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开发文创产品,“大设计观”不能少
作者:本报记者 邓立峰  来源:中国艺术报

  “说起博物馆文创,大家最先想到的是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但我想给大家讲一下我在苏州博物馆看到的一个文创产品——衡山杯。 ”在近日举办的第七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系列活动之一“别创一格百花争艳”沙龙活动中,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卜希霆谈起了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衡山杯——杯底用“明四家”之一文徵明的‘文衡山’印章作为底款。“它之所以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因为它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创意,将艺术与实用性结合起来,赋予了产品浓厚的文化内涵。 ”

  对于博物馆文创,很多专家都像卜希霆一样,有各自的喜好和思考,在本次沙龙活动中,各领域专家围绕“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展开了讨论。

  “我也很喜欢苏州博物馆设计文创产品时利用的元素,将六角窗、梅花窗之类的具有园林特色的元素提取出来,给人很独特的感觉。 ”第七届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负责人汪卉表示,一款好的文创产品,要有它独特的文化属性和艺术性,当然也要有一定的实用性,“好的文创产品都是有一定文化内涵的,体现着我们的历史传承” 。

  “独特性是博物馆的无形资产。 ”长期关注博物馆文创产业发展的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资讯部主任成琪认为,目前,大部分博物馆的文创产品并没有多大创意。成琪提出,文创产品做得好的博物馆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不仅仅是在做文创产品,他们是在做一个文创的生态链。

  “比如说,我们走进一家博物馆,可以体验馆内各种各样的活动,逛累了,可以坐下来喝一杯咖啡或一壶茶,走之前我们可以去馆内的商店,买一两个文创产品作为纪念。 ”成琪表示,这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不仅仅是逛博物馆或买东西。“博物馆在开发产品的时候,应该想怎样使产品和博物馆相结合,和博物馆内的其他产品相结合。应该想清楚,到底是做一种文创产品,还是在做文创产品的生态链。 ”

  卜希霆也认为,博物馆首先是一个场景,在设计这个场景的时候,要注意使其有真正的体验感。“过去,我们往往看重博物馆内的文物,热心于把文物做成文创产品。博物馆应该多一些沉浸式的设计,我们可以将戏剧、影视等一些大家喜欢的形式加进去,通过多样的方式建立更多让人沉浸的场景。 ”

  对于生态链中的文创产品,又应该如何设计?北京设计学会常务副秘书长邱冀重提出了“大设计”的理念。“我们常以苹果手机的服务设计作为例子,苹果公司有它自己的‘大设计观’ :它们有自己的应用和产品商店,注重用户服务,也会为应用的开发者提供报酬。苹果产品有自己完整的生态,服务设计都是基于对产品整体生态的思考。 ”邱冀重表示,设计方面如果没有全面的考虑,产品是没办法吸引大家的。“设计者要在心里形成一种通盘考虑的价值观,通过设计去实现对人全方位的影响和触动。 ”

  “要真正完成文创产品的开发,就需要把研究专家、策划人、设计师都聚合起来,从一个大的层面做规划。 ”北京文博衍生品创新孵化中心平台负责人吴玥认同“大设计”的理念,但也提到了当前的一个难点——缺乏共同合作的机制,“如果没有这种合作机制,沟通的成本是很高的” 。

  为此,北京市文物局新近搭建了文博衍生品创新孵化平台,吴玥介绍,这是一个基于知识产权的授权、协作平台,借助这个平台,通过与相关企业协作,可以搭建一个完整的文创产品开发链条。“平台连续两年承办了北京文化创意大赛文博创意设计赛区的比赛,通过文博衍生品创新孵化平台来完成作品从征集到评选,再到后期转化的整个过程。 ”吴玥认为,这样共同合作的平台和机制有利于文创产业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