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扶贫故事为戏曲艺术注入新鲜感
栏目:文艺界在行动
作者:本报记者 怡梦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文艺界在行动脱贫攻坚决战之年,一线戏剧人关注、探索扶贫题材剧目创作新形式——

让扶贫故事为戏曲艺术注入新鲜感

  “扶贫素材有很多,但是有素材不一定就能出戏,戏曲有一整套传统和创作规律,不是什么事都能入戏。 ”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副团长刘莉沙谈及农村题材、扶贫题材剧目创作时,道出许多戏曲院团面临的挑战。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近年来,精准扶贫在各地基层火热开展,各地方剧种涌现了许多讲述扶贫故事、反映新农村新气象的剧目,有的以贴近基层观众的声腔、语言宣传相关方针政策,鼓舞斗志,有的以父老乡亲喜闻乐见的样式、风格记录当地从贫困走向小康路上的人、事及一系列变迁。然而,作为现代戏创作的一种类型,当代生产生活与传统艺术形式难以兼容的问题依然存在,同质化、应时应景创作的弊端依然存在,各剧种各院团正积极探索解决之道。

  最担心排的戏留不下来

  “有的素材可以编成小戏小品。 ”刘莉沙透露,剧团正在创作一部小戏,讲述一条新修的路让深山里的人们富起来的故事。“这几年我们排的短剧比较多,以小戏反映农村,无论是基于扶贫题材的需要,还是出于基层院团的具体情况,都是比较适合的形式。 ”刘莉沙认为,一台大戏不能操之过急,而短剧形式、当代内容,是对河北梆子的探索和创新。

  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院长杨俊介绍,剧院正在创作一部扶贫题材汉剧,反映扶贫干部从城市来到农村,从不懂到懂、从被动到主动,从只想完成任务尽早回城到真正融入当地的过程。杨俊坦言,创作中遇到的困难,也是这一类型剧目创作普遍存在的困难,那就是“命题作文” ,创作往往不能由心生发,而是为完成“作业” 。她认为,克服这一困难的方法,在于找到剧种自身的诉求,正如故事中的扶贫干部初到农村,心中只有任务,后来真正从心底担负起了职责一样,剧院是剧目创作的主体,也是剧种传承创新的主体,选择汉剧表现农村、讲述扶贫,是尝试对这一古老剧种做一次艺术上的突破。

  在剧种突破上,评腔音乐剧《牵·纤手》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剧目以非遗技艺盛京满绣传人杨晓桐为原型,讲述了第一书记舍弃城市生活,来到辽西贫困地区,带领当地百姓以绣创业,一针一线绣出小康之路的故事。作为这部剧的导演,评剧表演艺术家冯玉萍介绍,评剧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刘巧儿》 《小二黑结婚》宣扬婚姻自主,到八九十年代的《风流寡妇》 《疙瘩屯》反映改革开放,一直紧跟时代步伐,且在表现农村题材、现实题材上有丰厚的积淀, 《牵·纤手》通过传统戏曲艺术与时尚元素的结合——唱腔是评剧的、舞台样式是音乐剧的,在表现形式上更贴近时代的、年轻人的审美趣味。“在戏曲表现中,人物有时会独自在舞台上完成一大段唱腔,音乐剧则让这个舞台流动起来。 ”冯玉萍介绍,剧中融入了群体唱、舞,以及盛京满绣、蒙古长调等非遗技艺、民族元素,力求为农村题材乃至评剧艺术注入与众不同、与以往不同的新鲜感。

  谈起扶贫题材、农村题材创作,山西省晋剧院艺术总监栗桂莲十分谨慎,“最担心的是排的戏留不下来。 ”栗桂莲说,“一部戏一旦要排演,就一定要对得起每一分钱的投入,最好是排一出守一出,让戏能留下来、演下去。最怕花了钱,订制了高大上的服化道,聘请了‘外援’ ,创作出来只演几场就没了下文。 ”在栗桂莲看来,无论传统戏、现代戏,无论什么题材、内容,只要是创演剧目,就担负了传承的责任,如果一出戏只为应时应景而排演,就达不到传承的目的。

