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买得起票的观众,才有走得远的市场”
栏目:艺象杂言
作者:彭宽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几天来,媒体先后报道了几则有关国家大剧院、北交、上海歌剧院举办公益演出活动的消息,先是北交的“百场演出季” ,然后是上海歌剧院的“俄罗斯作品公益场” ,接着还有国家大剧院的“五月音乐节系列公益演出” ,都努力推行低票价和高雅艺术“进校园” 、“进企业” 、“进社区”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以各种方式降低消费价位,追求让普通老百姓“消费得起,享受得了” 。

  从效果看,无论在北京还是上海,这些活动都大受欢迎,老百姓纷纷拍手叫好,争相观看,一改往日人们对高雅艺术“曲高和寡” 、被普通观众“敬而远之”的印象。至于原因,也一目了然:票价便宜了,老百姓看得起了。

  高雅艺术“放低身价”收到的效果颇引人深思。如今,花几十元上百元去欣赏一部3D大片,普通消费者还觉得难以承受,一直在呼吁降低电影票价,那么面对平时动辄标价几百元的交响乐、歌剧、舞剧等剧场内的“阳春白雪” ,大部分工薪阶层确实只能望“阳”兴叹。高雅艺术总是让人感到和普通老百姓有“距离” ,到底是“曲高和寡” ,还是“价高和寡” ,从这一系列的公益演出反响来看,还是耐人琢磨的。

  当然,剧场高雅艺术的创作表演成本之高,是大家公认的,但仅仅因为这个,就把高雅艺术变成“高消费”艺术、 “VIP专享” 、“精英消费” ,却未必真的符合市场要求,也未必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笔者觉得,高雅艺术的“高消费” ,除了受市场因素的左右,多多少少还显露着一种在艺术上“自我标榜”的“清高”心态,甚至有些主办方和从艺者还抱有这样一种观点,不舍得花钱的人根本不懂“艺术” ,不是“目标观众群” ,潜台词中,把是否愿意接受高价位与是否具有艺术鉴赏力划上了等号。

  实际上,老百姓对价位不认可,对这样一种心态当然也是不买账的。而虚高的票价究竟能不能真的收回成本,圈内人早已不止一次地公开回应过,来剧场观看演出的观众,大部分是通过各种渠道拿到的赠票,真正花钱的并没有几个。一方面是高雅艺术高喊着市场开拓困难,一方面是普通消费者被高票价挡在门外,这个“怪圈”早已不是秘密,但从哪里求得突破,却还在探索。

  媒体在给北交和上海歌剧院的报道中算了笔账,给北交算的是“成本账” ,低票价的收入的确是补不上演出的成本,而且亏得厉害,但北交对最终吸引了6万人次的观众感到非常满意;帮上海歌剧院算的是观众“消费账” ,按照2011年上海城市家庭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目前的大多数剧场演出平均票价要占到他们人均月收入的15 %以上,比例远高于国外,因此上海歌剧院本着“先要有买得起票的观众,才会有走得远的市场”的理念,在活动中想方设法降低票价。而国家大剧院则干脆提出“观众进不来,我们何不走出去”的思路,让演出直接走出剧场,去接“地气” 。

  高雅艺术“放低身价”并不“掉价” ,相反,这些带有“普及、公益”性质的演出,近年来越来越多,令人欣喜。而北交、上歌等单位在活动中不靠票价,尝试采取其他思路压缩成本、争取市场收益的做法,无疑也是在为“放低身价”探索更加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无论如何,人民大众是艺术服务的对象,普通老百姓就是最大的市场。高雅艺术无论是保持艺术活力,还是开拓市场,归根结底都得想办法抓住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