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达:以歌剧礼赞英雄
栏目:新时代文艺成就大家谈
作者:本报记者 张瀚允  来源:中国艺术报

  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以来的五年里,女高音歌唱家王丽达的艺术之路走得十分扎实。从《英·雄》到《沂蒙山》,再到《扶贫路上》,一部部紧贴时代、讴歌英雄而备受好评的歌剧作品,见证了她用心用情用功的艺术追求,也印证了她的歌唱表演才华。今年5月,她以歌剧《沂蒙山》海棠一角,一举获得了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第十一次全国文代会即将召开之际,王丽达接受了本报专访。

  中国艺术报:五年来,您积极参与中国文联举办的各项活动以及艺术创作实践,请谈一谈如何看待文艺家用文艺作品歌唱祖国、礼赞英雄?

  王丽达: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的一句话: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我也一直铭记着,所以在选择艺术作品的时候,我有更明确的方向。2017年,我在歌剧《英雄》中饰演中国第一位女共产党员缪伯英,2018年在歌剧《沂蒙山》中饰演“沂蒙红嫂”海棠,2019年在主演的歌剧《扶贫路上》中饰演了扶贫干部黄文秀。五年来,我一直牢记这句话,也一直在努力地践行着这句话。我们中华民族的英雄要用我们的艺术形式去歌颂、传扬,让更多的人了解英雄的故事、英雄的精神。

  中国艺术报:五年中的哪一场演出让您最为印象深刻?

  王丽达:这五年我参加了很多重大文艺演出,收获特别多。令我最难忘的是角逐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那一场。在前期准备过程中,剧组十分紧张,比赛前一天晚上,我们发现舞台和平常演出的场地不太一样,所以当天晚上进行了非常多的调整,突然的改变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需要非常快速地调整自己,也要快速把所有改动记下来。所以我那天晚上几乎是一夜没睡,通过录像看哪些地方改了,哪些地方要注意,哪些地方的调度是不一样的。那场演出对我来说是最难忘、最激动,也是最紧张的。

  中国艺术报:您凭借歌剧《沂蒙山》的海棠一角获得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表演过程中,您是如何将自己投入到人物角色的?

  王丽达:在拿到剧本的时候,我做了很多案头工作,包括全剧组多次采风。当我站在英雄纪念馆一幅幅画面和雕塑前的时候,真正地感受到了沂蒙人的伟大。家家有烈士,每家每户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参军,哪怕是最后一个孩子。

  我认为作为一个戏剧人,不是去演,而是去真心体会、感悟这个角色当时的所思所想。在那一刻,我就是真正的海棠,我在舞台上体会着海棠彼时彼刻的想法,她面对孩子、面对丈夫、面对舅舅的牺牲,是怎样的情感。真实地去感受这样一个人物,用心去塑造人物,才能呈现得非常贴近。

  中国艺术报:您在《扶贫路上》中饰演的黄文秀同样备受大家喜爱,在演出过程中,您有着怎样的感受?

  王丽达:饰演黄文秀让我感到特别光荣。黄文秀明明可以留在北京,可她毅然选择回到家乡百色,投身于脱贫攻坚的事业中。她用平凡的双脚丈量出了扶贫的新高度,挨家挨户地走访贫困户,去了解、解决他们的问题。我在每次演出之前,会把黄文秀所有经历的事情想一遍,想她如何去帮助老百姓,如何跟村民沟通,所以每次在演出的几个小时当中,我没有一秒会觉得自己是王丽达。

  在脱贫攻坚的事业当中,像黄文秀这样的驻村干部是我们当下每一个年轻人值得去学习的榜样。作为歌剧人,我有责任去把这些故事讲给大家听,让他们的选择和精神境界被更多人所熟知。

  中国艺术报:在今后的五年,您对自己有哪些新规划?

  王丽达:我希望用我的艺术作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去感染更多人,去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让更多人了解英雄的精神。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在今后的日子里,一定要践行德艺双馨的品格,唯有德高方能为师,唯有博学方能为范。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提高,用我的艺术魅力和工作魅力、艺术感召力和工作感召力,给学生起到一个榜样和模范作用。

扫一扫浏览专访视频

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 中国艺术报社联合主办 

 

阅读推荐

林永健:讴歌新时代

扫一扫浏览视频

吴元新:守护蓝白之美

扫一扫浏览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