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剧院的海上风韵
——记上海沪剧院现实主义创作实践
栏目:深度报道
作者:本报记者 郑荣健  来源:中国艺术报

  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晚,上海沪剧院新编沪剧《邓世昌》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上演。全体观众起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默哀,向壮烈牺牲的民族英雄致敬。

  发生在1894年的甲午战争,牵动着国人的无限殇思。120年前,北洋舰队致远舰管带邓世昌45岁。在那场大海战中,他指挥着受创弹尽的致远舰冲向了日军的吉野号,最终壮烈牺牲,长眠海底。又逢甲午,历史回放——以沪剧的形式。

  12月11日至13日, 3场新编沪剧《邓世昌》演出,场场爆满,掌声雷动。舞台上,在致远舰即将撞沉的那一刻,许多观众紧攥着拳头站了起来,热泪盈眶。一位6岁的小朋友揪心地追问:“为什么不开炮?为什么没有炮弹了? ”场面热烈感人。

  “我们为什么要在甲午年演出《邓世昌》 ?历史已经过去120年了,但今天这个戏,表达了中国人的爱国情怀,让我们震撼,感到灵魂受到了洗礼。当今时代,文艺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演这部戏,就是要告诉大家,不要忘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尊重生命、呼唤和平。 ”演出结束后,上海沪剧院院长、在剧中饰演女主角的沪剧表演艺术家茅善玉说。

  呼应时代,观照现实,鲜明地标识了沪剧的剧种优势和特色。对于上海沪剧院来说,从《罗汉钱》到《星星之火》 《芦荡火种》 ,从《心有泪千行》到《敦煌女儿》 《邓世昌》 ,每一个历史的节点,都有剧目与之呼应,每一个热火朝天的生活图景,都有创作的脉动。

  一条贯穿于剧院历史、贴近百姓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清晰明确。

  一个剧种承载一座城市

  关注现实题材是沪剧的最大特色和优长

  沪剧,素来有“上海的声音”之誉。它源于吴淞江和黄浦江两岸的田头山歌和民间俚曲,从花鼓戏、本滩再到申曲,直到1941年上海沪剧社成立,才正式改称沪剧。

  上海沪剧院位于徐汇区天平路38号,同时以淮海路1889号沪剧会馆为人所熟知。院子闹中取静,面向淮海路一侧的大门古香古色,并不常开。周围是紧贴街面的小洋楼,黑色的绕花铁门、落地橱窗,处处显得精打细算。2003年,上海沪剧院搬到了这里。

  “这里是上海沪剧的先辈图。近年来,上海进行戏剧志的修撰出版,沪剧是历代传承脉络保留得比较全面的。 ”上海沪剧院党总支书记金雪苓指着会馆展厅里陈列的图谱说。

  新中国成立以前,沪剧专注于才子佳人题材的“西装旗袍戏”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等一代上海沪剧人的努力下,沪剧逐渐奠定了自己的风格。

  会馆展厅里,陈列着一幅幅老剧照,还有泛黄的剧本、曲谱和说明书。丁是娥、石筱英、解洪元、邵滨孙、筱爱琴等一大批沪剧艺术前辈的舞台形象依然流光溢彩。60余年来,上海沪剧院创作、移植、整理的剧目多达560多出,多数为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

  特别是丁是娥主演的《罗汉钱》和《芦荡火种》 ,前者呼应时代命题,后者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地下党和群众为掩护新四军伤病员与敌顽展开巧妙斗争的故事,后来成为京剧《沙家浜》的创作模板。一系列坚实的创作实践,有反映现实的时代潮声,有对革命历史传统的回望,为沪剧乃至戏曲的现代戏创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戏曲的现实题材创作提供了丰富案例。

  这些创作,无不蕴涵着对历史和现实的使命感,也带着浓厚的上海地域文化特色。 《星星之火》以上海五卅运动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农村妇女杨桂英在女儿被折磨致死后,在党的教育下走上革命道路的形象。 《红灯记》讲述的是地下党员李玉和与母亲为革命英勇牺牲,女儿李铁梅继承遗志,高举红灯把电台密码交给抗日游击队的故事。 《一个明星的遭遇》讲述了上个世纪30年代电影明星周璇的坎坷经历,记述了党组织和新中国对她的关心与爱护。

