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文艺评论新风 推动文艺发展繁荣
http://www.cflac.org.cn     2011-10-21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开创文艺评论新风 推动文艺发展繁荣

——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发言摘登

    编者按:10月13日,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中国作协创作研究部在京联合召开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的相关领导,多位文艺家、评论家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艺术报》等媒体有关文艺评论工作负责人出席座谈会。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赵实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努力开创文艺评论的新风》重要讲话(讲话全文详见本报2011年10月14日第一版)。与会者充分肯定了《中国艺术报》近期文艺评论取得的成绩,围绕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展开了热烈的研讨。现将座谈会发言摘登刊发,以推动文艺评论工作的健康发展。

切实转变作风 进一步改进文风

孟祥林(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

    今年9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在《中国艺术报》上作出重要批示:“请关注《中国艺术报》近来的言论,观点鲜明、敢于直言,有针对性、有战斗力,要提倡和表扬,文艺评论要开新风。”

    近年来,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就《中国艺术报》等报刊和电视媒体的文艺评论工作做出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这既是对我们文艺评论工作的巨大鼓舞,也是一种鞭策,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在我们的文艺评论工作上认真贯彻执行。

    《中国艺术报》一直坚持正确的文艺方向,敢说真话,讲理透彻,富有真知灼见。他们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转变作风、改进文风,语言生动、雅俗共赏,真诚地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和读者服务,在引领文艺创作、提高群众审美欣赏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受到了领导、专家和读者的好评。

    我们大家在今后的工作中,应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振奋人心,用改革开放的火热生活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大力倡导正确的创作思想,积极探索文艺规律,热情评介优秀作品,旗帜鲜明地批评不良倾向和错误观点,促进创作繁荣和文艺事业健康发展。

    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从切实转变作风、进一步改进文风入手,继续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坚持实事求是、以理服人,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广泛听取群众对文艺评论的意见和建议,大力开展群众性文艺评论,不断增强文艺评论的感染力、说服力。

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是文艺发展内在要求

何建明(中国作协副主席)

    文艺评论对文艺作品和文艺现象作出价值判断,是文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式。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进程中更好地发挥文艺评论的作用,我们文学艺术工作者和评论者们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学习刘云山同志9月6日在《中国艺术报》上的重要批示精神,总结《中国艺术报》在文艺评论工作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对于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倡导文艺评论新风,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中国艺术报》自2011年改版以来,在文艺报道上不断探索创新,大力推介优秀文艺作品,充分展现文学艺术家风采,强力建设文艺理论评论阵地,深受广大文学艺术工作者和读者的喜爱。特别是在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方面,《中国艺术报》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中国艺术报》的文艺评论版面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了许多特色栏目和专刊,进一步丰富了文艺评论的内容和形式,巩固和扩大了文艺评论阵地。同时,评论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使艺术在大众中普及,努力提升了人们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

    《中国艺术报》紧紧围绕当前文化发展大局,陆续推出了一批内容深刻、观点鲜明、有针对性和战斗力的优秀评论文章,受到领导和专家读者的一致好评。

    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文学艺术的繁荣,都对当下文艺评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新形势下,文艺评论工作在欣欣向荣发展的同时,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而《中国艺术报》在文艺理论评论方面的诸多做法和经验,正为我们加强和改进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创作和评论从来都是鸟之双翼、车之两轮,而相辅相成。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往往都经历了从创作到评论再到修改和完善的过程,往往是作家和评论家思想上相互交流、文学上相互切磋的结果,所以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对广大作家的创作和进步也有很大的帮助作用。《中国艺术报》的文艺评论工作的做法是值得我们作协包括《文艺报》在内的所有报刊学习的,它的好的经验不仅有利于产生优秀的人才和作品,而且有利于整个文学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我们一定要按照刘云山部长的批示精神,好好组织专业报刊工作人员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研究《中国艺术报》的成功经验,以便改进自己的办报办刊工作。

    总体来说,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迫切需求,也是促进文艺繁荣发展的内在要求。刘云山同志在《中国艺术报》上的重要批示精神,对于新形势下我们的文艺评论工作有着很重要的指导意义。衷心希望我们广大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和评论家们,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再创佳绩,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更大的贡献!

