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七夕文化要可感知有认同能践行
作者:本报记者 张志勇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中国民协在江西新余举办七夕民俗文化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

弘扬七夕文化要可感知有认同能践行

  “我国传统节日七夕节的民俗有很多,晒书、晒衣、制曲、祈富、祈寿、乞巧、祈爱、求子等,最突出的就是乞巧和爱情、婚姻、求子两大主题。 ” 8月16日,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连山在中国(新余)七夕民俗文化研讨会上表示。

  该研讨会由中国民协、江西省文联等在江西新余共同举办,是2018年我们的节日·七夕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七夕传统与当下现实的契合特别受到与会学者的关注,他们认为,弘扬七夕文化既要避免低俗和过度商业化对文化内涵的淹没,又要不断创新,使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活相融合,彰显其现实意义。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是传统节日中一个有趣的、浪漫的、温馨的节日,“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这是一个广大女性向织女乞求心灵手巧、生活幸福的节日,又因牛郎织女的浪漫爱情故事而成为一个与爱情婚姻有关的日子。

  专家认为,七夕节的千年传承体现了我们民族对美好爱情、亲情的向往,对巧慧、勤劳的赞美,对婚姻伦理的坚守,体现出朴素而美好的情感寄托与生活追求,深入挖掘七夕文化内涵,对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凸显爱情忠贞、家庭幸福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时代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会变,传统文化也会变,但是隐藏在传统文化中的文化传统是稳定的,是不易发生变化的,这也是七夕的时代价值之所在。关于七夕,我们是要守住过去的模式吗?不是。我们要守住的是隐藏其中的精神内核,是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学者王东林说。

  传统节日产生于农耕时代,比如七夕节就是典型的农耕时代的节日,牛郎和织女是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缩影。专家认为,在社会转型非常复杂的时期,传统文化对于社会的稳定和人心的滋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乡村衰退这一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中,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传统节日的功能不可替代。

  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以来,中国民协积极举办了一系列以弘扬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文化为宗旨的活动。今年七夕期间,中国民协同时在江西新余、河北内丘等地开展七夕民俗考察和文化研讨,夏布纺织、洞村竹编、分宜剪纸等传承多年的民间技艺,无不展示出广大百姓创造幸福生活的勤劳和智慧。

  中国民协副主席刘华认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激发内在活力,需要培育内生动力,需要壮大和提升凝聚力和创造力,而节日民俗所蕴育的精神文化内涵,关乎历史记忆、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有助于恢复和重建乡愁记忆,有助于人们对乡村文化资源再认识再发展,从而实现乡村振兴,实现民族复兴,实现伟大梦想。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如何有效的保护、开发、利用?毫无疑问,要推动包括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内在生命力,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和根脉。其中的关键在于高水平的落地执行,而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借助大众传媒和新文艺形式,是推动传统节日深入人心的一个有效途径。据了解,中央电视台已连续两年在新余仙女湖录制七夕节晚会,今年还推出中国诗词大会七夕特别节目。正如江西省文联主席叶青所说:“和我们民族的许多节日一样,七夕节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重要文化遗产,我们要借助传统节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柔性化、生活化、人性化,让人们可感知、有认同、能践行,从而提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