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笔者旁听了一场音乐界的研讨会,有三点听会感受:时间概念强、发言无先后、学术气氛浓厚。研讨当中,他们思想的碰撞,摩擦出了很多火花,也引发了很多共鸣,交流过程中不时即兴地发表一些精彩言论,令人意外又惊喜。这让笔者联想到当下其他一些专家研讨会,相比之下实在有很大的不同。
先说时间,某些研讨会,笔者看到的议程上写着9点开始,但一般情况都会比预计晚20分钟到半小时。而即使这样,有的专家也要到会开到一半才来,解释是刚从另外一个会上下来,有的发言完毕没等十分钟就和主办方握手,准备离会。专家如此之忙,实在令人怀疑,他们为参会与发言究竟做了多少准备,如此来去匆匆的出席又能产生多大价值。
再来说说发言先后,某些研讨会,常常是先有一位在业内很有分量的人定调子,褒还是贬,基本决定了后面专家的态度。之后再论资排辈一个一个来,这个资格和辈分很有讲究,一般是退休之前职位很高的和年老的先说,以示尊重,然后是年轻的、在高等院校任职的院长、副院长之类,最后是一般没有“官位”的学者。记得笔者参加的一些研讨会上,常能看到两位大学教授,一般是其中一个声望稍高的先说,结果某天顺序换了,为什么换,一打听才得知是因为另一个在电视剧某机要部门任职了,所以次序被排到了前面。这点真是值得玩味。
最重要的应该要说学术氛围了,笔者以为这点是研讨会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但实际上不少研讨会名义上是探讨创作得失,实则是吹捧大会,即便是说点作品的不足,专家也会特意交代,这个不能公开发表。再烂的作品专家也总能找到说道的地方,或者人物风格鲜明,或者故事叙事讲究,抑或题材选择有所突破,终归来说,就是以优点为主。但如此“研讨” ,如何能对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予以正视和重视呢?
除此之外,笔者曾经一周参加三个研讨会,居然都是同一拨专家,实在佩服他们的充沛精力。如此“赶场”的评论质量如何,实在不言自明。笔者发现,一些专家为此还想出了“好办法” ,研究了一套“通行理论” ,可以套用在各种作品中,用来唬人,其实是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
还是回到笔者开始提到的那场音乐界的研讨会上,开会过程中,没有一位专家提前离场,讨论中也直指要害、毫不留情,这样的研讨会才是值得提倡的。其实只有专家们能够沉下心,不“赶场子” ,研讨会才值得我们这些人“赶场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