  “沪剧是一个新剧种,时间不长,因此受到的束缚也比较少,自由度很高,因此胆子大,敢于想象,什么题材都敢演。 ”茅善玉告诉记者,沪剧也演传统戏,比如《杨乃武与小白菜》 《阿必大回娘家》等,很有上海的地方特色,是打基础的传统剧目,但沪剧比较关注现实题材,“也可以说,这是沪剧的立命之本,是最大的特色和优长” 。

  “一个剧种可以承载一座城市的历史,凝聚一个时代的风云。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说。沪剧之于上海,就是如此。很显然,上海沪剧院很早就找到了自己的创作方向——走现实主义道路,呼应时代,关注现实,反映老百姓的生活,传达老百姓的声音。

  与时代同步发出“上海的声音”

  每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都有一部沪剧与之呼应

  “一般的,人们会以为沪剧的老传统是小儿小女小情调,但不是的,沪剧的题材比较广,表现手段也比较自由,关键是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符合时代的需要。所以沪剧的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是要如何创新,如何与时代同步。 ”茅善玉说。

  在传统戏曲中,像沪剧这样紧跟时代步伐的地方戏确实罕见——

  1950年,新中国颁布实施第一部《婚姻法》 。不久,根据赵树理小说《登记》改编的沪剧《罗汉钱》由上海沪剧院的前身上海人民沪剧团推出。剧目讲述了饱受旧式婚姻痛苦的农村妇女小飞娥支持女儿自主婚姻选择的故事,通过两代人不同的爱情遭遇,揭露了旧社会对妇女的残酷摧残,讴歌了新社会妇女的翻身解放。

  1958年,沪剧《战士在故乡》在上海大众剧院首演。剧目以农村合作化为背景,讲述了特等伤残军人张伟明转业回乡担任党总支书记、与反革命分子展开斗争的故事。1963年,沪剧《八连之风》表现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的事迹;2013年,为配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霓虹灯下的哨兵》经过新的编排再度上演。

  1983年,沪剧《姊妹俩》描写了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当代青年对生活、理想和爱情的不同观念与追求,成功塑造了一个心地纯真、情操高尚的将军女儿形象,深受观众喜爱。在1984年举办的全国现代戏观摩演出中,该剧一举荣获导演、主演等多个一等奖。茅善玉也因此剧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此后的《牛仔女》 《风雨同龄人》等都以改革开放为广阔背景,反映了新时代不同年龄、经历的人们在时代大潮下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追求。

  1993年,上海地铁1号线南段开通。1994年,由余雍和、赵化南编剧,茅善玉主演的沪剧《今日梦圆》首演,热情讴歌了地铁建设者的火热情怀和忘我精神,生动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风貌的巨大变化。1995年,该剧获得了1994年度的“五个一工程”奖。

  2001年,在世界禁毒日到来之际,反映禁毒主题的沪剧《心有泪千行》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演出。此后每年6月世界禁毒日到来时,上海沪剧院都会推出该剧,至今已演出1000多场。茅善玉告诉记者,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曾经给上海沪剧院写过一封信,信中说,中国我了解,上海我也了解,但沪剧什么样子,我并不了解。没想到上海有这么一个剧团,长年累月地坚持宣传禁毒、反毒,让我十分敬佩。希望你们能够坚持,因为这是一个全人类的主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1915年曾参加过巴拿马世博会的上海顾绣被纳入沪剧人的视野,随后上海沪剧院推出了反映顾绣文化的沪剧《露香女》 。该剧以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得金奖的上海松江地区顾绣艺人的艺术追求和爱情故事为切入口,以上海本土的戏曲艺术,演绎发生在上海的故事,紧扣世博会主题,展示了上海近百年前的风情、风貌。

