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山海情》:有了根和魂,朴实也动人
栏目:特别报道
作者:本报记者 张璐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上世纪90年代,从宁夏贫瘠的西海固地区搬迁到玉泉营地区的移民们,从无到有建设着新家园,村干部马得福操心通电、灌溉用水等桩桩件件问题,而国家新的扶贫政策出台,福建对宁夏扶贫事业进行对口援助的“闽宁模式”以及陈金山、凌一农等一批优秀的福建干部、技术人员为闽宁镇洒下奋斗的汗水,帮助马得福找到了未来的方向。在发展的过程中,从西海固走出的人们没有忘记他们的初心,而是把根扎在了这片土地上,互相扶持着走上康庄大道……这是展现东西协作对口扶贫“闽宁模式”的电视剧《山海情》所讲述的动人故事。该剧在多家卫视及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等网络平台播出后,引起了热烈反响,被视为一部主旋律与硬实力兼备的现实主义题材力作。

  1月27日,由国家广电总局主办的电视剧《山海情》创作座谈会在京召开。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书记、局长聂辰席参加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咏雷主持。马黎、高长力、闫成胜、易凯等国家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出席会议。

  本次会议设主会场和分会场。北京主会场内,侯鸿亮、孔笙、王三毛、黄轩等《山海情》主创代表讲述了各自的创作历程和创作感悟。仲呈祥、李京盛、王一川、邓凯、赵彤等业界专家围绕该剧的创作背景、主题立意、艺术表达、制作品质、现实意义等进行了深入研讨。福建分会场、宁夏分会场、浙江分会场、上海分会场、深圳分会场通过视频连线方式参加了会议。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邢善萍,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金科,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以及观众代表余秉官等分别参与研讨。

  深扎现实、创作扎实、表现真实,让全剧有了根和魂

  《山海情》是国家广电总局重点电视剧、 “理想照耀中国——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电视剧展播”剧目,由国家广电总局策划组织指导,福建省广播电视局申报立项及发行许可。福建省委宣传部、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宣传部、福建省广播电视局、宁夏回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厦门市委宣传部、莆田市委宣传部、永宁县委联合摄制。

  《山海情》制片人侯鸿亮介绍,2019年底,他们接到总局的任务,要拍摄一部展现闽宁镇发展历程的电视剧,心里一直很忐忑,不仅因为这个命题的高度、难度、周期,更因为在接到任务之后展开采访、创作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都没有找到恰当的表达和切入方式。“但我们还是先选择扎扎实实地干起来,举全公司之力,集结最强的编剧力量和主创班底,投入到创作中去。”

  侯鸿亮说,事实证明这样的创作方法是有效的,观众们看到这部剧后,跟创作者们产生了共鸣,很多网友都说,看了剧以后,变成了涌泉村的精神村民,他们爱一个个平凡的角色,爱剧中人“像从土里拔出来”的真实感,跟着剧中人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从创作的角度来说,这部戏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实’,我们实实在在地讲述了一个关于老百姓的故事,关于民生民情的故事。这个‘实’是真实的‘实’、现实的‘实’,也是踏实的‘实’。”导演孔笙说,讲述一个普通观众并不熟悉的扶贫故事,最重要的是怎么能够让它接地气,“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拍出来的故事,先要能让我们自己相信,才能让观众相信。所以我们用了真实的故事和人物原型,搭建了真实的场景,使用了真实的方言,演员也投入了真实的情感和表演。当演员们用从这片土地中生长出的方言演绎着这片土地上真实发生过的故事时,我们这部剧就有了根、有了魂,就成为最朴实最动人的表达”。

  《山海情》的编剧王三毛就是西北人,虽说他的家乡离闽宁镇有好几百公里,但西北人的生活习惯、早期贫困落后的状况,那一带人的性格特点都差不多,所以在闽宁镇和西海固采访的时候,那些采访对象都不陌生,“我们村也有马喊水、李水花、李大有那样的人。我父亲就是一个主管农业的基层干部,马喊水身上也有我父亲的影子。所以,在前期采访中进入很快。”

  但恰恰觉得很顺利的时候,难度上来了。王三毛说,在创作大纲的阶段,数易其稿。“我们一度认输,甚至想放弃。但是制片人侯鸿亮没有放弃,导演孔笙没有放弃,他们给我打气鼓劲、找原因,让我重拾信心。”王三毛说,写出、拍出这100多万吊庄移民的心灵史,给时代一个交代,得到观众的喜爱,是创作者们敢于诚实地面对这段历史,不回避人性、不辜负人心、不粉饰生活,用一颗赤诚的心和对这片土地的爱完成的。

  演员黄轩在《山海情》中饰演基层扶贫干部马得福,整个创作过程对于黄轩来说是一次很特别的体验。“作为西北籍演员,在大西北拍戏是我一直以来的愿望。而这次拍摄的地点就是在宁夏,是真真实实在西北广袤的土地上取景拍摄的。一望无际的戈壁滩,沙尘暴说来就来,每天都是吃一嘴沙子,体验特别真实。”

