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家京剧院团相聚线上抗疫展演月
这个“京剧的夏天”,非常有戏!
栏目:艺术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怡梦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这首京歌《英雄之城》是武汉重启的时候发布的,记得那天很多人给我打来电话,都在哭。 ”《英雄之城》的演唱者、武汉京剧院院长刘子微动情地说。30天、2场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 28台大戏、 18家京剧院团、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由国家京剧院与湖北省京剧院联合全国各地京剧院团举办的“京剧的夏天——全国京剧院团线上抗疫展演月”正在线上你方唱罢我登场。节目录制中,京歌《英雄之城》旋律一响,仿佛又回到那个笑中带泪的“重启之夜”。

  “‘世界感谢你’是唱得最动情的一句。”谈及《英雄之城》这首作品,刘子微心绪仍不平静,“这类创作有一个共同的困难,创作者都是居家防疫,内心要表达的情感非常多,但实际的体验不多,获得的信息都是来自新闻报道,所以创作质量并不是很理想。武汉是疫情的中心,那段时间全国各地抗疫作品纷纷涌现,我们的创作不可以随意表达。”刘子微表示,她对作品的要求是找到心中最想表达的、最真实的感觉,创作出这个城市需要的作品,“感情在里头搁着,才越听越好听”。

  全国各地京剧院团相聚“京剧的夏天”,道出了疫情发生以来京剧人的感受与思索。

  回顾:这是我们一生中特殊的经历

  “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生中特殊的经历。这段时间我们静下来,学习、思考、面对、承受,剧院的年轻人都志愿去社区服务,我们也实行了线上打卡练功,已经拜师的青年演员通过视频跟孙毓敏、谭孝曾等前辈艺术家学戏。 ”刘子微说,“很感激全国的医务工作者、志愿者都来支援我们,全国的同行都在担心我们,很欣慰中国的疫情正在渐渐退去,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唯有更好地生活、工作。 ”

  “从国家的积极应对到白衣战士的奉献,乃至每一位社区工作者、每个普通公民的直面困难,在我们心中唤起了坚韧、挺拔、向上的力量,这种精神需要更好地凝聚和存续,而这正是文艺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国家京剧院京剧表演艺术家李海燕说,京剧人时刻准备着与观众重聚。“我的主要任务是把程派艺术、把恩师李世济先生当年教给我们的,遇到困难时的人生态度传递给青年演员和广大观众。作为文艺工作者,不仅要为观众演出,在他们需要精神支撑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走在前面。 ”

  “疫情让京剧人暂时离开了赖以生存的舞台,一方面我们不能为观众演出,另一方面又看到很多行业的从业者走上一线、支援抗疫,我们心中焦急,思考着怎样才能为社会出一份力。 ”北京京剧院表演艺术家谭孝曾介绍,除了创作抗疫作品,演职人员努力利用好不能登台的时间,为建党100周年创排了根据谭元寿等老一辈艺术家的经典剧目《红岩》改编的现代京剧《许云峰》 ,并在6月尝试云首演,目前根据专家、观众的意见仍在继续加工。“剧目创排期间我们克服了许多困难,演员一度需要戴着口罩排练,这是京剧艺术的传承,也是红岩精神的传承。 ”谭孝曾说。

  重庆市京剧团的前身是厉家班, 1936年创办,至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重庆市京剧团副团长周利说,京剧是国剧,到哪里都有爱好者,在大西南坚守京剧阵地、培育观众是她的责任。重庆市京剧团4月中旬复工,剧目准备、人才培养一直没有中断, 7月初恢复剧场演出后,就组织了师带徒剧目汇报演出。“我是尚派艺术传承人,我们挖掘整理了上世纪20年代尚派经典传统剧目《秦良玉》 ,去年年底首演之后就不能登台了,这半年一直在打磨、修改。秦良玉是一位进入正史的女将军,当代戏剧舞台上还没有专门表现过,上世纪20年代尚小云先生创作了这出戏,是尚派艺术的宝贵遗产,唱腔只留下一段二黄,没有影像资料,只有几张照片,恢复这出剧目难度大,意义也十分重大。 ”周利说,今年将以《秦良玉》的排练演出为主要工作,并期待在久违的下基层、进校园演出中贡献力量。

  天津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王艳介绍,天津地区8月初恢复剧场演出,观众非常热情,尽管在常态化防控的相关措施下,只有三成上座率,但“观众一直喊再来一个,不肯让演员下台,我们可以感受到,这半年来,尽管我们提供了线上节目,但他们还是迫切渴望体验剧场观演互动的‘化学反应’ ” 。

  作为京剧王派传承者,王艳一直在为京剧像音像工程排练,计划今年完成《王宝钏》 《杨门女将》全本的录制工作。谈到《王宝钏》这出骨子老戏的特别之处,王艳表示,前辈艺术家编排的这出戏全是西皮,没有二黄,观众听了却没有乏味的感觉,这次恢复全本,要把每一折搭配好,明白其中的看点是什么,从情节的贯穿到技能的展示,要把整出戏合情合理地呈现给观众,让他们看得过瘾。

