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作品创作进入收官阶段
孙家正赵实看望参与创作的在京部分美术家并观摩作品
作者:张亚萌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本报讯(记者 张亚萌) 为了画《贞观盛会》 ,壁画家孙景波最初很犯愁。“这个大唐盛世的场景,需要哪些人出场?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我找了很多资料,后来看到唐太宗的《元日》中的诗句: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他娓娓道来他在唐人创作的诗句中找到展现盛唐气象的历史基础,并在创作中加入艺术想象的过程。

  8月26日至27日,中国文联主席、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委会总顾问孙家正,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工程组委会主任赵实,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左中一,中国文联副主席、工程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冯远,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秘书长徐里等走访看望了参与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在京部分美术家,观摩了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艺术交流。

  孙家正对艺术家的艰辛创作表示感谢,赞扬了艺术家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强调了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重大历史题材创作标准,并就深化作品的历史品格和艺术表现力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赵实表示,这一工程的作品将是一部形象的历史教科书,可以留给历史、留给未来;艺术是自由开放多元的,但主题性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是有高标准严要求的,在创作和评审过程中,历史学家、考古专家、艺术家坦陈创作想法,不断补充资料进行修改,专注创作,其精神令人感动;期待这一工程能够产生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真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能够传之久远并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

  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由中宣部批准,财政部、中国文联、文化部联合主办,中国美协承办。工程历时5年,用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呈现煌煌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呈现一批重大历史事件,塑造一批杰出历史人物,展示中华科技文化成果,描绘历代社会风情图卷。据冯远介绍,工程中150个题材的165件作品由近300位艺术家创作,现处于创作收官的重要阶段,将于9月10日前汇集到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评审验收,预计11月中旬在京展出,明年起在国博进行长期展陈。他表示,这一工程的作品展现中国立场、中国气派、中国精神,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手法兼容互补,作品多画种、多形式、大体量,凝聚了集体智慧,突显了艺术风格。为了保证这次工程的思想艺术质量,保证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这次创作始终有资深历史学家和建筑史服饰史等方面的专家指导。

  “为了创作油画《永乐迁都北京》 ,我买了所有能找到的关于明代永乐年间的书,也算把‘明朝那些事儿’弄明白了。 ”谈及创作,油画家王君瑞的收获令在场嘉宾和专家都会心一笑。他说,在“投标”了《永乐迁都北京》这个创作题目之后,他通过朋友介绍,在清晨故宫未开门之前得以进入故宫收集资料,“拍了好多照片,最初背景是太和殿的正面,但我听了专家建议,把午门背面作为画面背景,以突出‘迁都’的主题。后来尺幅要求变了,所以两边的景物比例设置又进行了修改。 ”而创作油画《楚汉相争·鸿门宴》的油画家王宏剑则把项羽按剑、项庄舞剑等几个经典动作统一在一个画面之中。“项羽是宿迁人,鸿门宴时28岁,所以我前后找了3个28岁的宿迁小伙子做模特来模拟塑造他的形象。 ”王宏剑说。

  在中国画家陈辉的工作室,嘉宾们得上二楼,才能看全他铺在地上的大画《中国瓷器》 。据他介绍,最初一些专家的建议是将瓷器分类着色,但经过讨论,他觉得图解博物馆现存的瓷器并不是这件作品的意义。“我用擅长的水墨语言尽可能表现瓷的莹润、通透、高洁和美的造型,并通过光线变化营造亦真亦幻、似有似无的效果,传达历史的厚重感。 ”他介绍,第一稿画的是窑厂场景,主题不太明确,第二稿增加了多宝阁,“但宋代没有多宝阁,清代才有,所以又改。前后一共画了五六稿吧。 ”

  雕塑家魏二强的《孙子兵法》也经历了数易其稿的过程。“史书上没有记载孙子是个什么样的人,面目比较模糊,因此他的个性表达就能吸引观众。在听了专家的建议之后,我感觉不合适从正面表现,于是选择了背身侧面的姿势,以不张扬、有计谋的形象营造孙子给士兵面授机宜的瞬间。 ”

  在中国画家王颖生的《徽班进京》画前,大家建议作者在三联画的中间加入一副描述京剧行当特色的对联,以突出舞台效果。在版画家代大权的工作室,观摩了他的《唐宋八大家》后,孙家正、赵实等对他的辛勤创作表示感谢,并询问了他的创作和教学情况。

  孙景波为了《贞观盛会》积累了三年资料,在完成“订件”的同时,他又画了一张更大的。“画面中的伞、乐器、服饰上的图案,我都是根据出土文物来画的。 ”孙景波说。他介绍,自己想在唐代壁画和文艺复兴壁画中找到结合点,“给自己出难题” ,展现一种有光影和透视因素但又以线条为主的视觉效果。

  观摩活动中,左中一、冯远等就下一步创作工程的专家评审、开幕展出、宣传报道等方面提出了工作要求。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以及中国文联办公厅、美术工程办及清华大学、清华美院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了走访观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