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应更多建构精神向度
http://www.cflac.org.cn     2011-10-24     作者:苏妮娜     来源:中国艺术报

    假如观看仅仅是观看而已,只是眼睛这个器官的事而已,那么眼睛后面的心与脑应该在什么地方存放?在现实情境里人们应该到哪里去开拓内心的生活?

    在这个视觉时代,电影本身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享有这种生活方式的人不在少数,并且与日俱增。而这个时代最唾手可得的电影是那些主流商业电影。如果我们还关注自己作为个体存在的这个群体的精神生存状况,我们就不能装作对商业电影漠不关心,而是应该直视它的价值、作用——尤其是它的负价值、负作用。

    商业电影最典型的就是好莱坞电影,关于好莱坞电影我们已经说了太多,但是仔细听听这些声音,会发现对它的批判从来都是与对它的沉迷纠结在一起:这正是它的魅力和缺陷所在——如果说属于艺术创作,它却不能让热爱艺术的人满意,因为它几乎从来不能在审美或者是在精神探索上做到独特和深刻,反而总是在重复,然后在重复之余寻找有限度的突破,而不是彻底的突破,这种重复也谓之类型化;但是,另外一方面是,如果说它是商品,是文化工业链条中的产物,它除了满足视觉饕餮的胃口,满足普世的幸福想象之外,却从来不会放弃其特有的价值立场和精神向度——所有这些东西混杂在一起组成好莱坞电影,它几乎是人类进入消费社会之后的代表作,具有这个社会文化的所有优缺点。起初,人们以为电影在模拟人生,于是安心地观看银幕上缩小的虚构的人类社会景观;后来,人们发现,人生也同时在模拟电影,当人们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一个用视觉影像塑型精神结构的时代其实早已经到来。

    正是因为电影如此迷人和复杂,所以任何一个电影人都不应该把电影仅仅当做是一个单向度的事物,既不是单一的文化产品,也不可能是完全的原创性作品,既不是单一的视觉影像,也不是单一的立体文本。不过,近来的国产电影确有此单一化趋势。模仿好莱坞,仅仅去学习人家用高投入高科技打造的视觉盛宴换取了巨额票房,这是多么浅层次的学习,还应该看到,好莱坞从来不曾放弃的那种精神价值维度。最典型的是那些好莱坞经典,当然也有《后天》《华尔街》这种大热片,最近流行的3D也不乏这种向度,比如,《阿凡达》男女主角在异度空间中相处相恋的细腻情感表现,有着一种超出视觉冲击的纯美情怀,例如《里约大冒险》里,失去飞行能力的小鸟在跌跌撞撞中重新开始飞翔,这是一个典型的成长,充满了天真的喜悦。固然,这些精神向度的探索是很浅显,很保守甚至是俗套的,但是至少是真诚的,在这种幼稚和单纯的价值宣讲里面,包含的是对于人类童真向往的一种守护,是一种美国式的赤子之心。和这种单纯和单一的诉求相比,一些国产“巨制”、“大片”,是连这个都没有,连最后的幼稚的幻想都掏空,只剩下视觉冲击,把人压扁到只有视听两项官能而已。这种重视官能重视科技元素的背后,是单纯的经济诉求。单向度的经济收益是这些国产“类大片”的出发点,站在这一点上,制作者们也只能注意到好莱坞的镀金外壳而已。浅层次的模仿之下,一个物化的景观世界成为这一类电影的唯一内核。

    在好莱坞,除了大片巨片之外,中小成本电影也有很大的生存空间,因为不想在外部比拼高科技、明星制打造的奢华效果,反而在叙事上做足功夫。这些中小成本电影有着可观的票房收入,艺术创新和表现领域的探索也大都出在这一类电影上。这和中国的电影生态正好相反。对于中国人来说,视觉盛宴本来就是舶来的奇观,本土的故事才能唤起情感认同,中小成本电影与这些不必动用巨大景观的现实题材可以自然而然地结盟,开启另一种商业电影的主流。可是相当一部分中国电影放弃了对于精神、情感、价值有着认同感的现实叙事,转而去追求徒有其表的豪华大片或者虚化历史背景的古典大戏,或者是在所谓人文情怀的电影里植入广告,任故事碎片化、人物平面化、节奏单一化、情感欲望化。这种电影即使是所谓写实题材,也大都是商业谋略与通俗文化共同虚构的伪写实,构成一种漂浮在欲望河流上的虚假幸福景象。如果电影仅仅是文化快餐,没有营养也没有弊害,仅仅是个谋财的工具,好比一次性纸杯,那么它顶多被指责为浪费而已,反正中国观众被当成没有大脑只有眼球,中国文化市场被视为“人傻钱多”、“躺着也能挣钱”的资本原始乐园,这也不是个新鲜事儿了。问题是影视在视觉时代成为强势媒体,它的精神型塑功能始终不懈怠地在发挥着作用,如果中国电影人不去思考这一点,那么整个中国观众群体的审美取向乃至价值认同势必发生迁移,这将造成一种精神能力的退化,一种悟性和灵性的消失。在这个意义上,放弃电影传达精神理念价值的意义,就是心灵的退守,是守望者的缺席。

    如果说,在这个视觉时代,去电影院寻找心灵的出口,寻找思考和感动,寻找信仰和美好,这些都是痴人梦呓的话,那么,我不知道人们到底应该去哪里寻找。没有这些东西,人在电影院里究竟在看什么?我们的阅读习惯已经被观看慢慢取代,伴随阅读的以人为主体的深度心理空间,以及审美所必需的延宕的心理时间,都被被动的观看动作所取代,被越来越快的叙事节奏所取代,而假如观看仅仅是观看而已,只是眼睛这个器官的事而已,那么眼睛后面的心与脑应该在什么地方存放?在现实情境里人们应该到哪里去开拓内心的生活?如果不希望成为单向度的人,不希望成为只剩下能够转动的眼球和既定观影模式的接受者,那么就应该试图去拒绝那些单向度的电影,而不是坐视这种局面的蔓延。大多数好莱坞平庸之作,不能完全代表一种理想的电影,不能成为有深度的多维度的精神生活空间,但是,它至少还具备某种精神的向度,中国电影在学习好莱坞的时候,也不能只进行单面的效仿。如果电影市场充斥着这样的东西,那么我们也应该申诉作为观看者的权利。在我看来,这也是一种文化自觉,不仅仅是电影生产者的事,也和每个电影观众有关。我们不一定能呼唤到自己想要的,但是有权利拒绝自己不想要的——拒绝,也是一种精神能力。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