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全国热映的由中、德、澳三国联合拍摄的影片《黄石的孩子》让湖北省黄石市的知名度一下子大幅提高。据悉,早在前年,黄石方面偶然发现有关该片拍摄的消息后,立刻拍板决定倾力打造这张世界级“名片”,于是积极与影片投资方联系,商定该片到黄石拍摄镜头,并且将首映式放在黄石。不过,富有戏剧性的是,这部以抗日战争期间英国著名进步人士乔治·何克来华在陕西省凤县双石铺镇创办培黎工艺学校的事迹为蓝本打造的影片,之所以能和黄石市扯上关系,完全是因为当初英语翻译将“shuangshi”偶然改动为了“huangshi”,才造成了这个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误读。
黄石方面敏锐的宣传意识令人欣赏。他们知道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对扩大当地知名度的重要性,也懂得抓住难得的机遇来推介自己。在当前经济社会大环境下,这种意识对于一个地方的发展来说是很可贵的。不过,黄石方面的这种利用“误读”,甚至有点“制假卖假”意味的宣传做法却是值得商榷的。
一部以真实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为原型或依托的文艺作品,有时会因为作者本身对历史因素了解不够而出现事实差错,有时作者也会出于各方面的考虑对历史因素进行各种各样的改造,而如果恰恰这部作品的影响又足够大,那么它的这些“事实差错”或者“改造”就完全可能影响到后人对历史本身的认识和书写。这方面的例子并不鲜见,最典型的如苏轼的那首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写的是湖北省黄冈市(古黄州)城外的赤鼻矶的景色,但事实上真正的三国赤壁古战场并不在这里,后世研究苏轼和三国历史的文人和学者为弄清这个问题花费了不少心血,也为此打了不少笔墨官司。历史需要尊重,也没有必要人为地为后人解读历史制造麻烦,因此各地在选择自己的“文化名片”时就不能太过随意,尤其是选择那些有真实历史背景的文艺作品时更需慎之又慎。现在黄石方面明知影片讲述的故事有历史原型,而这个原型又与自己无关,还创造条件让该片到黄石拍摄镜头,并且将首映式放在黄石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难免有篡改历史、误导世人之嫌。
黄石方面的做法还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当前各地的文化资源争夺战。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运作思路下,各地都千方百计将文化名人或历史事件与自己扯上关系:这儿宣称自己是伏羲的故乡,那儿宣称自己有神农的陵墓;这儿号称自己是某个古战场,那儿号称自己有某个历史遗迹。而一旦扯上关系,就能以这些文化资源的名义开发旅游、招商引资。殊不知,与“shuangshi”到“huangshi”的“误读”相比,这种看似重视文化,实则将文化简单依附于经济,从属于政绩的做法,是对文化本身的最大“误读”。更重要的是,很多地方为了证明自己争到的文化资源的“正宗性”,展示自己的“唯一性”,不惜拿出种种“历史考证”来说事,但这些所谓的“考证”很多都是学界未有定论的东西,而有些纯属子虚乌有,还有些就是张冠李戴,甚至有些地方将民间传说也说得“言之凿凿”、“煞有介事”。于是,这种文化误读,无形中就助长了人们,尤其是普通大众对历史的“误读”,进而难免影响后人对历史的正确解读。这一点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