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版权保护既要靠法律也要靠自律
栏目:艺术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王春梅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我们有的段子上午刚演完下午就被别人演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是我们曲艺演员的共同心声。 ”在近日由中国曲协举办的北京新曲艺群体表演场所和专业院团权益保护调研座谈会上,相声演员甄齐的一席话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共鸣。</p>
<p> 近年来,曲艺作品被侵权的现象屡现,尤其是网络侵权的情况越来越多,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像董建春、李丁这样的演员之所以能火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段子在年轻人比较喜欢的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上传播,扩大了影响力,也让更多人知道了大逗相声这个团体。应该说网络传播能够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但是后来我们不得不停止网络传播这种宣传方法,原因是我们发现,有观众把我们创作演出的段子发到网上后,一些小团体就开始原封不动地去搬演这个节目。 ”彭岩是北京大逗相声的一名演员,谈及大逗相声这几年被侵权的遭遇,有些无奈。“为了保护版权,我们在演出前也会跟现场观众说,你们可以录像、拍照,可以跟朋友分享,但是不要发到视频网站上。这也是无奈之举。 ”彭岩说。</p>
<p> “相声段子很容易被人抄袭,有人听了别人的段子觉得不错,经常连个招呼都不打就直接拿去用了。 ”听云轩相声团队负责人王晶京说,有个团队的相声小段非常不错,被人抄袭后在网上为自己发声,对方却丝毫没有版权意识,回应说:“我们还帮你们改编了呢。 ”这种情况很多,令许多相声从业者感到困扰。</p>
<p> “现在曲艺侵权事件不少,这对创作者来说有很大的伤害。 ”著名相声演员、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主席宋德全认为,曲艺维权事关曲艺事业的健康生态和未来发展,然而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别人用了你的一个包袱,而包袱这种形式不太会被视为著作权保护的对象。 ”在王晶京看来,现在的相声和过去传统的相声不一样,以前的相声节目基本上都是一整段相声,有整体的结构,故事性很强,人物也是贯穿的,现在很多相声节目是由一些小段子拼凑出来的,对于这种小段子的抄袭,不太好认定。“有的作者写了一些曲艺小段子,却困惑于怎样才能证明是自己写的。 ”彭岩表示,与之相应的是,现在还有一些段子,很多人想用的时候可能并不知道作者是谁,不好取得授权, “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能够提供一个平台,让大家能够查到作者,促进双方沟通” 。</p>
<p> 岳成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与文化传媒部部长郑伟坦言,曲艺行业引起社会关注的维权案例并不多,自己从业多年来,代理的相关案件也很少有涉及曲艺的。为什么曲艺行业存在着不少侵权现象,真正诉诸法律的却并不多?</p>
<p> “曲艺维权还是面临着很多难点、困境。 ”郑伟分析原因说,首先是曲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还属于口述艺术形式,口口相传,很多从业人员有着各种较为紧密的人情关系,这些关系导致被侵权者不好意思去维权;其次,就是业界版权保护意识还不是特别强,创作者、表演者对于自己享有什么权利不是太清楚,被侵权的时候,也不知道应该怎样提起诉讼;最关键的,就是曲艺维权的成本太高。“我们可以算一笔账,诉讼维权,请律师需要费用,取证也需要费用,最后官司即使赢了,获得的赔偿实际上可能从经济上来说是得不偿失的。 ”郑伟说,成本问题导致很多人在经过考量之后不得不放弃诉讼维权。郑伟认为,曲艺的版权保护一方面要靠法律,另一方面还是要靠自律。“基于曲艺自身的一些特点,有时诉讼风险比较高,诉讼成本也比较高,单纯打官司收到的效果可能并不是太好,所以我觉得行业自律是非常重要的,有时也更为有效。 ”郑伟认为,曲协界形成行业自律的氛围至关重要。</p>
<p> 为保护曲艺工作者的权益,中国曲协也开展了一系列工作。2005年,中国曲协同123名艺术家签订了授权协议书,由艺术家授权当时的中国曲协权益保障委员会代为管理其著作权。2007年,中国曲协成立权益保障工作委员会。2013年,中国曲协成立权益保护部,有了专门负责权益保护工作的部门。2018年5月,按照中国曲协深化改革的要求,中国曲协权益保护部更名为权益保护处。今年4月,在浙江杭州举办了首期全国曲艺权益保护培训班,在京举办了“知识产权宣传周·曲艺版权”系列活动,加强曲艺界的版权保护意识。据悉,中国曲协也正在着手推动建立曲艺作品资源库的工作,以期更好地维护曲艺原创作品的合法权益。</p>
<p> “无论是版权所有者、使用者还是传播者,都要进一步增强曲艺作品的权益保护意识,合理合法有效保护、使用、传播曲艺作品,真正保护曲艺作品版权所有者的合法权益,有效地保护创作者的智力劳动,才能激发其创作热情,推动曲艺作者创作出更多高水准的曲艺作品,从而实现整个曲艺生产的良性循环。曲艺维权工作任重道远。 ”中国曲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曲华江表示。</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