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起扁担敲起榔,生活好比蜜蜂糖,手脚欢乐就舞蹈,心里动情放声唱……”
正值秋收时节,各地欢庆丰收的民俗活动接连不断。在广西南宁,以庆祝丰收为主题的傩戏《隆咚咚》在今年丰收节期间上演,在搭建于一片农田中的舞台上,农人、谷神、害虫、家畜等各种有趣的角色和戏剧化的情节,让在场的乡村观众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中。
而这一场傩戏演出,也给到现场观摩的民俗专家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看了《隆咚咚》之后,我感觉到了传统民俗在新时代的演进。 ”广西大学教授、广西民协理事罗树杰表示,为了让多数观众听得懂看得懂, 《隆咚咚》创作者在语言、角色装扮等方面对传统傩俗做了很多改变,但保留了傩戏的形式。
而对于中山大学教授刘晓春来说,他在《隆咚咚》中看到了当地村民传承民俗活动的自觉,“ 《隆咚咚》的表演者大都是平时干农活的农民,只有当地农民参与进民俗活动中,民俗文化才能真正发展下去” 。
在同期由中国民协、广西文联等主办的“民俗文化与乡村振兴——2019 ‘美丽南方’中国农民丰收节研讨会”上,相关专家就民俗活动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建设新农村,让农民过上幸福的生活,乡村振兴战略是很重要的。 ”温州大学教授黄涛认为,说到乡村振兴就不得不说民俗振兴,“民俗振兴应是乡村振兴重要的组成部分” 。
黄涛到过很多乡村考察,他印象最深的,是因年轻人进城务工而出现的乡村空巢化,“在山东曲阜,甚至出现了老人村——没人照顾的老年人自己组成了一个村子” 。黄涛认为,空巢化使乡村传统的生态体系和道德规范受到了挑战。
“民俗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点工作和有效抓手,要重建乡村道德体系,培育良风美俗,把年轻人召回乡村,除了经济建设外,也应该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 ”黄涛认为,应保护传统乡土特色民俗,逐步恢复民间文艺及传统民俗活动。
而在刘晓春看来,要振兴传统民俗,就要注重当地人的需求:“所有的工作都是人的工作,振兴传统民俗,要让当地人有幸福感。 《隆咚咚》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
据《隆咚咚》总编导、广西民协副主席郑天雄介绍, 《隆咚咚》的演员都来自当地的傩戏班,都是本地的业余演员,“他们大多是务农的农民,主家有求即放下农活,为人家做傩” 。
“傩俗是以具体的村屯、族群、家庭等关系为基础产生的传统民俗,在广西,傩民俗生态保存完好。举行傩俗时,乡村可以说是全民参与的。 ”据郑天雄介绍,很多傩班的业余演员每年都会参加200场以上的傩民俗活动。
刘晓春认为,这种“全民参与”的氛围,可以营造一种社区感,让生活在乡村中的人产生自豪感与认同,有利于乡村社区的再造或振兴。
要达到“全民参与”的局面,很多专家都提到信仰的力量。“在与很多乡村主事者聊天时,我常听到他们说,‘我们没钱,不搞民俗活动’ 。这让我思考,他们已经把‘搞民俗活动’当成了一个外在的任务。 ”罗树杰说到,传统民俗活动都是千百年间流传下来的,那时人们肯定不如现在富裕,但是照样将民俗活动传承了下来。“传承的动力很重要,那就是信仰的力量。 ”
罗树杰认为,要让民俗活动传下去,重要的是为民俗活动注入更符合时代价值的先进内涵,“进一步激发村民的文化自觉和节庆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