  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百年,上海沪剧院推出了同类题材剧目《董梅卿》 。2013年,以扎根敦煌50年的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为原型创作的大型现代沪剧《敦煌女儿》在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公演,讲述了一代知识分子保护、研究和弘扬敦煌文化的感人故事。

  “沪剧回娘家”薪火相传

  广阔而火热的社会生活为沪剧提供了不竭的艺术源泉

  由于京剧固有的表演程式, 《芦荡火种》被搬上京剧舞台后,一些京剧演员开始不知道怎么演。2013年,京剧表演艺术家赵燕侠跟茅善玉说到这件事时,十分感慨。茅善玉回忆说:“当时她跟我说,开始演阿庆嫂时,她根本没当一回事,觉得京剧是老大哥,但是排下来时,她找不到感觉,找不到人物,不知道阿庆嫂是怎么生活、怎么跟人讲话的。后来有人跟她说,你应该去看一看丁是娥的阿庆嫂,你向她去学。于是她便看了丁是娥的《芦荡火种》 ,看完后她折服了,说这就是阿庆嫂。为什么?因为丁是娥有生活,她是来源于生活的。 ”

  来源于生活,深深地扎根生活,正是沪剧创作不断取得丰收、获得成功的重要经验。 《芦荡火种》源于江苏常熟的一封来信,信上说抗战时期当地有群众救助了新四军伤病员。艺术家们当即赶赴当地采风,随后创作了这部作品。《鸡毛飞上天》则取材于发生在上海的真实故事,讲的是上个世纪60年代,一位妇女林佩芬发现在很多家庭里,大人工作特别忙,孩子没人管,觉得应该走出家庭,负起责来,于是办了民办小学。为了演好《巧遇记》中的三轮车夫,沪剧表演艺术家邵滨孙与一位劳模结成了很好的朋友,向他学习如何蹬三轮车、如何戴草帽。

  上海郊区的田间地头、工厂学校,是沪剧的大后方,也被沪剧人称之为“娘家” 。从1982年到1992年,在老院长丁是娥的倡导下,上海沪剧院持续开展了10届“沪剧回娘家”活动,老中青演员一起参加演出,一个都不能少。白天分成小分队,到群众中间去唱,辅导沪剧爱好者;晚上就演沪剧大戏,专演老百姓爱听的。茅善玉回忆, 1992年,丁是娥已经患上了癌症,寒冬腊月,依然坚持“回娘家” ,一路捂着热水袋,到了演出现场,一扔热水袋便又上场了。回到市区,已是半夜,“她那摇摇欲坠的背影,我至今记得” 。

  2013年,借建院60周年的契机,上海沪剧院宣布,恢复开展“沪剧回娘家”活动。送戏下乡、进校园,推进沪剧传承,培育新的观众——近年来,上海沪剧院始终是市属国有院团中每年超额完成下乡演出指标最多的院团。12月16日晚,茅善玉才刚刚参加了虹口区提篮桥街道举办的群众文艺演出活动,并在其中演唱了沪剧《敦煌女儿》中那首脍炙人口的《守望理想》 。实际上,包括《敦煌女儿》 《邓世昌》等剧目,也是主创们深入生活的成果。

  为了创作《敦煌女儿》 ,茅善玉和她的团队先后于2011年、 2012年两次来到敦煌,采访故事的原型樊锦诗。第一次到达那里,就遇到了沙尘暴。编剧李颖还专门在那里住了几个月,跟樊锦诗一起生活,一起工作。她说:“樊院长是一个典型的上海知识女性,人很娇小,说话声音也不高。到了那里,看到满目的荒凉冷清,加上不时来袭的沙尘暴,真的很难想象,她一个出生于江南的女子,能够在那里一扎根就是50年。她平时说话不多,但一说起敦煌,对着书册一页一页地给我讲解,那种虔诚、热忱,让我肃然起敬。 ”

  为了创作《邓世昌》 ,编剧蒋东敏专门去了一趟刘公岛,了解当年北洋水师驻泊地的情况,追忆那段历史。为了排演这部戏,今年夏天,上海沪剧院还组织该剧主创一行30余人到上海水警区某部,与战士们同吃同住,接受严格的包括队列、打绳结、游泳、损管等科目训练。

