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哪类演艺企业能入风投“法眼”

时间:2013年08月18日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刘妮丽

开心麻花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获得了多家风险投资机构的关注。

  近年来,一些风投逐渐将目光转向演出业。而一些文化企业也开始主动“走出去”,加快上市引资的步伐。纵观整个演出业,演艺企业规模都比较小,年收入能超过千万元就可以算是优秀企业,而年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屈指可数,这反映出整个行业的产业化水平还处于低水平状态。如果中国演出企业能够对一些优秀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稳定的商业模式,投资者就会被吸引。那么,到底哪类演艺企业具有投资前景,有望与资本对接呢?

  演出院线联盟成资本关注点

  演出院线联盟是资本关注的重点。“由于演出场馆在演出产业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演出场馆可以通过整合资源,形成专业院线,进而以此为基础整合该领域的演出活动。演出院线联盟,如保利院线、话剧院线联盟、儿童剧院线联盟等都有可能成为资本的关注点。”北京宏道大略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毛修炳表示。

  早在2003年,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之初,就利用直营连锁方式,在13个城市经营管理了15家剧院,目前保利院线旗下已经拥有30多家剧院;2009年,国家话剧院成立了“北京演出院线”,海淀剧院、天桥剧场等7家剧场成为首批加盟剧场;同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也组建了“中演院线”;2010年,贯辰传媒开始投资筹建大隐院线;2012年,北京丑小鸭卡通艺术团有限公司宣布筹建儿童戏剧院线。业内人士预言,未来演出院线化将是产业发展方向。院线制有利于品牌的建立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并通过集中采购,统一输出产品,最大程度地降低院线的运营成本。

  院线联盟投资渐受追捧,但由于投资回报周期较长,主要还是一些基金和银行系统关注较多,然而中小型院线囿于规模小、风险高很难拿到银行的贷款。

  有业内人士建议,对于大型的院线,可以考虑通过上市或银行借款的模式获得融资,而中小企业可尝试获得基金和风投的关注。

  风投也爱创新型民营企业

  跨界创新型企业也是资本关注的焦点。这类企业通过有效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叠加效应,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演艺衍生品都是跨界融合的产物。

  跨界创新型企业如北京印象创新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戏逍堂、开心麻花、繁星戏剧村等演出机构均受到资本青睐。

  2010年12月,云峰基金5000万美元投向北京印象创新艺术发展有限公司,推动印象系列实景演出向全国扩展,为印象公司打造旅游演出第一品牌提供了强大助力。

  2011年,戏逍堂拿到了1500万元的风险投资,在堂主关皓月的计划里,公司实现全国连锁经营、上市的计划似乎变得触手可及。戏剧营销公司上市,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如今却近在眼前。戏逍堂也开始尝试院线经营,提出建首条小剧场院线。

  IDG亚洲区高级副总裁虞俊表示,风投更愿意找一些“黑马”企业,这样的企业投资成本“便宜”但回报高,与国有企业相比,风投也更愿意投资民营企业,因为这类企业没有那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但现状是风投却没有发现更多好的演出企业。

  而文化企业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财务报表混乱,大量现金交易无法控制,所以扶持中小企业,要从规范企业经营做起。

  风险投资进入民营话剧企业已经是一种发展趋势。由于手中握有开心麻花这样一个话剧品牌,面对接踵而至的风投,北京开心麻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张晨表现得并不着急,反而对风投提出了标准,希望风投对演出业有比较深入的研究,而且要有共同的理念。同样,繁星戏剧村董事长樊星也感受到了风投的热情,目前,已经有近10家风投公司与他们进行接洽。

  IDG创始人熊晓鸽建议,文化企业关键是要建立起好的内容传播平台,然后再去寻找投资人。在投资机构时间和资金都有限的情况下,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有清晰商业模式、良好平台和市场的项目。

  改制后的国有演艺机构来势凶猛

  优秀的国有演艺机构经过改制后,拥有优秀的创作人才,可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激活原有的人才和资源,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转企改制的演艺集团拥有丰富的不可复制资产,如黄金地段的剧场、演艺团体以及演出硬件设备等,且都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在发展思路上,都会提前制定宏大的发展规划。这是国有演艺机构受资本青睐的原因。

  当然,稳定的商业模式是演艺行业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这个行业能够吸引外来资金注入的动力源泉。作为投资人首先要看的是这个行业的长期发展,看的是这个行业是否能形成稳定的盈利模式。熊晓鸽表示:“IDG所投资的文化领域项目,如张艺谋的‘印象’系列和《图兰朵》,都是商业模式比较清晰的。”他认为,如果把传统的演出业与互联网数字出版结合起来,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编辑: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