用文艺批评引导时代审美

姜昆(中国曲协副主席)

    我作为一名现在还活跃在舞台的相声演员,一名文艺人,我要为《中国艺术报》越来越鲜明的立场和越来越有见地的评论而大声叫好。因为我们这些在舞台上被舆论经常围在中间的人物,需要有人主持正义,需要正气,所以我也强烈地大声呼吁必须开展文艺评论和文艺批评。

    现在大家伙烦一本正经,老百姓讨厌千篇一律,社会厌倦领导讲话式照本宣科,观众不愿意文艺节目政治性太强,大伙需要在剧场里放松,不愿意老紧绷“阶级斗争”这根弦,不愿意在班上听完领导讲话,下班到剧场还听,这是个不容置疑的现实。有些人冲着大家伙这个情绪,把“让人受教育和板着面孔说相声”说成是一回事,把“你意义挺好,不逗乐”说成是必然关系。得出了一个“谁听呀”的结论,为自己说一些低俗的东西找到了理由。这里关键的问题是谁说的“让人受教育”非得“板着面孔说相声”,谁规定的“你意义挺好”就非得“不逗乐”,从而得出了让广大观众觉得要想得到放松和娱乐就不能要求“受教育”和听“有意义”的相声?这些问题确实需要我们的评论家,我们的文艺报刊出来说话,主持公道,引导舆论,提高全社会的认识。

    2003年我曾经在政协提案当中对当前“灰色文化”对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表示过担忧。我认为传播中的无聊内容和垃圾信息防不胜防,网站上娱乐版登载的文章常提刺激性的字眼招徕网民,网络聊天的工具、论坛和网络游戏中充斥着不良信息,在一些茶社、民营小剧场等表演场所,演员们用低级庸俗的表演和下流黄色的笑话取悦观众,甚至在银幕、荧屏上,也不乏打着“艺术”幌子的露骨表演等等。这是当时提出的,我觉得现在还有,这方面有很多事实,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觉得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必然导致社会责任感的淡漠,整个社会都走向空虚和浮躁。如果经济危机有周期性,十年八年能过去,当文化和信仰产生了危机,可能一代人两代人都过不去。文化转型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产生伟大艺术的契机,也向文艺家提出了无可回避的要求。如何倡导这个时代的审美,如何来引导这个时代审美的倾向,是我们这个时代艺术家的首要责任。真正的艺术家,除了要对国家、人民和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感以外,既要艺术上有自己的风格特征,也要有支撑自己艺术面貌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但是就我们艺术家自己本身来讲这个任务是很难完成的,所以如何提高文艺家的自身水平来达到这些要求,我觉得我们的评论界和我们的文艺报刊应该负起责任。

批评家的人品和文品

曾庆瑞(中国传媒大学教授)

    《中国艺术报》以“滋润全民艺术素养、助推文艺繁荣发展”为宗旨,在文艺工作方面,无论是聚焦文艺热点,还是评说文艺观点,都追求并且支持和张扬评论工作的敢于直言、有针对性、旗帜鲜明、思想精锐、言论深刻有力,发表了一大批这样的文艺评论文章,开创了当下中国文艺评论的新风尚,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值得我们祝贺!

    文艺本来就需要批评。当下的中国文艺,尤其需要批评。实践证明,科学的、进步的、达到时代先进水平的文艺评论,不仅对同时代个别作家艺术家某部作品,可以起到支持、鼓励和指导的作用,而且,对同时代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创作倾向也可以发生很大的影响,甚至进而改变一代文学艺术的风貌和创造风格。

    能称得上“文艺评论家”的人,应该具备高水平的学术素养和学术操守,具有积极的人生追求和远大的抱负,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决不随波逐流,坚持惟真惟实的学术个性和风格,同时还应襟怀宽大,加强“苦行”的意志,排除一切干扰,持之以恒。

    从事文艺评论工作,写文艺评论文章,就要努力追求并且践行:

    第一,始终将自己的文艺评论和民族、国家的学术文化思想理论建设联系在一起,遵循的宗旨是:“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二,始终追求真理的科学阐释。思维是科学性的理论思维,话语和言说风貌都充满理论思辨的色彩,在相关的领域内都追求覆盖发展的前沿性和原创性,在阐释中要追求实证与思辨的尽可能完美的结合。

    第三,特别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参与和我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一切相关问题的理论批评与理论建设。

