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意大利“老北京”镜头里的改革变迁
作者:本报记者 范雪娇  来源:中国艺术报

  意大利摄影家阿德里亚诺·马达罗作品成为中国摄协“中外摄影对着拍”项目“蓝本”——

一位意大利“老北京”镜头里的改革变迁

  “我是‘老北京’ ,当我昨天乘坐飞机降落北京时,就像以前的感觉一样,我到我的家乡了,第二个家乡了”“其实摄影也很简单,我们要捕捉普通人民的真正生活,不要作秀,用你的心,用手中的机器来抓拍” ……近日,意大利著名记者、摄影家阿德里亚诺·马达罗来到北京,关于40年来中国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关于摄影,他与中国摄影家有交流不完的话。

  204次来到中国,用35000余张彩色照片记录了中国1976年至1990年间各地发生的变化,出版了多部关于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著作;他是“非典”期间中国新闻报道的外籍指导专家;他举办藏族文化展,希望改变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偏见和误解……“中国通”马达罗被媒体称为当代“马可·波罗”, 1976年在中国改革开放前夕第一个以私人记者身份来到中国采访,如今他的14幅作品成为了由中国摄协与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外摄影对着拍”纪念中国改革开放40年摄影大展国外名家作品“蓝本” 。中国的摄影师们将以这些作品为“蓝本” ,拍摄与其内容和地点相似,并可反映改革开放40年巨大变化的作品。

  广州中心大街的一个拥挤的公共汽车站,道路两旁插着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北京一位年轻的妈妈,将孩子和煤气罐放在竹编儿童车内,推着飞快前行;火车停在开往西北方向铁路线的一个车站,在中途停靠站台,旅客们下车伸展四肢,向站台上的售货车购买些饮料和食品;在开封街头,两个小孩正在小吃摊前吃凉粉;在太原,一对漂亮的情侣在跳西式舞蹈……阿德里亚诺·马达罗于1976年至1979年拍摄的这14幅摄影作品生动朴实,留下了一个个时间节点的珍贵记忆。

  “那时候我还很年轻,收入并不高,我把我所有的积蓄都用在了来中国上,几乎每两三个月都要来一次中国。 ”马达罗的镜头焦点始终对准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我尽可能地用抓拍的形式,让被拍摄对象看不到我,所以就很自然地表现出来了。没有做任何的道具和排演” 。如今,这些“自然”的照片已经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重要见证。

  1979年一次来北京的经历,让马达罗至今难以忘怀。当时,前一天晚上马达罗到达北京,住在北京民族饭店,第二天清晨,他推开房间的窗户,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马路对面有大量具有北京传统风情的胡同,但在远处接近地平线的地方,高楼已经建起来了。“我当时有这样一种感觉,认为这张照片将来会成为历史的见证,有一天远处的高楼会慢慢延伸过来。所以我要尽快把它记录下来,如果下次来可能就拍不到这张照片了。事实证明,当时的做法是正确的。 ”

  马达罗说,照相机是他的“第三只眼” 。他坦言要将“中外摄影对着拍”变为现实有一定难度。多年前一个4月的清晨,马达罗来到北京西单北大街,一群穿着鲜艳色彩衣服的小学生们正在等候校车,其中一个小男孩突然看向镜头,马达罗被这一瞬间深深吸引,按下快门。“我特别希望找到照片中的小孩,估计他现在50多岁了。现在的背景都是高楼大厦了,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变化——那时候大家都是统一地行动,现在几乎都是家长开着私家车接送孩子,学生也已经十分个性化了。这些场景是不可重复的。 ”尽管景观发生了改变,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也在发生着改变,但马达罗认为,拍摄主体才是影像记录的关键,在用眼睛拍摄的同时,还要用心拍摄,这样得到的影像才能流传得更久远。

  多年来,马达罗一直在为中国和意大利的文化交流努力,他有一个心愿,那就是组织中国摄协的优秀摄影师和意大利摄影协会的摄影师一起在意大利进行拍摄活动。他希望,“中国摄影师的镜头不要只盯准意大利的高楼建筑,而是将意大利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带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