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曲艺新曲 唱响时代颂歌
栏目:推进文艺创作笔谈
作者:杨妤婕  来源:中国艺术报

  天津市曲艺团到今年已成立65周年。这个团称得上是名家辈出,骆玉笙、马三立等大师就是我们的骄傲。我进入天津市曲艺团已整整30年了。坦率地讲,这30年中,我有喜悦,也有过迷茫,也曾对自己从事的曲艺创作产生过动摇。这些年,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文艺工作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坚定了坚守曲艺阵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决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此高度重视,让我们曲艺人无比振奋,让我充满了自信,进一步下定决心要积极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创作出更多属于这个时代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曲艺新作。

  以说唱的形式演绎故事、表现主题是曲艺的特点,形式灵活、短小精悍是曲艺的优势。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根据中宣部和天津市委宣传部的部署,我们发挥曲艺的特点优势,积极投入到宣传活动中,在很短的时间内,创作出了鼓曲联唱《只留清气满乾坤》 、京韵大鼓《壮丽征程》 、天津时调《前程似锦》 、梅花大鼓《中华春潮》和山东琴书《绣匾寄深情》等20多段新曲目。天津市曲艺团还成立了“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深入社区农村、企业学校进行演出宣传。新创作的曲艺节目主题鲜明、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受到了广泛欢迎,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加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创作鼓曲联唱《只留清气满乾坤》给我留下了难忘的经历。2017年10月下旬,我参加了中国曲协组织的“京津冀曲艺工作者学习塞罕坝精神采风团” ,一路上,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人们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激动和振奋的情景,这种情绪一直深深感染着我。于是,在采风路上我就开始构思,决定创作一首欢快热烈的鼓曲,而且要采取多种鼓曲联唱的形式,充分表达出广大群众的喜悦心情。开头第一句“神州大地笑声飞,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喜上双眉”很自然地就流淌出来。在张北大地停停走走,鼓曲唱词大部分都已完成,对尾声部分我始终不太满意,总想不好该用怎样意境高远、深沉有力的词句作为全篇的总结。

  一天在丰宁车站休息, 《新闻联播》正在播放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的新闻。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元代诗人王冕的诗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表达了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决心。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吟诵这两句诗,我的心情无比激动,联想到这些年我们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由衷感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我兴奋地站了起来,这不就是我创作作品的立意和主题吗!回到天津,我把一路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入作品,很快完成了鼓曲联唱《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品上演即火,在深入基层巡演的过程中,很多单位和群众点名要求演出这首鼓曲。这段创作经历让我真切地感受到,文艺工作者只有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踏着时代前进的鼓点,才能创造出符合时代需要、群众欢迎喜爱的文艺作品。

  对曲艺创作者来说,生活最近、群众最亲,生活积淀的厚度决定着作品的高度。多年前,我曾在朋友带领下到陕北采风。那是我第一次走进窑洞,朋友的奶奶正在擀面条,执意要我留下吃饭。老人家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递给我,笑着说:“娃儿出门在外不易,吃饱了不想家。 ”朋友自豪地告诉我,这就是陕北特产荞麦面,这里的很多老奶奶当年还曾为红军擀过面条。那一刻,我感到了家的温暖,老太太慈爱的笑容永远地印入了我的脑海。后来,我创作梅花大鼓《宝塔山情思》 ,写到军民鱼水情深时,眼前跃然出现了一幅老大娘照顾红军的感人画面,“小战士一觉醒来蒙眬睡眼,见一窗朝霞湛蓝的天” ,紧接着就是老大娘端着粗瓷碗送来荞麦面,“大娘说这是我亲手和面亲手擀,烧滚了开水调好油盐。荞麦面本是陕北特产,吃了它伤口好得快身体更平安” 。

  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近一年来,为创作改革开放题材的作品,我先后到多地深入采风,从火热实践中采集鲜活感人的故事,然后进行艺术构思,创作出了描写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单弦《长江情怀》 、展望西部开放美好前景的天津时调《西部畅想》等一批新曲目。这些鼓曲,还有我的同事们创作的相声、快板等节目将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专场演出中集中推出。这是我们从现实生活中得来的真情实感,更是我们发自内心为时代唱出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