    第四,针对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所开展的批评,都有各种门类的学科知识和学科理论在“大文化”的意义上的支撑,其中尤其是文、史、哲,广泛的美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化学、语言学等学科的支撑。

    第五,在理论批评的方法上,要特别注意强化方法论的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并且吸取和借鉴多学科、多元化的研究方法。

    第六,坚定不移地贯彻“双百”方针,维护文艺评论自由,提倡和鼓励文艺评论个性。把文艺评论个性看作是繁荣文艺评论最重要的基础之一。

    第七,文艺评论是开放的。在信息资源上,它保持着广为吸纳、为我所用的姿态,要各方互相广泛的交流。

    第八,反对和抵制形形色色的学术腐败,追求保持超然的文艺评论立场,抵制各种名利的诱惑,抗拒各色行帮习气的侵蚀。在摒弃功利性的介入中不在意外界环境的压力,极力维护文艺评论的尊严,维护文艺评论家的品格,无所畏惧,也无需畏惧。

为增强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而努力

向云驹(《中国艺术报》社长)

    看到中央领导同志对我们报纸的批示以后,我们一方面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一方面深感我们报纸与领导的期望和广大读者的要求,以及与在座各位报界同仁老大哥和兄弟报刊比起来,还有巨大的差距。我以为,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主要是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是希望整个文艺界、文艺批评界,向着文艺评论开创新风的方向去努力,希望报刊文艺评论和文艺评论报刊把文艺评论搞得更好,在文艺繁荣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借这个机会,我简单谈谈我们办报的两点体会。

    一、文艺报刊和文艺宣传要有担当意识。

    《中国艺术报》从今年1月1日开始,正式由原来的周二刊改为周三刊。这个改扩刊动作,是我们执行中国文联党组决定,在中国文联党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改刊伊始,中国文联党组明确指示,要借改扩刊的机会,把重点放在内容的改变、创新和提高上。今年3月初,赵实同志调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后,也对《中国艺术报》工作十分关心,不仅一次性深入报社做了五个多小时的调研工作,还不断过问报社的大事小情,不断指导我们各项工作,也对报纸版面形式、报道内容给予具体要求和指示。赵实书记在文联发表的第一篇讲话就是《创新精神是推动文联工作进步的不竭动力》,为报社改革版面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分管中国艺术报工作的党组成员夏潮同志更是自始自终在最前沿指挥我们报社各项具体工作。中国文联党组对宣传工作、舆论工作、媒体工作高度重视,对我们提出很高的要求,并为我们提供了十分宽松、良好的工作氛围、条件、环境。这为我们一心一意打好周二改扩周三的攻坚战提供了一切外部可能。

    在此基础上,我们首先在解放思想、激活创新上下了一番功夫。具体措施包括:

    明确定位,追求卓越。明确办报宗旨,提出了“滋润全民艺术素养、助推文艺繁荣发展”的口号;统一全社员工思想,明确“我们的追求”是:聚焦文艺有热点,关注文艺有重点,评说文艺有观点,推介文艺有看点。要求全体编辑记者把“思想上有锐度、情感上有深度、视野上有宽度、艺术上有纯度”作为大家办报的座右铭。

    大处着眼,细处入手。我们重新调整了报纸结构,新设了一大批专刊、专版、专栏,把视野和触角扩大延伸至艺术的各个方面、各个门类、各个范畴,理论、学术、美学、国际、国学、争鸣等都是新设的或重点耕耘的领域。同时,在版式设计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变和创新,在选题确定、标题制作上反复研究、反复加工,取得了面貌一新的效果。

