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掌符号
  来源:中国艺术报

  源起

  11月17日, 《牛津辞典》评出2015年度词汇,令人大跌眼镜的是,这竟然是一个表达“哭笑不得”的表情符号:

   。什么?图像也能算词汇!或许使用汉字的我们,对此会感到更加顺理成章:据说有一种造字法就叫做画成其物,传说文章的起源本就能推到河图洛书。

  表情符号其实是个日本货,原名emouji (谐音“一母鸡” ) ,其中“一( e-) ”代表绘图,“母鸡( mouji ) ”代表字母,“一母鸡”合起来直译就是“绘文字” 。这个日本货,其实是西方思想的2 . 0版本。话说早在上世纪80年代,卡耐基梅隆公司的程序员发现它们在网络论坛上开玩笑,经常以曲解和不愉快收场。就有人提议用诸如: -) (笑脸) 、 ; -) (眨眼) 、 XD (困惑)之类的符号,补充文字交流的不足。后来读漫画长大的“童鞋”栗田众隆用漫画素材对“程序猿”搞得简陋符号进行了艺术加工,这就有了最早一批“一母鸡” 。接着,“一母鸡”和不同文化繁殖,变成了许多母鸡: IOS一母鸡、腾讯一母鸡、 Facebook一母鸡……总之,今天社交网络在哪里,一母鸡就在哪里,表情符号作为网络时代特有的交流方式,终于以词汇的身份荣登大雅之堂,进入了神圣的《牛津辞典》 。

  评说

  我们这里谈到的“合掌符号” ,就是“一母鸡”和汉文化结合的产物。哪里有祈祷、期待和祝福,哪里人们想表达祝福性的关注、哪里人们想做点什么实际又做不了什么的时候,哪里就有很多很多的“合掌” 。本来“合掌”很普通,不过是表情符号中的一种,可今年突然有人跳出来指出:老外设计这个符号,原意是“击掌”而非“合掌” ,中国人集体用错了这个符号,结果中国人悲伤得四处合掌的时候,在老外眼里看到的都是我们高兴得到处击掌。

  这一争论和考证体现了很高的学术性,可合掌也好、击掌也罢,符号的意义在约定俗成中形成,在上下文中使用,仓颉也好、秦始皇也好、“程序猿”也好,不由你哪家权威说了算,也不由争论考证说了算。可这个讨论过程却愈发让我们感到:在全球化、标准化的趋势中,在图像跨越语言的宣言下,的中国特色是多么珍贵:它用中国文化中的传统元素,表达着中国网民的时代情绪,在各种网络中重复、繁殖、迭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