  对此,刘莉沙也表示,河北梆子传统戏中有许多经典唱段,台下能跟台上一起唱,连小朋友都会唱,而新创现代戏很难达到这种效果,这便要求此类创作要有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以出精品为目标。她表示,作为地方剧种、基层院团,这类创作需要综合扶持,从素材挖掘、人物定位、故事提炼到文本成立、舞台呈现,需要业界专家全方位的指导。

  坚持剧种特色,兼顾演员优长

  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以前不乏表现新农村的作品,如楚剧《大哥大嫂》 ,讲述农村从落后到富裕的进程中,人的情感、关系、观念变迁, 2018年创排以来一直在演出。但杨俊表示,其创作经验很难为汉剧所借鉴。“楚剧的主要观众在农村,这个剧种的气质特别适合反映家长里短、农村生活。汉剧历史悠久,比较适合袍带戏、宫廷戏,它的皮黄腔不太适合表现泥土气息,以汉剧讲述农村,需要找到一种更接近于当下的表达方式,把乡土的内容和汉剧的形式恰当地结合起来。 ”

  杨俊介绍,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有楚剧、汉剧、黄梅戏三个剧团,剧院坚持一戏一格,每个剧种发挥自身特色,同时也坚信,一切剧种、剧目都具有当下性,要为当下服务、为内容服务,表达不能因剧种风格而受到局限。“黄梅戏曾经被认为不适合演现代戏,但我演了黄梅戏《党的女儿》 《未了情》 ,受观众欢迎的程度是出乎意料的。 ”杨俊说,艺术创作不能自己捆绑自己,不妨以此为契机,打开想象力、创造力,以皮黄和乡土的结合,给汉剧带来一种亲切的气息,让这个剧种贴近当代人的审美意识、表达当代人的思想情感。因人设戏也至关重要,杨俊说,剧院的汉剧团以中年演员为主,他们身上的当代气息与当代题材相遇,能够赋予古老的汉剧一种当代气质。

  广西戏剧院2014年就曾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选派3000名优秀干部到3000个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扶贫实践创排了壮剧《第一书记》 ; 2018年创排了献礼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壮剧《我家住在铜鼓岭》 ,反映城乡建设;京剧《不孤塆》讲述贫困山村反腐故事;彩调剧《村里来了一个冒失鬼》表现大学生村官扶贫帮困。广西戏剧院院长龙倩表示,壮剧、彩调剧更适合排演农村题材剧目,“尤其是彩调剧,具有诙谐的特点,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新农村的变化很受观众欢迎” 。京剧、桂剧由于程式化程度较高,表现农村需要在传统基础上创新创造。

  “在二度创作上,中老年演员传统戏演得比较多,相对而言, 30岁左右的青年演员在程式中融入现代感、农村生活气息更有办法一些。 ”龙倩说,一部现代戏的创演是从音乐、唱腔到程式、表演整体上对现代的理解与融入,排演的同时也在锻炼演员,青年演员在一边磨练传统技艺一边用于当代表现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石家庄市河北梆子剧团2009年曾创排河北梆子《女人九香》 ,以轻喜剧讲述了脱贫致富中的新农村、新女性故事,刘莉沙表示,表现当代内容“不能脱离戏曲本体,又不能完全套用戏曲程式” 。“现代戏中,人物行当界限不像传统戏中那样分明,人物用什么行当来表现,什么时候在行当中表现,什么时候要跨过行当的边界,需要准确把握;程式也是如此,传统戏中一抖水袖,就能表现人物心理,现代戏没有水袖了,怎么表现人物心理,如何化用程式,也是一个难题;传统戏说着说着就可以开唱,河北梆子中男声的声腔比较高亢,一开腔要‘吊起来’ ,不太像现代人说话的方式,要让观众接受、喜欢,又不能演成话剧加唱,说和唱就需要自然过渡。 ”刘莉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