    二、以理论的深刻、评论的鲜活、言论的新锐大力彰显文艺报刊的评论功能。

    《中国艺术报》本身应该是一个呈现艺术现象的大舞台,它有传递资讯、分析信息、发现思潮、展示学术、引发争鸣、评点文艺、深度报道、阅读欣赏、奖掖新人、批评时弊、描写风采、张扬思想、引领文艺、宣传政策、理论武装等功能、责任和义务。作为文艺报刊,我们认为《中国艺术报》刊发的所有文字、图片、版式、标题、栏目、版面,都具有文艺批评和鉴赏的意味。文艺报刊是文艺评论的重要阵地。为此,我们在三个方向重拳出击:一是加强新闻报道,除原来的新闻版面外,新设了“特别关注”、“艺术纵横”、“美术视点”等新闻版面,发表了一些有分量的长篇通讯、报告文学和一些有影响的专题报道。二是采取立竿见影、成效明显的措施,增设“艺术大讲堂”、理论专版、学苑专版、美学专版和“百家论艺”等,发表了众多著名专家学者、理论家评论家非常有分量、有特色、有影响的最新学术成果和评论文章。其中对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专家采访、艺术学成为学科门类的专家采访、学习胡锦涛“七一”讲话的专家采访等等,也是产生巨大反响的深度报道。“文艺争鸣”专版的推出及其讨论的一系列话题,也广受关注。三是以言论为先锋,力求开创文艺评论新风。从今年1月至今,本报已发表言论数百篇,一版开设了“艺象杂言”,二版开设了“钟鼓楼”,三版有“短论”,四版有“艺苑走笔”,五版至八版有“声音”、“艺术眼”、“新作快议”等等。其中一版、二版的言论不仅集中密集,而且话题新锐,具有把文艺新闻和文艺评论紧密结合的突出特点。正是这一批言论得到了广泛好评。为这些言论出台所做的幕后工作和主要着力点是:①每一期都反复遴选话题,随时关注热点文艺现象,发出独特的具有主流价值观的声音与观点;②关注艺术家的创作动态,关注传统媒体舆情,关注网络新媒体的文艺热象、热语、热情、热事;③以专业的姿态、专业的知识、专业的观点参与社会热议;④以新颖的、时尚的语言和有青春气息的表述与青年对话;⑤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通过以上努力,以文艺评论、言论为突破的报纸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统计显示,言论的各大网站转发率达到100%,其他文章也有80%以上为各专业网站转载。许多读者来信、来电给予好评。有些读者来电甚至说我们的某些言论是关于同一话题的所有媒体观点中写得最好、最到位的言论。辽宁省文联党组书记李春晓、副主席洪兆惠给本报来信说,现在本报“很有看头,言论部分很有思想活力,选题直接切中文艺问题,这是文艺界的幸事”。有些言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一大批老艺术家对本报的改变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些理论家、评论家也在公开场合反复对本报给予表扬。各地文联纷纷来电和感谢信给予好评。本报对湖北“一县一品”文化建设的报道,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湖北省委把“一县一品”从文联品牌上升为全省战略专题部署,《湖北日报》用两个整版全文转载刊发。

    最后,要感谢在座的理论家、评论家、作家、艺术家和兄弟报刊对本报的关心和厚爱,还要感谢中宣部领导和文艺局的领导以及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的领导,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学习交流的机会。

勇气是文艺批评的可贵品格

彭程(《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

    文艺批评工作要做好,就应该具备一种精神,一种大无畏的批评勇气,《中国艺术报》这方面做得是比较出色的。衡量文艺批评的高下优劣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入手,可以与很多的尺度相关,诸如批评者的学养、视野、见识等,但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点也是当前文艺批评领域十分缺乏、最需要培育的品格,就是要大力增强文艺批评的勇气。

    现在的许多评论文章赞扬褒奖时可以说不遗余力地用溢美之词,甚至到言不由衷、言过其实的程度,但是一涉及指出其评论对象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时,则顾虑多多,瞻前顾后。批评家们不乏学识见解,但涉及到评点一个具体的作家、一部具体的作品时,往往会受到人情、利益等等因素的限制,这样就欠缺了一种批评的公正性、正义感、使命意识,说到底还是勇气不足,甚至可以说是勇气的阙如,虽然私下议论时可以直陈己见。这种心态下写出的评论文章,往往容易轻描淡写,语焉不详,往往虚化目标,批评起来不疼不痒,或者是隔靴搔痒,不见力度。

