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怡梦) 国家文物局近日通报了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2012年10月至2016年12月,通过普查掌握了全国国有可移动文物资源总体情况。普查期间,全国3600个普查机构, 10 . 7万名普查员,调查102万家国有单位,普查全国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其中完成登录备案的国有可移动文物2661万件/套(实际数量6407万件) ,纳入普查统计的各级档案机构的纸质历史档案8154万卷/件。普查除对文物本体信息进行逐项登记外,还对收藏单位情况、文物保管条件等同时开展了调查,全面摸清我国国有可移动文物家底。普查建立了各省级文物资源目录和文物资源地图。各级地方政府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文物资源状况、收藏单位数量和行业分布,将有效助力各级政府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普查加大对新发现文物资源的梳理调查和登记,发现了大量具有价值的文物;普查采集27项收藏单位信息和15项文物基础信息,建成国家文物资源数据库,登录文物照片5000万张,数据总量超过140 TB,全国文物大数据体系基本建成;普查按照统一标准为每件文物赋予永久、唯一的22位数字编码,建立起文物实物、藏品档案、电子信息关联一体的“文物身份证”编码和数据管理系统;普查全面夯实文物基础工作,初步建立可移动文物数据社会服务和共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