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掘村落生计资源 推进乡村文明建设
作者:本报记者 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很少见到其他地方的中秋节像忻城一样热闹,也没想到这里的节俗活动如此丰富。”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晚上,站在广西忻城土司老街上,来此考察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民俗学者杨秀不禁感叹道:“这次到忻城壮乡过节,刷新了我对中秋节俗的认知。”

  正如杨秀和其他专家学者所看到的,当天晚上的土司老街上挤满了人,三条由鸡血点睛的舞龙带领的巡游队伍在老街穿梭,大家自动为巡游队伍让出道路,举起手机来记录这热闹的场景。而在张灯结彩的街道两旁,各家门前摆出供桌,供上月饼、水果、花灯等以及住户们亲手制作的各具特色的“小马仔”。巡游结束,晚上9点,中秋供月大典在街心小广场搭建的供月台上上演,在土司乐舞、献供、祭月、读祝文、祭酒、献舞等诸多仪式后,人们见证了一轮圆月缓缓挂上天空……

  因应忻城壮乡独具特色的中秋民俗传统, 9月18日至23日,由中国民协、广西文联、来宾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等联合主办的“我们的节日”——2021八桂民俗盛典·中秋小马仔供月暨“壮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在广西忻城举行。活动吸引了来自自治区内外的数万名观众来到现场,忻城壮乡一派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据悉,作为壮族聚居区的忻城县,壮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90%,壮族文化丰富多彩,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壮锦的发源地之一,有国内保存最为完整的土司衙署。同时,忻城壮族中秋节民俗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与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位于桂中南的壮族地区,中秋拜月习俗是非常隆重的,据老一辈人讲,过去的中秋拜月习俗都是以自然村或以一村一乡的宗族大姓聚集祭拜的。”贵港市覃塘区文联主席韦捷介绍,在过去,每到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圆月登梢,百家齐拜,茶酒饼果满桌,拜毕,对歌、猜码与讲古是必不可少的;“时值秋收在望,田中谷物收成大局已定,拜月除了有祈福之意以外,还是秋收前的庆祝仪式,这个时候也是莲藕收获上市的季节,乡间一片欢乐的景象”。

  在壮族中秋节俗中,已有800余年历史的十二生肖“小马仔”供月习俗是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项目。据当地传承人介绍,“小马仔”来源于土司文化,一般用米粉作为制作材料——将磨细、打浆和蒸熟后的上等白米舂细,搓成熟米团,切成若个小块后捏成动物的形状,蒸煮晾干后上色。在忻城,每年中秋节晚上,家家户户都把各式各样的“小马仔”和月饼、水果、柚子灯等“供品”一起摆上供桌,朝着月亮的方向祈福。

  “近些年来,忻城十二生肖‘小马仔’越来越成为出门在外的忻城人遥望家乡的一种寄托,也越来越多地被其他地方的人熟知。”忻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忻城县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樊绍光认为,“小马仔”是中秋节俗留给忻城人的文化遗产,蕴含着大众的劳动智慧,体现着男女老少知节明礼的精神文明。2020年,忻城“十二生肖小马仔制作技艺”已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正如樊绍光所说,中秋当日沿街摆放上桌的各具特色的“小马仔”,正是忻城当地居民“全民参与”节俗活动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缩影。“精致亮相的‘小马仔’,以及乘月夜游的队伍、广场上的歌舞表演,无不在表现一个现象:大家都在用独属于自己的方式过着自己的节日,忻城的中秋习俗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

  “‘小马仔’供月习俗是忻城文化的牵挂和乡愁”,在9月22日举办的“壮族民俗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研讨会”上,杨秀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此次研讨会围绕“壮族中秋拜月习俗与祈福文化产业探析”“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传承与变迁”等论题展开研讨。“深入挖掘忻城中秋拜月民俗、壮锦文化、土司文化内涵,多维度挖掘民俗文化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成为与会专家学者的共识。

  “讲好‘小马仔’供月故事,既可以利用节庆传统来推进乡村文明建设,又可以扩大忻城民俗文化影响力。这是发掘村落生计资源,以特色物产手艺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民协“中国节日研究中心”主任萧放认为,依托社会大环境,根据当代社会需要,对民俗传统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是实现村落内涵发展的振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