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那些追戏评戏的年轻人
——近年来青年剧评群体生态观察
栏目:艺术视点
作者:本报记者 郑荣健  来源:中国艺术报

  “话剧《2666》 12个小时,熬不住啊,到底去呢还是去呢? ”

  “广州的梅花奖,大家组团去吧,不行咱们银川见。 ”

  “乌镇戏剧节开始抢票了。 ”

  ……

  跑不完的剧场,看不完的戏,似乎已成为近些年最常见的现象。从今年年初到盛夏之际的天津国际曹禺戏剧节,到5月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在广州开赛、 6月中国戏剧节在银川拉开大幕、 7月全国基层院团戏剧会演在北京举办,戏剧演出持续不断,让许多爱戏的年轻人“跑断”了腿,也给各媒体及微信、微博增添了不少来自年轻人的“吐槽” 。

  “戏剧越和生活息息相关,就会越年轻,越有未来。 ”在日前开幕的第十届北京青年戏剧节上,作为戏剧节艺术总监的导演孟京辉如是说。在蓬勃密集的各类戏剧演出中,看戏越发成为一批年轻人的时尚,一个个自发看戏评戏的青年群体,也逐渐地浮现了出来。

  北京的观剧评审团、广州青年剧评团、成都青年剧评团、宁波的“遇见·宁波有戏”青年剧评社……这些由年轻人自发组织、主要依托微信公众号和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开展戏剧评论交流的群体陆续涌现,成为戏剧繁荣发展的一道靓丽景观。

  记者了解到,这些青年剧评团体,有的是由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的年轻人发起而成立,如广州青年剧评团、成都青年剧评团、“遇见·宁波有戏”青年剧评社等,分别借助了广州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的力量;有的是借媒体平台而成立,如观剧评审团从三联生活周刊新媒体“松果生活”发起。它们基本上都是兴趣同人群体,成员以戏剧行业为主、同时遍及各行各业,活动也比较活跃。

  奚牧凉, 25岁,一个活跃的年轻剧评人。2016年,奚牧凉发起成立了观剧评审团,随后跟戏剧垂直媒体平台“安妮看戏wowthe - atre”合作,至今已推出31期打分制戏剧短评专栏。今年6月,奚牧凉和詹龙准、安妮、陈恬、魏嘉毅、阿之、费洛凡、黄锐烁等还在安徽合肥组织了一个青年剧评人、自媒体人的论坛,交流戏剧话题。

  “整体来说,我对现在的青年戏剧评论人是抱以很大希望的,他们多不为金钱、权力所左右,有着包容、前沿的戏剧观念,并善于在全新的互联网传播语境下进行评论创作。 ”奚牧凉每年都会看数百场戏,北京蓬勃的舞台演出环境,让他如鱼得水,文章频频见诸报端。

  得益于舞台演出的繁荣,像奚牧凉这样的年轻人还有不少。山西的王嘉,年仅19岁就创办了山西戏剧网,还有北京的张之薇、甘肃的于涛、陕西的雷琳静、广西的韦玺……每逢重大的戏剧演出活动,总能见到这些熟悉的身影,以及随后的相关评论文章。

  各类文艺评论研修班的举办,对青年剧评群体的联络凝聚、成长成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4年,由中国剧协、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文联主办的“全国青年戏剧评论家研修班”就是典型代表,由此发起的“西湖论坛”“盛京·西湖戏曲论坛”已为人所熟知。各类文艺研修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也让一些年轻人有了“抱团取暖”的想法。广州青年剧评团,就是在此契机之下应运而生的。

  “我们十几个志同道合的年轻人白天上课、晚上看戏、看完戏聊戏的经历,给了我极大的振奋。我想,要是在广州能有这样一个朋友圈该多好啊。 ”广东省艺术研究所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青评点梅花”剧评团发起人之一张晋琼回忆从文化部全国文艺评论高级研修班学习归来后的感慨。那时,广州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戏剧创作研究室副主任罗丽也刚从“青评班”结业归来。两人一拍即合,决定组建青年剧评联络群。

  2015年3月,一个萌萌的“青评果乐园”微信群诞生。5月,第27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在广州现场竞演。受委托组织作者每日观戏写作“快评” ,“青评果乐园”变身为“青评点梅花”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从2016年1月组织第一次线下专题见面会起,至今已举办各类观摩、座谈、讲座活动近60场,所写文章已出版了两本厚厚的评论集《视点:“青评点梅花”的剧评与观察》和《我们在观众席:广州青年剧评团2016年度评论集》 。

  “遇见·宁波有戏”青年剧评社成立于2015年8月,是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组建的一支年轻的文艺评论队伍。剧评社发起人、宁波市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王晓菁介绍,剧评社每月都会组织会员看戏写文章、进行微信公众号推送、在《宁波日报》等平面媒体相关专栏发表文章,还与宁波人民广播电台、三联书店等合作举办剧评沙龙,与浙江省评协合办评论研修班,取得了良好反响。仅2017年上半年,就观摩剧目30多场,收到剧评70多篇。

  “今年6月我们建了微信群,算是拉起旗号了。第一次举办观摩交流活动,两天时间里,已有12人报名。 ”就职于成都市川剧艺术研究院的编剧潘乃奇是成都青年剧评团的发起人,同时也是成都市评协戏剧专委会的负责人。虽然累,但潘乃奇自称是“累并幸福着” ,同时记者注意到,目前名为“成都青年剧评团”的微信群已有成员331人,王淼、樊明君、王瑱、乐磊、沈岚等成员尤其活跃。其中,晨凯目前还是四川音乐学院在校生,每个月从生活费中省下300元以上用来看戏,看完往往连夜就写出评论文章。

  这些青年剧评群体,他们的活动经费如何解决?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采访了相关负责人。罗丽介绍,广州青年剧评团主要由年轻人自发组织,成员有戏剧研究人员、媒体记者,也有高校教师、资深戏迷等,同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目前依托广州市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开展活动,受到了广州市财政“广州青年戏剧评论人才培养计划”的资助,并入选了2017年度广州宣传文化优秀创新团队,举办活动、文集出版等经费都有了保障。王晓菁也透露,青年剧评社得到了宁波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的大力支持。

  受各地经济发展差异以及体制等原因的影响,并非所有青年剧评群体都资金宽裕。前不久,记者因参加奚牧凉的观剧评审团点评,收到了他发来的一个75元红包。奚牧凉解释,目前评审团没有经费来源,这是评审团的打分栏目被媒体转载后平均发放的稿酬。潘乃奇告诉记者,成都青年剧评团得到了四川省文化厅剧目工作室、省剧协、市评协和相关文化馆的支持,“但经费比较有限,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到处‘化缘’ ,借助剧评团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跟剧院、运营商或活动主办方谈合作,为剧评团成员争取观摩票” 。据透露,最近成都青年剧评团又成功“握手”成都新青年戏剧节和三星堆戏剧节,将全程关注观摩。

  “每个城市都有一批热爱戏剧的青年朋友。 ”在为广州青年剧评团《我们在观众席:广州青年剧评团2016年度评论集》作序时,中国评协副主席、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傅谨对当前青年剧评群体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评论未必都有很高的专业水准,也不见得都客观公正” ,但“评论就是关注” ,因此“应该强调和呼吁良好的环境,让独立的评论自由生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