    这样写作,倒是避免了得罪人,大家一团和气,但是批评之刀缺少了它的锋刃,这样批评的功能和目的都大大降低了,说了等于白说,批评了跟没批评一样,起不到什么效果。因为批评没有形成焦点,具体的目标模糊不清,被批评者也就满不在乎,读者亦不知其所指,茫然之后必然是漠然。不幸的是这种文风并非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的常态,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已经成为一种风气。这种风气大大减弱了批评的有效性,也降低了批评者的威信,让读者对文艺批评产生了一种信任危机,这是文艺批评的一种自我伤害,简而言之是一种自我阉割,自我取消的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艺术报》近期所刊发的一系列批评言论,尤其是发表在一版的言论,显示出了一种正确的批评姿态,使批评回归到了自身的规定性,给文艺批评园地吹来了一股新风。读了这些言论后让人非常鼓舞,让人看到了艺术批评走向复苏的迹象和正确的路径。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这些文章旗帜鲜明、针对性强、观点明确,在揭示文艺创作中的问题时直言不讳、不遮掩、不含糊、一清二楚、斩钉截铁。

    如《煞一煞另类英雄风》一文,对荧屏上越演越烈的英雄人物痞子化风气的抨击;如《暴力不是英雄本色》,剑指电视剧《新水浒》,对其毫无节制地渲染暴力而大声呵斥;像《书画仿真术横行贻害无穷》,谈论的是当下模仿名人书画风潮对艺术产生的诸多伤害;《坐着奔驰好创作吗》将一味依托技术手段,追求视听奇观,不顾人文内涵的大片《十面埋伏》《无极》等比喻成精神的“罂粟花”,明确指出“当艺术臣服于大众娱乐诉求和商业文化逻辑时,人文情感的缺位与文化价值的失重,奠定了他们手中精神产品的神圣性遭遇无情的贬损”等等。

    这些话题涉及影视、书画、演艺等艺术的诸多门类,但共同特点就是“敢言”,直指其人,直陈其事,有见解,有担当,直击要害,借句俗话说叫打蛇打到七寸,酣畅淋漓,可以说具有一种犀利的短兵相接的战斗风格。支撑这样一种批评姿态的,是一种社会责任心,一种担当,是对文艺本位,对文艺批评的尊严和价值的坚守和信仰。

    惟其如此,批评者心中才会有蓄积起一种强大的道德力量,并由此产生真正的勇气,才能够不畏惧、不犹豫、不忌讳,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赞扬美和善,鞭笞丑和恶,这样才能使文艺批评具有战斗力,也才能产生真正的有效性。文艺批评如果想重新产生公信力,当然需要在各个方面发力,但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应该是大声的呼唤批评勇气的回归,这正是《中国艺术报》系列言论文章给予我们的重要的启示。

营造开放的舆论环境

张亚丽(《作家文摘》总编辑)

    《中国艺术报》给我印象非常深刻,它是一份有特色、有分量的综合性大报,视野非常开阔,内容非常丰富,版面形式也很灵活多样,可读性很强。总结起来,我认为它大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中国艺术报》具有较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非常注重舆论引导能力和传播能力。报社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密切关注当前社会文化发展的热点、难点和焦点,大力报道文化建设、文艺发展的重大决策和文艺界的主流观点,既有客观、全面的报道,又有切中肯綮的观点,既有新闻深度,又有思想锐度,体现出以高端视野和专业精神办报的特色,为文艺界营造出了积极开放的舆论氛围。

    二是它的版面和栏目很有特色,重点选题比较多,一方面该报在注重信息量的同时,有的放矢的打造专题性版面和名牌栏目,比如“文艺批评”、“维权行动”、“特别关注”、“艺苑走笔”,有效提高了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既有宏观、整体的新闻事实的反映,又有生动、活泼的细节和重点环节的报道,这样的报道,非常经得起读者的仔细品味。另一方面,报纸对社会文化事件、热点焦点话题的报道做得非常及时,这些选题的策划很精准,采访扎实,篇幅厚重;有的话题既有记者调查,又有专家视点,还有来自一线的反馈,这些都凸显出文艺类报纸的专业性和应有的品位和风格,也大大提升了报纸的可读性。

    三是文艺评论颇具特色、影响力和战斗性。首先是该报具有非常强的舆论宣传服务意识,能够非常及时地传递中央精神和主流声音。第二是能够立足文艺界,面向社会,其评论文章不仅关注重要文艺现象和重大文艺话题,还重视这种现象和话题在社会中的影响,内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做到评论服务文艺、服务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其三是有着强有力的文艺理论评论阵地和创作队伍,具有很强的专业精神和学术精神。一方面它有很强大的文艺评论阵地,很多版面都有专门的栏目,比如“文艺评论”、“百家论艺”、“文艺争鸣”等相对严肃、专业的专门版面,又设有“艺象杂言”、“钟鼓楼”、“艺苑走笔”、“专家观点”、“艺术眼”等多个活泼灵动的评论栏目,同时,以版面和栏目团结了一批卓有见地的评论家队伍,并经常就文艺界重大主题和当下热点焦点组织专家、学者撰写具有深度的文章,反响很强烈。

