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人民音乐》创刊7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
作者:张悦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本报讯(记者 张悦) 10月20日,由中国音协主办的“记录时代的乐音——庆祝《人民音乐》创刊70周年座谈会”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主席叶小钢,中国音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韩新安,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周由强,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徐粤春,中宣部文艺局艺术处处长马小龙以及鲍次立、王宏、张天文、熊玮等领导和国内音乐界、出版界嘉宾80余人出席座谈会。李前光在会上讲话。座谈会由韩新安主持。

  作为中国音协的机关刊物, 《人民音乐》杂志自1950年9月创刊以来,一直是党和国家宣传文艺政策、彰显主流文化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在中国音乐界有着重要历史地位和广泛号召力。恰逢刊物创办70周年,中国音协此次以“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为主题举办庆祝活动,在对刊物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与回顾的同时,邀请音乐学界的专家学者对当前音乐生活中的一些重大热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李前光在讲话中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坚持正确导向,推出音乐精品。作为理论期刊的《人民音乐》有深厚、悠久的办刊底蕴,有权威、优质的专家作者队伍,有前沿、深度的学术内涵,有专业、严谨的质量把控,都是其高品质内容生产的保障。要以人民为中心,拥抱伟大的时代。坚持正确的出版导向,发挥音乐艺术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不断推出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音乐作品,更好地肩负起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时代使命。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改革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使命,是音乐事业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历史给我们的重大机遇。我们的改革必须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推动出版事业乘势而上。 《人民音乐》要充分发掘自身优势,寻找能够实现良性发展的路径,进一步优化多元的发展,在现有市场条件下求得生存,发挥学术影响力、团结引领力,探索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的改革发展之路。三是紧跟时代潮流,媒体融合发展。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动态持续的过程,需要应势而动、顺势而为、久久为功。媒体融合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发展大计,不是简单的内容叠加,而是深度的有机相融。因此, 《人民音乐》要增强忧患意识,以知识服务为突破口,发挥专业出版的自身优势,精选内容资源并进行结构化、知识化深加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推动“融合+” 。

  座谈会上,叶小钢和中国音协副主席、《音乐研究》主编赵塔里木, 《人民音乐》顾问、原主编张弦、王次炤,《人民音乐》主编金兆钧以及编委代表居其宏等先后致辞。

  《人民音乐》作为新中国创刊最早的音乐期刊,一直秉承党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音乐创作、音乐表演、音乐教育、音乐研究、音乐传播以及社会音乐生活各个领域进行了全方位的观照,紧密围绕中国音乐中的古今关系、中西关系、雅俗关系探讨音乐发展方向,记录音乐生活,开展音乐批评,传递音乐信息,已成为研究新中国音乐发展的重要文献和史料。据中国知网统计,截至今年9月,《人民音乐》出版690期,文献量达18420篇,总下载次数2248686次,总被引次数45565次,被国内外众多音乐院校和图书馆收藏,在音乐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人民音乐》同时也是一本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音乐期刊,极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音乐生活,启迪无数的人们关注音乐,热爱音乐,以至从事音乐工作,体现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办刊导向,真正成为一本人民的音乐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