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看点

贾玲当老板

时间:2016年11月25日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曾索狄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贾玲要开公司”的消息就传遍微博,一时间,大半个娱乐圈转发力挺,贾玲的好人缘由此可见。而经过半年多的沉淀,由她成立的喜剧内容公司大碗娱乐(以下简称“大碗”)昨天在北京正式开业。这位在喜剧市场打拼了十多年的女喜剧人表示,希望由此打造一个“喜剧的乌托邦”,“我好想带着他们(大碗团队)过上乌托邦一样的理想生活,然后大家心无旁骛,专心地做着属于我们自己风格的喜剧。”

  初衷:打造“喜剧乌托邦”

  “还有人不认识我吗?要不要来个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贾玲!”带着招牌爽朗笑声和小酒窝,昨天,贾玲第一次以“老板”的身份亮相。

  今天的贾玲,当然已是家喻户晓的喜剧明星。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她,用十几年的时间在电视荧屏上找到了自己的春天:从2010年央视春晚上与白凯南搭档上演相声《大话捧逗》,到2012年《百变大咖秀》上对玛丽莲·梦露、白娘子等形象的模仿,再到2015年的《欢乐喜剧人》,以及最近《喜剧总动员》上以亲身经历改编演出小品《你好,李焕英》……大胆、夸张而又真性情的表演,让贾玲迅速成为如今国内最成功的女喜剧人之一。

  回顾十多年的喜剧之旅,贾玲直言自己至今依然享受惹人发笑的过程,公司取名“大碗”,也是用了她自己的微信名字,寓意海量的幸福和满足,“我特别喜欢大家因我而发笑,看到你们发笑我就开心,开心给我更多的幸福感,这就是我成立公司的初衷”。

  而从昨天的发布会来看,在这个贾玲的“喜剧乌托邦”里,有最红火的喜剧综艺,也有她担当女主角的网剧和电影,更有一颗推荐新人的心,“我们集合多方力量为喜剧人才建立了一个成长的体系,就是要用各种手段、方式为全民制造快乐”。

  未来:发力扶植喜剧编剧

  “喜剧编剧的待遇太少,如果他们的待遇能提升,我相信整个喜剧都会进步一大块。”两年前,在接受晨报记者专访时,贾玲曾如此喟叹。如今当了老板,她果然将培养编剧人才摆在了首位:与大碗娱乐同时成立的,还有一个专门扶植喜剧编剧的“FUN基金”。

  喜剧行业对编剧人才需求量有多高?贾玲回忆说,2014年她参加《一起来笑吧》,短短半年就创作了60多个小品,而同场竞技的另一位编剧、如今“大碗”合伙人之一的孙集斌,则一口气创作了80多个。“这个行业所有的光环和名利都给了台前的演员,而最苦最累的编剧却没人过问,我想尝试着去改变这个现状。”

  而在孙集斌看来,在愈发激烈的竞争面前,喜剧编剧的创作大都有些“不要命”。“我们团队平均年龄在28岁左右,但实际年龄都70多了。哪个编剧身上如果没点慢性疾病,我就会认为他没有好好干活!我们是在用悲剧的态度做喜剧。”他直言,眼下观众的口味越来越挑剔,编剧的价值却难以得到认同。“有一次我看到自己的作品在网上放,有很多弹幕。作品好,弹幕说‘演员演得真好’,作品不好了,弹幕又骂‘编剧真烂’。”

  “大碗”CEO、北京卫视主持人栗坤则认为,要保证编剧的创作力,首先得解决生计问题,“没有一定知名度,喜剧编剧生存的空间非常有限,我们愿意为有才华的编剧花钱,为他们开创更好的未来。”

  观察:喜剧行业整体爆发

  “我觉得把人逗笑这门生意,已经到了最好的时代。”正如曾任浙江卫视总监的知名电视人夏陈安所说,最近几年,喜剧俨然已成文化娱乐行业的重头戏。而无论是手握多档综艺节目的德云社,还是凭《煎饼侠》一炮而红的大鹏工作室,或是因《夏洛特烦恼》从话剧市场转向电影圈的开心麻花团队,以及如今自立门户的贾玲,喜剧行业的整体爆发,让一大批喜剧演员及其团体人气快速上升,迎来了空前的成功。

  但在热潮之中,对喜剧人未来发展的隐忧,依然存在。

  比如,如今喜剧人最重要的平台——喜剧综艺,其实存在内容雷同、扎堆上阵的问题。“很多节目模式都是十年前的,扎堆必定会大规模地利用和开采,最后过度消耗,一定会让市场不平衡。”孙集斌坦言。

  又比如,在喜剧题材的拓展、尺度的把握以及讽刺元素的呈现方面,喜剧演员似乎依然受困。贾玲在第一季《欢乐喜剧人》上“恶搞”花木兰的小品,就因遭遇花木兰故乡网友抵制,最终以道歉收场——虽然她至今依然认为,自己并没有“侮辱英雄”。

  “有人问我有什么宏伟的蓝图,我觉得真没有,只能以执着、真诚的态度继续走下去。”正如贾玲十多年的经历,喜剧人或许很难有最终的大展宏图、苦尽甘来,但借着好时代努力一把,或许仍可期待。

会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