    四是文艺评论的文风非常好,大多都是短小精悍,评论文章既有理论高度,又有现实针对性,言之有物,不空洞,非常好读,文风很好。《中国艺术报》给我的感受是,它以专刊和特刊的形式推出许多体现时代主旋律的重大主题性报道,给人印象深刻。该报既有要闻性、综合性版面,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全面报道,又有颇具创意和深度的主题性版面。比如说澳门回归十周年、西部大开发十周年、汶川地震、世博会、辛亥革命等都有专、特刊。感受最深的是那一期“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特刊,整整92个版面,生动而集中地展现了文艺界与祖国风雨同舟、共同成长的历程,图文并茂、挖掘深入、内容丰富、大气磅礴,可以说是办报的一个创新之举,称得上是大手笔。以特刊形式对重大选题组织进行集中报道,加强了报纸的舆论宣传力度和服务意识,从而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以上几点,是我阅读这张报纸的感受,也是我们《作家文摘》在今后的办报工作中和以后的写作生涯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在认真学习取经的同时,我们将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为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氛围做出贡献。

要善于表达,勇于表达

李炳银(文艺评论家)

    《中国艺术报》业务领域视野宽阔,提供的信息几乎是全方位的,它的胸怀也非常宽阔,既表现在它对大量直观的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同时又能容纳各种不同意见、不同看法、不同观点,这点很重要。它不是几个人办报,不是关起门来办报,是在一种开放的胸襟下办报,有一种包容的精神。

    现在很多报纸是来什么发什么,有什么卖什么,存在什么就表达什么,缺乏办报的精神,缺乏主观表达的自觉。《中国艺术报》既敢于表达,同时善于表达,在表达的过程中有一种主观的精神在里面。批评要坚持美学的底线,要有彰显文化的责任,批评要有原则有标准,不能无目标地开展批评。《中国艺术报》的批评很有针对性,而且针对的文艺现象都抓得很准,所以它的批评我感觉到既尖锐又到位,讲的道理还很充分。

    我们现在有的文艺批评没有标准,有什么现象出来了,就千方百计的找一种存在的可能性,找一种存在的合理性,找一种价值,实际上有些现象是没有价值的,有些对象缺乏文学的因素。但是我们有些批评家为了朋友、为了圈子、为了作家本人的诉求,表达一种缺乏文艺本质内容的批评。《中国艺术报》主观的表达、自觉的表达,符合文艺规律的表达,应该提倡。

    还有一点,我觉得要对《中国艺术报》的编辑们表示一种敬意,他们在好多重要的节日出的报纸达到100多版,那一天的报纸就有一斤,但是内容非常丰富,完全可以用百科全书去形容,这个东西不光是量的大小,表现了作者对这个事情的关注程度,对事情辛勤用功的精神,它系统的思考,对大局的观念,网络性的编刊思想非常重要,我没有看到哪一家报纸像《中国艺术报》这样花这么大的精力做这件事情,这不光是现象,还说明办报人的精神。

    我看过《中国艺术报》记者金涛近期采写的一篇文章,是对中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的访问,一个记者能够对访问对象研究这么深,提的问题这么精确,表现了记者的水平和能力。现在的记者都是拿到新闻稿就走了,一天跑好几个会场,像《中国艺术报》的编辑和记者能够把事情做得很深入是很难得的。我在《中国艺术报》经常看见心动的采访,一篇反映中国的雕塑家为马丁·路德·金塑像的文章,事件介绍得很全面,角度也很独特。所以我感觉到《中国艺术报》是提供大量信息、内容丰富的报纸,还是一个善于表达和勇于表达,能够认真表达的报纸,它的思想内容的丰富性和编辑表现的丰富性结合在一起,所以我觉得刘云山部长给《中国艺术报》这样的肯定不是偶然的,我希望《中国艺术报》越办越好。

