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怎样在互联网时代迈步向前
栏目:特别报道
作者:本报记者 郑荣健  来源:中国艺术报

    京剧人还不善于利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宣传推广,有些京剧晚会偏重唱腔却无戏剧意味,京剧进校园该教“戏”还是教“曲” ……面对这些问题,专家支招——

京剧怎样在互联网时代迈步向前

  “我们对京剧的关注,更多应该把目光从京剧本身转向京剧的外部世界,去摸索京剧文化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改善。 ”在日前由中国戏曲学院主办的“京剧的文学、音乐与表演”第六届京剧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针对当前京剧的发展现状,复旦大学教授章伟国说。虽然此次研讨主要聚焦在京剧本体之上,但当下京剧发展面临的一些新情况,也引起了专家的注意,互联网环境就是其中之一。

  在谈到京剧的教化、娱乐功能之后,章伟国并不避讳谈京剧的盈利问题。“京剧的新盈利模式在哪里?它不在舞台演出所创造的票房,也不在靠政府拨款支持的新编戏项目,而是在于互联网背景下的更广阔世界。 ”章伟国解释,在演艺和体育界,明星包装和宣传成功的案例举不胜举,广告、企业代言、形象代理、公益宣传等给演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可是,在互联网时代,京剧不乏优秀演员和专业院团,又有几人有过APP(移动端第三方应用程序) ?又有几人出现在大型活动和户外宣传广告中呢?

  的确,京剧发展所面临的外部环境问题,往往最直接地表现在它的传播形式上。无论是传统的戏台、剧场演出,还是适应新需求的京剧晚会,乃至走上互联网时代的APP形式,都带有自己的逻辑。

  “京剧之存在,存在于剧场舞台上京剧演员的现实演出,只有达到剧场演出频率高、上座率高,演出剧目丰富,方能称之繁荣。 ”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葛士良强调京剧是综合型的戏剧,并指出,当下存在一些传播上的误区,过度偏重宣扬京剧的唱腔,“一些所谓的京剧晚会,其实常常不过是集中名家名段的清唱或彩唱,最后来上一段轮唱、合唱加群体武功的混合表演,毫无戏剧意味” 。

  京剧进课堂、戏曲进校园,自2008年有关方面下发通知进行试点之后,取得了良好的进展。2014年至今,北京市又推出了被称为“高参小”的高等学校、社会力量支持中小学体育美育特色发展的相关举措,把戏曲的普及教育再次引向深入。然而,由于戏曲既是“戏”又是“曲” ,其教育定位一直很受争议。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孙惠柱的关注点,就在京剧的普及教育上,这同样涉及京剧的综合性问题。

  孙惠柱认为,有的实践在正确地强调戏曲的音乐属性的同时,忽略了戏曲毕竟也还属于戏剧这另一个特征,忽略了以人物行动为核心的戏剧更易于开启心智鼓励创意这一长处。“如果仅仅是加几个唱段到音乐课里,不要求学生站起来演,这‘第一步’就还只是抬起了腿,几乎还没‘迈’出去。如果把从模仿练习曲出发的纯音乐模式拓展为兼含语言和形体动作的‘练习剧’教学模式,就能让戏曲像音乐那样走进每个课堂,让广大的中小学生都学会演戏。 ”他说。

  孙惠柱举例说,上海戏剧学院自2010年就推出了开放式练习曲和练习剧《孔门弟子》系列教育实践,其古装角色都以京剧的主要行当为基础,用程式化的动作来展现。在排练中,逐渐摸索选定了京剧曲牌,最终达到练习曲与排练的融合,使音乐和表演相得益彰。从“练习曲”到“练习剧” ,看似只是对京剧本体认识的教育阐发,在互联网时代的传播转换中,却可能意味着传播内容的转换,同时也呼应了葛士良对京剧传播误区的焦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