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关东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移民现象,对华北、东北地区的社会历史文化发展、演变产生了深刻影响,作为一种独特且典型的移民文化表意系统,在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对闯关东文化领域的民间文学的关注、研究则比较薄弱。 ”中国民协理论研究处处长王锦强表示。
前不久,中国民协组织实施了为期12天的闯关东文化溯源与民间文化生态考察调研活动,该活动是“一带一路”民间文化探源工程的一部分,涉及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四省,旨在面向全球深刻变化的人文背景,立足当代文化生动实践,梳理闯关东口头文学的传承脉络,探寻闯关东精神的文化渊源。
闯关东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有史以来山海关内民众出关谋生皆可谓之闯关东,流传在辽宁盘锦的古渔雁故事对此有形象的反映。
“古时,每年初春大雁北飞的日子里,关内的打鱼人,出山海关,过辽西走廊,分别到辽河海口、鸭绿江海口、黑龙江海口等地下海打鱼,待到大雁南飞时又罢海回家乡。沿途村镇居民将这支有规律,像大雁一样春来秋去的打鱼人称为‘渔雁’ 。 ”在古渔雁民间故事传承人刘则亭家里,这位75岁的老人一口气讲了十来个古渔雁故事。渔雁不是鱼,也不是鸟,而是指渔猎人群,从陆路走的称“陆雁” ,从水路走的称“水雁” ,他们像候鸟一样在沿海南来北往,追逐着回游的鱼虾而迁徙、生存、繁衍。
山东省民俗学会秘书长朱振华认为,闯关东精神是人与自然抗争、敬畏自然又感恩自然的艰苦奋斗精神,闯关东同时也是文化交流互动的过程,由此形成了共同的心理基础和文化意义上的动力。
狭义的闯关东是指从清朝到民国这一历史时期内,中原地区百姓去关东谋生的历史。作为辽宁省盘锦市的东南门户,田庄台镇东临辽河,西至渤海,自清朝康乾时期以来便成为辽河下游商贾往来贸易的交通要道,大量闯关东的关内人通过地处辽河入海口的田庄台涌入关东,使得田庄台成为辽东重要的码头之一,也形成了许多老字号,比如胡记宝发祥、刘家果子铺等,已成为当地的非遗保护项目。
专家认为,将闯关东民间文化纳入更大的发展格局,敢闯敢创、善作善成,对促进地方发展、振兴东北具有重要作用。“辽河口的古渔雁文化、排船文化体现了民间叙事对海上丝绸之路的个性化构建,在‘一带一路’的宏观视野之下,重新审视地方的区域文化特征,保护好文化生存的土壤。 ”辽宁大学教授江帆表示。
在盘锦远航船厂,十多位工人正在紧张有序地排船。排船是对制造木船的俗称,二界沟排船始于清末,发展于抗日战争后,鼎盛于20世纪末。远航船厂厂长张兴华说:“随着铁船制造的发展,排船已由传统手工向现代工艺转变,纯手工排船业有所萎缩。有的船主选择使用铁船,有的选择异地购买。但在当地,出于安全和经济考虑,仍有很大一部分船主喜欢使用木船,使得二界沟排船得以延续。 ”张兴华生于山东泰安, 1981年高中毕业后到二界沟从事木匠,先做旱作木匠,后改做水作木匠, 23岁即可独立排船,现为“二界沟排船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二界沟唯一精通木船制作全部工序的“掌作”师傅。
在盘锦期间,调研组走访了“移民”后人经营的老字号,具有200年历史的关帝庙和富有文创精神的辽河民俗博物馆,回顾了盘锦的移民历史,体验了当地的日常生活,又实地考察了辽河畔的甲午战争田庄台遗址,并赴盘锦稻作的发源地荣兴镇,了解抗日战争态势下的民众生活和民间文化。专家认为,以古渔雁民间故事和二界沟排船制作技艺为代表的民间文化,体现出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闯关东精神。在民间文化溯源的视角下,开辟闯关东民间文化研究的学术领地,普通民众和国家知识精英通过文化的沟通、磋商与认同,实现社会的良性运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与政治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