精心 精神 精彩

刘琼(《人民日报》文艺部文艺理论评论室主编)

    对于一个媒体来说,对于新闻报纸来讲,评论是一个立场的表达。刘云山部长的批示,给了我们两个特别重要的提示,一个是批评的立场,一个是批评的力量。

    批评的立场主要是说,任何一个文艺批评的主要立场,它的鲜明性,包括表述的直言,不管是你抓选题,关注现实,关注当下,这都是对一些重大的叙事性问题的及时把握,都表现出你们评论的立场。观点非常鲜明,针砭时弊,非常有力,这是批评的力量。表现出整个报纸作为一个媒体,作为一个有着全国影响力的媒体的责任和关怀。《中国艺术报》的评论给我的感觉,一是非常精心,二是非常精神,三是非常精彩。

    在这样的一个批评环境下,针对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文艺创作现象和文化生产的现象当中,我们怎样去及时把握和怎样面对文艺创作,对文艺生产,包括文化市场、文化事业的发展,有怎样的趋势性的引导和怎样表达我们的立场,都有很强烈的启示性意义!我今天要来说的就是,今后在文艺批评和文艺理论的宣传和报道方面,我们要更多地向同行求教。

有益的启示

阎晶明(《文艺报》总编辑)

    非常高兴来参加今天的座谈会,同时也对《中国艺术报》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中国艺术报》2011年以来在版面上,尤其在内容方面有了非常大的改进。中央领导的批示,对《中国艺术报》给予高度肯定,更加让我们认识到办好专业的文学艺术类报纸的责任,应该在文学艺术界发挥引导方向、活跃气氛、推动文学艺术繁荣发展的作用。在这方面,《中国艺术报》给我们提供了很多经验和启示。

    我个人认为《中国艺术报》在将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在办报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增加了大量的言论板块,一是精短,二是犀利。这些文章大都言之有物,直指要害。

    第二,在话题方面明显比以前更丰富,特别是增加了大量的整版长篇文章,而且很耐读,这是让人觉得可喜的。

    第三,近期以来版面大气,从一版到最后一版,版式、排版的感觉有讲究,比如说一版每期都有图片,在这方面给我们很多启示。

    《中国艺术报》的改进和成绩为我们提供了不少有益启示。

    第一,文艺批评的尖锐和犀利的感觉,直言不讳的姿态,还有直指其名的批评风格,确实很难实现。《中国艺术报》的一系列的文章说明,批评的生态复杂并不是我们不去努力的托词,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寻找突破,这才是正确的途径。

    第二,提出尖锐的批评有时候感觉是一种冒险,《中国艺术报》从2011年开始已经坚持了10个月,确实不容易。现在网络上、报纸上登的文章中猛烈的、激烈的甚至偏激的东西并不少,但是作为一个报纸来说,如何既要体现出批评的尖锐性,又要能够把握正确的导向,旗帜鲜明,导向正确,这是非常难得的。

    当前的文艺界色彩纷繁,众声喧哗,我们需要有胆有识的批评,关键是你从什么样的态度出发,犀利尖锐是一方面,重要的是能够站在公正、客观的角度,本着对中国当代艺术负责任的态度来写,这样的文章应该成为文艺批评始终坚持的导向。

    第三,《中国艺术报》增加了短小精悍的、犀利的言论,但是长篇的、宏阔的论文同样也有,并不是说每一期版面都是大篇文章,那些文章取自演讲,取自讲座,可能取自个人其他的创作,并不是呆板的、长篇大论的讨论,而是比较鲜活生动的,这些确实是非常好的。

    如何寻找突破口,掌握舆论阵地,使我们的报纸成为大家关注文艺,探讨文艺规律,对当前热点问题、文艺思潮展开讨论的平台,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艺术报》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经验,我们接下来也要认真学习借鉴,同时希望我们之间有更多的交流。

文艺理论评论也要“走转改”

高昌(《中国文化报》理论部副主任)

    今天很高兴来参加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座谈会,在这个座谈会上,一方面学习刘云山同志的重要批示,一方面向《中国艺术报》的编辑同行们取经学习。刘云山同志关于《中国艺术报》近期言论作品“观点鲜明,敢于直言,有针对性,有战斗力”的重要批示,既是对《中国艺术报》编辑同行们辛勤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们文艺评论界、尤其是报刊理论评论工作者的希望和要求,加强和改进文艺评论工作,正需由此入手。文艺评论要有鲜明的观点,要有直言的胆略,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和战斗力,不能无的放矢。

