咱们北京城,岁月悠长,姆们什刹海,见证了变化和沧桑”,北京城什刹海的老冰晶的一句歌词便点出了什刹海作为北京老牌天然冰场的重要地位。该剧的总导演、编剧王炳燃在提及创作灵感时表示:“我第一次接触冰雪运动就是大学时在什刹海上滑冰,我感受到了冰上速度,那种感觉很奇妙,这也是冬季运动的独特魅力。”他表示,希望通过儿童剧这种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冬奥文化、冰雪文化以及城市精神延续到下一代。冰雪运动的普及,还将给孩子们带来别样的感受。“你输了,那是输给了别人;你认输,是输给了你自己。冠军只有一个,那没拿冠军的那些人都输了吗?”剧中的这句台词带领小观众去领悟冰雪运动的精神。编剧张韵仙表示:“小羽毛——一个有先天疾病的孩子,她内心强大的冰雪梦没有因此而消失,正像运动员们一样,对梦想有着执着的追求和信念,给大家带来了极大的精神鼓舞。我在写作的过程中,常常想象冰刀滑过冰面的声音,还有冰花在空气中飞舞闪闪发光的画面,都让我想要把这种美好通过故事传达给孩子们。”
再现中国冬奥会历史上的第一块金牌背后故事的电影《我心飞扬》目前正在院线上映。这部电影的编剧、导演王放放,之前还参与过《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许海峰的枪》两部奥运题材电影的创作,他采访过从许海峰到杨扬等许多奥运冠军,每次他都会问他们同样一个问题:“在最困难的时候,你想到的是什么?”“让我出乎意料的是,没有一个人说他们在最困难时想到的是金牌或冠军,他们想到的都是教练的信任、队友的支持、家人的鼓励,或者对自我的挑战。我觉得,这也许就是体育人的人生信念吧。”王放放表示,通过电影表现短道速滑这项运动,直击冰雪运动员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勇往直前的内心世界,展现中国体育人的热血与不屈,诠释了当代中国冰雪人自强不息、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可贵精神。“回溯那段创作影片的时光,我从剧组所有并肩作战的朋友身上汲取到了无限的力量,而我们电影工作者要做的,就是把冬奥精神不断传承下去。”王放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