  前进的路上回头看一看

  创新机制,建设梯队,坚定现实主义的创作方向

  在最鼎盛的时期,上海沪剧院300多人,光编剧就有16人,并有导演10人,作曲8人。除了深入生活,和艺术家自身的敏感,这无疑给他们对现实生活迅速做出反应提供了助力。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大环境的变化,戏曲在走下坡路,沪剧也不例外。

  茅善玉一度曾为此焦虑不已:“年轻人不愿意来,人才队伍逐渐萎缩。沪剧永远在创新,如果没有年轻演员带来新的演剧方式,就很难带动年轻的观众。 ”上海沪剧院曾派人到各区县去选招人才,有的地方学校里有沪剧兴趣班,有的地方没有,就常常吃闭门羹。为了培养、引进和储备人才,经过向有关方面争取,茅善玉获得了免学费招生的机会,并获许可以异地招生。为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茅善玉更大胆地实行了“定向培养,照单全收”的做法。

  对于此举,有人曾表示不解,因为演员的培养过程中,可变因素太多,最后并非人人都能成才。茅善玉说:“没关系,你唱得不行了,我可以进行内部调配,表演不行,还可以去学作曲,包括场记、剧务,我们都是要有的。 ”一个原本学表演的演员,后来个子没长起来,上海沪剧院把他调配去学作曲,因为有表演的底子,如今在配器和唱腔设计上已担起了重任。

  2006年起,上海沪剧院与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先后联合招收了两届近60位沪剧表演班学生,并于2011年在首批毕业学生基础上成立了上海沪剧院青年团。几年来,青年团排演了《胡锦初借妻》 《大雷雨》 《陆雅臣卖娘子》 《庵堂相会》 《红灯记》 《魂断蓝桥》等大量的全本传统和新编大戏。1995年出生的洪豆豆,被人昵称为“小四凤” ,并摘得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新人配角奖。如今,上海沪剧院不仅有了60后、 70后、 80后、90后几个梯队的演员队伍,而且也有了不弱的编剧和作曲阵容,为沪剧的创新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新移民的涌入,流动人口的增加,普通话的推广,让沪剧赖以生存的上海方言土壤逐渐流失。除了培养、引进、储备人才,上海沪剧院还自觉承担起了传承、推广上海方言和地域文化的责任。在仅160平方米的沪剧会馆展厅一侧,墙上还挂着“沪语训练营”的条幅。从今年6月开始的训练营活动,目的就是要通过强化训练,传承和推广上海方言。

  当许多传统戏曲面临着继承与创新的困惑之时,一直与时代同步的沪剧并没有太多压力。茅善玉坦言,因为剧种新,反而是在方向的选择上有过迷茫,不知道怎么凝实、彰显自己的剧种特色。好在经过几代人的发展,沪剧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走出了一条有沪剧特色的现实主义发展道路。她说:“跟写意的、虚拟化的京昆相比,我们更加真实自然。比如演一位贵夫人,手拿着扇子,她要坐下来,一定是手一撩旗袍,然后坐下来。坐姿是拿手绢或扇子,是有舞台腔的,它不是生活,而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个性化的动作。 ”

  茅善玉告诉记者,不管怎么样,传统的戏需要学,是基本功,要了解,演的时候,让导演来修饰,去掉一些旧的、糟粕的东西;另外一条就是关注当下,创作新戏,走出新意和新路。她说:“前进的路上要有反思,要回头看一看。对于我们青年团来说, 6部大戏排好了,要回头看,我们明年给他们定的任务,就是传承、学习。老师们都六七十岁了,所以要他们停下来学习,所有流派都要学习,从运腔技巧到艺术理论、戏剧史再到职业道德教育等。 ”

  在沪剧的传承发展过程中,上海沪剧院始终用自己坚实的创作实践,积淀起紧跟时代的现实主义传统。未来,路在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