  配合疫情防控期间,王艳每周两次开展在线教学,一方面让学生不要被悲痛和恐惧淹没,另一方面提醒大家,虽然不能登台,但是要不忘本职、苦练内功。这段经历让她体会到心理疏导、精神支撑的重要性,疫情好转之后,她越发想念基层观众:“目前以保证观众的安全、健康为第一位,一旦开启下基层、惠民演出,我会冲在第一线。虽然我们不能像白衣天使那样救死扶伤,但为观众送去精神上的鼓励,是应尽之责。”

  展望:让京剧在全国生存得更好

  “现在武汉人上街已经不戴口罩了,餐馆里坐得满满当当,剧场6月底开放,我们每个星期演2场传统戏,有时候演3场,票都是一抢而空,同时也在打磨为建党100周年而创作的剧目。 ”刘子微说,京剧在武汉需要更有特色, 10年来,武汉京剧院创排了《生活秀》 《水上灯》 《美丽人生》 《光之谷》等很多具有当代气息、武汉风味的剧目。作为剧院管理者,刘子微为京剧艺术谋划将来、为演职人员谋取更有前景的从艺道路,登台机会少了,自己喜欢什么传统戏,就让剧院的年轻人去学,“希望他们多涨点本事,让京剧在武汉生存得更好” 。

  山东省京剧院7月初以现场三成观众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恢复了演出。山东省京剧院副院长刘建杰介绍,今年是山东省京剧院建院70周年,系列演出已经开启, 《龙凤呈祥》 《奇袭白虎团》等16台经典保留剧目贯穿整个8月,“山东是京剧大省,广大观众都习惯了剧场观演,复演之后一开票,就一抢而空” 。

  时值抗美援朝70周年,《奇袭白虎团》的复排工作从5月展开,刘建杰表示,这出剧目中有许多高难度技巧的武戏,需要合练,大家克服了许多困难,力求还原当年原貌和真实水平。今年计划开展《奇袭白虎团》的巡演,向全国观众汇报。

  “全球疫情现状并不乐观,我们能够回到剧场为观众演出,离不开有关部门积极有效的抗疫、防疫措施,这对京剧人触动很大,社会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受到冲击,我们能做的就是以作品抚慰他们的心灵,可以感受到,全体演职人员的工作态度更加积极踊跃、全身心地投入,疫情会过去,但对我们的启迪、促进作用会一直延续。 ”刘建杰说。

  昆明已于7月底恢复剧场演出,云南省京剧院以《雁翎甲》 《棋盘山》两出经典剧目参加了“山茶花奖”的竞演。 “演员更加感觉到需要舞台、需要观众,同时对真正的大国担当有了新的认识,激发了心中的爱国情怀、民族自豪感,这种情感会融入我们未来的创作中,更好地投身文艺事业、回报观众。 ”云南省京剧院副院长朱福说,下半年,演职人员将全身心投入到传统戏《团圆之后》的移植改编、现实题材剧目《河东河西》的创排工作中,还要赶赴各个乡镇,为基层观众奉献40场惠民演出。

  “疫情防控期间,同行更加紧密,我们跨越了空间的距离,通过电话、视频传艺,这次各地京剧人相聚在‘京剧的夏天’ ,共同丰富观众的文化生活,为交流学习创造了契机,希望这种同心协力能够延续下去。 ”谭孝曾向同行尤其是青年传承者表达期盼——希望青年京剧人继承文艺工作者的优良传统,潜心创作、用心演出,为有需要的地方无私献出物质、精神的支援,把对人民的关切付诸实际行动。

  京剧表演艺术家刘长瑜已近80岁高龄,主要工作是给青年演员传艺,这么严重的疫情侵袭,是她一生都没有经历过的。 “我们看到有关部门采取了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看到白衣战士、志愿者的义举,特别是很多90后,这些被家人视为珍宝的年轻人,危难面前那样无私无畏,这些都为我们注入了精神力量。 ”刘长瑜说,“目前整个社会的氛围是感动、感恩,在全球疫情尚未稳定的大环境下,我们作为中国公民,感到幸福、自豪。 ”

  刘长瑜虽然已经退休多年,但依然了解京剧艺术的新动向,她看到全国各地的京剧人在各自岗位上,通过移动终端、直播平台积累了更广泛的观众,发展了年轻的爱好者,为他们积累了京剧知识储备、审美经验,为复演后京剧艺术繁荣发展更上一个新台阶做了充分的准备,刘长瑜说:“在疫情防控中,京剧同行们有各自的经历和内心蜕变,大家聚集在一起,为广大观众洗去疫情的阴霾、开启新的生活,以后也要带着这段记忆投入表演,投身京剧艺术的传承,更好地传扬中华传统美德、民族大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