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13日,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在京联合召开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的相关领导,多位文艺家、评论家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等媒体有关文艺评论工作负责人出席座谈会。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努力开创文艺评论的新风》重要讲话(讲话全文详见本报2011年10月14日第一版)。与会者充分肯定了《中国艺术报》近期文艺评论取得的成绩,围绕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展开了热烈的研讨。现将座谈会发言摘登刊发,以推动文艺评论工作的健康发展。
我作为一名现在还活跃在舞台的相声演员,一名文艺人,我要为《中国艺术报》越来越鲜明的立场和越来越有见地的评论而大声叫好。因为我们这些在舞台上被舆论经常围在中间的人物,需要有人主持正义,需要正气,所以我也强烈地大声呼吁必须开展文艺评论和文艺批评。
现在大家伙烦一本正经,老百姓讨厌千篇一律,社会厌倦领导讲话式照本宣科,观众不愿意文艺节目政治性太强,大伙需要在剧场里放松,不愿意老紧绷“阶级斗争”这根弦,不愿意在班上听完领导讲话,下班到剧场还听,这是个不容置疑的现实。有些人冲着大家伙这个情绪,把“让人受教育和板着面孔说相声”说成是一回事,把“你意义挺好,不逗乐”说成是必然关系。得出了一个“谁听呀”的结论,为自己说一些低俗的东西找到了理由。这里关键的问题是谁说的“让人受教育”非得“板着面孔说相声”,谁规定的“你意义挺好”就非得“不逗乐”,从而得出了让广大观众觉得要想得到放松和娱乐就不能要求“受教育”和听“有意义”的相声?这些问题确实需要我们的评论家,我们的文艺报刊出来说话,主持公道,引导舆论,提高全社会的认识。
2003年我曾经在政协提案当中对当前“灰色文化”对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示过担忧。我认为传播中的无聊内容和垃圾信息防不胜防,网站上娱乐版登载的文章常提刺激性的字眼招徕网民,网络聊天的工具、论坛和网络游戏中充斥着不良信息,在一些茶社、民营小剧场等表演场所,演员们用低级庸俗的表演和下流黄色的笑话取悦观众,甚至在银幕、荧屏上,也不乏打着“艺术”幌子的露骨表演等等。这是当时提出的,我觉得现在还有,这方面有很多事实,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觉得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必然导致社会责任感的淡漠,整个社会都走向空虚和浮躁。如果经济危机有周期性,十年八年能过去,当文化和信仰产生了危机,可能一代人两代人都过不去。文化转型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产生伟大艺术的契机,也向文艺家提出了无可回避的要求。如何倡导这个时代的审美,如何来引导这个时代审美的倾向,是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家的首要责任。真正的艺术家,除了要对国家、人民和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外,既要艺术上有自己的风格特征,也要有支撑自己艺术面貌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但是就我们艺术家自己本身来讲这个任务是很难完成的,所以如何提高文艺家的自身水平来达到这些要求,我觉得我们的评论界和我们的文艺报刊应该负起责任。
(姜昆为中国曲协副主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