  黄轩说,剧中的马得福就是千千万万个扶贫干部的缩影,他身上的每一个闪光点都是扶贫干部最美的印证。当他第一次听到“塞上江南”这个词的时候,一种“信念感”油然而生,也正是在这种信念感的驱动下,纵使困难一个接一个,他也从不说放弃;他甘于做最普通的事情,在平凡的工作中获得不平凡的成绩;他凭借着身上那股韧劲儿,用滴水穿石的精神,带领着村民们克服了一道又一道难关,将昔日的干沙滩建设成了如今的“塞上江南” 。在黄轩看来,这是一个眼里有光、心中有梦的人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出“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意。“作为文艺工作者,有机会参与到脱贫攻坚题材剧的创作之中,可以通过自己的演绎,让更多的观众看到和了解扶贫事业的伟大,这是我的荣幸,也是作为演员的一种社会责任。 ”

  大手笔、大动作、大情怀,彰显时代豪情与生活质感

  近年来,扶贫题材剧并不稀少,甚至可以说热门,为什么《山海情》能够脱颖而出?在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看来,题材的选择非常重要。“闽宁镇的故事当中既有辛酸的贫困史,又有一代人脱贫攻坚的精神奋斗史,更有展现在全体世人面前的让人意想不到的脱贫攻坚的赫赫成果。今天的闽宁镇可以作为一个标杆。在这样的题材当中,它几乎可以涵盖中国式扶贫攻坚的全部内容,集中体现了在消灭贫困的过程中,中国所具有的制度优势、国家实力,还有像东西协作的大手笔、整体搬迁的大动作,改造环境、发展生产、养殖种植、劳务输出、技术引进、加强教育等,这些改变贫困的中国式的手段方法、思路环节,在这部作品中都得到了呈现。 ”

  “这部剧不是拍出来的,而是从这片土地上‘长’出来的。”《光明日报》文艺部执行主任邓凯说,很多观众一开始对这部扶贫题材剧不太“感冒”,但是看完第一集之后就“难以自拔”,为什么?就是两个字:真实。“《山海情》之所以动人,是因为主创们深深理解了这一方水土和人民,苦着他们的苦,爱着他们的爱。为了凑齐60户通电,马得福等供电所所长等了5天,烦死了所长,也感动了所长。水花这样一个女子,拉着板车,拖着残疾丈夫、孩子和家当,在茫茫戈壁中赶了七天七夜的路。如果演员不能深切地体会到这样的情感,不能先打动自己,怎么可能去打动观众?”

  在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赵彤看来,《山海情》中有民情、有深情。大有叔的暴脾气和小心思,在种蘑菇和卖蘑菇时展现得淋漓尽致;马喊水作为代理村主任履职尽责中面如止水又“暗渡陈仓”的精明,在追补吊庄户和动员整村搬迁时表现得精妙绝伦;一句“从来都是你讲故事我听着,哪轮得上我讲故事给你听”,就把水花形象塑造得真实可感。“《山海情》把角色的语言、行动和心理与他们的生活、身世、风俗写得严丝合缝。 ”

  “《山海情》不仅把扶贫先扶志的精神体现出来了,更把教育扶贫、科技扶贫以及整个历程中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两省联合扶贫的优势性全都体现出来了,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说,《山海情》启示我们一定要继承发扬中国电视剧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发扬这个传统不等于固步自封,现实主义创作精神可以说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各种适合我们国情的有益的创作经验和创作方法。

  智慧与汗水的真情奉献,在作品中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统一

  在《山海情》中,演员黄觉饰演的凌一农是帮助闽宁村发展菌草和菌菇栽培产业的福建专家,而这个人物的原型,便是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林占熺。林占熺从事菌草技术扶贫近40年, 1997年4月,他到宁夏实施菌草技术扶贫工作,转眼已20多年。电视剧《山海情》也让他回忆起对口帮扶的历程,感慨万千。林占熺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高度重视对口帮扶宁夏工作,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担任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将菌草技术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为菌草技术对口帮扶宁夏的工作指明了工作思路。

  “我带领菌草技术团队到宁夏开展科技扶贫工作,一切从当地实际出发,围绕当地贫困农户的需求展开。宁夏昼夜温差大,就设计半地下室菇棚和利用废弃的窑洞来栽培食用菌,驻村工作、住在菇棚,既管技术又管销售,众多细节在《山海情》这部电视剧中都得到真实还原和体现。 《山海情》中凌一农教授就是众多援宁科技工作者的缩影,大家真情奉献、接续奋斗,与宁夏人民一起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对口扶贫的‘闽宁模式’。”林占熺说,文艺作品要实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电视剧《山海情》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