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电视剧应给人阳光
作者:本报记者吴月玲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中宣部文艺局等单位举办的优秀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座谈会上,专家们指出——

优秀电视剧应给人阳光

电视剧《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剧照

  2月17日,中宣部文艺局和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在北京举办了优秀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座谈会,邀请专家共同研讨近一段时间以来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特点与发展态势,大家认真总结经验、深入分析不足,以推动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再上一个台阶,营造繁荣发展现实题材电视剧的良好氛围。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杨志今、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李京盛、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张华山、国家广电总局电视艺委会副主任李春武、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影视部主任汪国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会林以及电视剧《都市外乡人》和《别拿豆包不当干粮》的主创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都市外乡人》和《别拿豆包不当干粮》是中央电视台在春节前后的黄金时间播放的电视剧。与往年同一时期播放的相同题材电视剧相比,今年这两部电视剧的收视率有所上升,前者平均达到8点左右。《都市外乡人》通过农村知识分子进城创业的故事,歌颂了以于天龙、高美凤为代表的都市外乡人高尚的医德、淳朴坚韧的品质和强烈的社会责任心,歌颂了以民营企业家刘静为代表的城市人的宽容和对社会的爱心。专家们认为该片表现了积极向上的社会风貌,赞美了诚实劳动的精神。《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实行民主选举村委会主任后出现的新生活、新变化,表现了社会转型时期农民勤劳致富的新气象,反映了农村留守妇女的问题。该片引发了近30万条网友留言,不少人认为电视剧给了他们有益的启示。尽管生活中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是这两部电视剧的编导们还是希望用他们的作品告诉人们生活的希望,让观众在快乐和美好中得到感悟。专家对这一创作思路给予了肯定,认为现实生活中不免有些坎坷和困难,但艺术作品在展现矛盾的同时也应该更阳光,这样对观众的激励作用会更大。

  专家们普遍认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是不可扭转的现实,而农村的现代化也是社会转型期必然出现的现象。现实题材电视剧就是要直面这些问题。收视率调查显示,观众对于古装戏也出现了一定的厌倦,毕竟,现实是最令人耳目一新、最具有活力的,电视观众对于反映他们身边事身边人的电视剧需求加大了。现实和观众都要求编剧们去关注现实、关心社会、关爱他人。

  大家认为,目前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需要品牌化,导演的品牌、编剧的品牌、现实题材的品牌都要打响。电视剧品牌的打造要提高到哲学高度,这样艺术上才能有思想深度和文化含量。专家们认为,目前现实题材电视剧没有出现有分量的作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农村现实题材文艺作品非常繁荣,涌现了《李双双》、《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优秀电影作品和一大批如赵树理、孙犁等一辈子写农民的作家,他们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风格。目前要培养一批农村题材和现实题材的导演、编剧、演员,培养一批以写农村、写现实为使命的人,让他们成为创作的中坚力量。而且在对农民形象和美学品格把握上应有新的突破。农民形象不应该还停留在过去的内心善良、举止可笑上。对农村和农民要有新的思想发现和美学发现。

  专家也指出,关注现实生活、关注转型期的生活,并把现实生活反映出来,难度是相当大的。可喜的是,近期中央电视台还有上百集的现实题材电视剧等待播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