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在京出版发布
中国艺术发展提质量、稳产业、强规范特点突出
作者:本报记者 蒲波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本报讯(记者 蒲波) 8月21日,由中国文联组织编写的《2018中国艺术发展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在中国文艺家之家召开出版发布座谈会。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董耀鹏出席并讲话。中国文联机关各部门、各全国文艺家协会、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中国文联出版社相关负责人及各协会理论研究部门负责同志,参与《报告》编写的专家学者、新闻媒体记者及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和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学生近百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文艺评论中心主任庞井君主持。

  会上,董耀鹏和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邓光辉为新书揭幕。参撰单位专家代表向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及高校代表赠书。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邱运华,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胡智锋,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瑾, 《中国摄影家》杂志社常务副社长兼执行主编阳丽君,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研究院教授解小青,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丹彦等专家学者先后发言。与会专家认为《报告》的出版为广大读者全景式了解中国艺术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是艺术从业者把握行业发展的工具书、参考书。同时,各位专家对《2019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的撰写工作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与建议,对不同艺术门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报告》延续近年来较为成熟的体例,除了真实地“记录历史”外,更加注重对现象的评析、对问题的思考以及对趋势的把握,力图以客观的态度和辩证的思维“解读历史” ,探寻和把握年度艺术发展的规律。《报告》指出,本年度中国艺术发展体现出提质量、稳产业、强规范三方面的突出特点,作品质量不断提高,出现一定数量思想价值与艺术水准平衡的佳作;产业发展日趋稳定,以理性去除泡沫,逐步探索出一套健康增长的模式;行业规范愈益加强,及时出台各项法律法规,加强执行与落实,有效整顿行业内各种不良问题。

  展望未来, 《报告》指出,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大事多、喜事多,重要时间节点多,做好文艺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文化自信和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培育与加强将是文艺发展的重点。

  《报告》认为,艺术与各种新的科学技术和媒介的结合正日益成为突出的前沿领域,诸多科技艺术的展览、艺术与科技的论坛、新媒体艺术/数字媒介艺术的展览出现;人工智能参与艺术创作引发多方讨论;媒介融合与艺术创新成为创作者们关注的热点。除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纳米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更广泛的领域都与艺术发生了密切关联。艺术与科技如何从跨界走向深度融合,是将来新艺术发展的突破点。

  会议对《2019中国艺术发展报告》编撰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要有立场,坚持党的立场、人民的立场、艺术的立场;二是要有视角,确立文联的视角、艺术的视角、合理的视角;三是要有专业,用专业眼光、专业思维、专业知识、专业背景,提升其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四是要有观点,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分析现象、作出判断、科学预测;五是要有新意,在实践中不断为其加入新的元素、赋予新的特色、增添新的亮点。同时,会议强调,必须秉持质量第一的原则,持续提升其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