    《中国艺术报》改版以来,刊发了不少让人眼前一亮、心头一震的好文章、好作品。比如“艺术大讲堂”栏目刊登的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的文章《文化与人生》,既简明准确地论述了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客观分析了当代中国社会文化的结构形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所具有的鲜明特点,又就如何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提出了若干中肯可行的良好建议,这样的文章既有重大指导意义,又有权威性和独家性,而且好读易懂,深入浅出,再加上编辑精心的配图和编排,效果确实非常好,阅读这样的文章不觉其长,反而有着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

    再比如邱振刚的言论《煞一煞另类英雄风》,针对当前文艺作品尤其是影视作品中泛滥的另类英雄风,进行了深入细致、中肯直接地论述,旗帜鲜明,有胆有识,而且篇章布局和语言表达上颇有特色。更值得赞赏的是作者敢于点名批评,这就做到了言之成理,抱有一种可贵的建设性的态度,而绝没有某些酷评文章中那种自以为是的不良习气,阅读这样的文章,不觉其短,反而觉得言短意深,耐人寻味。一个有活力的媒体,必是一个“思想着”的媒体。要有品味,有担当,有见识,有人文关怀。

    《中国艺术报》改版以来的理论文章长短结合,各有特色。长文读起来不觉得累,短文读起来不觉得浅,具有时效性、可读性,观点中肯,立场鲜明,论证活泼,尤其是注重原创性和独家性,见微知著,以小见大,既表达了文艺工作者,尤其是基层文艺工作者的真实民意和诉求,又发挥了很好的舆论导向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和理论编辑的同志们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

    当前新闻界正在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我们理论评论工作与新闻采编部门相比,虽然有自己工作的特殊性,但理论评论编辑和相关版面是否也有着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和转作风,改文风的问题呢?相信《中国艺术报》改版以来的理论评论版面已经给了我们一个中肯的回答。

实事求是 有话直说

解玺璋(文艺评论家)

    主流媒体要有担当意识,这个担当意识就是我们说的道义,“道”就是我们常说的国家主流的文化艺术精神,“义”就是国家和民族的大义。翻看《中国艺术报》的时候我很有感触,它的文化立场、批评的出发点都是从道义出发的,它心里有底,所以敢说。

    我看到近期《中国艺术报》上刊发了一篇批评话剧《我们的荆轲》的文章。这个戏很多人都看过,但是我没有看到各报批评这个戏的声音。我想原因在于这部戏是名剧院的作品,又是名作家的作品。但是《中国艺术报》有批评,而且批评很准确,指出这出剧把一个民族历史上2000年流传下来的英雄改造成为一个很庸俗的小市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文字,我十分敬佩,值得我们学习。

    我们今天来讨论向《中国艺术报》学习什么?我觉得是敢于承担的精神,而且我从中体会到,做批评有三点要遵循的原则。

    一是实事求是,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文艺报道要实事求是,不能把好的东西夸大,不能把不好的东西掩盖。媒体介绍应该有自己的独立性,不能完全被市场所掌控,应考虑到这个报道对观众负什么责任。

    其次要有话直说,开门见山,说话很痛快。有些话说得不痛快,因为心里面有各种私心杂念,担心的东西很多,这些担心都影响了文风,不能把话说得很明白,必须在文章里绕弯子;再一个有很多博士、教授愿意给报纸写文章,他们有很多优势,有自己理论的素养。《中国艺术报》带来很清新活泼的文风,不用担心各种各样的关系和压力。

    第三,应该有开放和包容的精神,我们提倡批评,我们也应该包容反批评,应该有这样一种讨论的风气和百家争鸣、生动活泼的文化局面,应该让各个方面能够说话,反驳了一篇文章,报纸上应该有来去的讨论,很多东西在讨论中才说明白,谁也不能够把一个作品一锤定音,因为这不是一个小问题。

    很多戏,在私下讨论非常热烈,但是一到报纸上就是一个声音,大家评价非常好,很单调。我们的批评应该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各种各样的声音都能够听到,通过讨论不断地接近真理。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