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子湖畔琴声悠扬赏明月 中秋佳节笔歌墨舞话团圆
http://www.cflac.org.cn     2011-09-23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首届中华中秋文化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晚在杭州开幕 吴宗其/摄

西子湖畔琴声悠扬赏明月 中秋佳节笔歌墨舞话团圆

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浙江省文明办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在杭州主办首届中华中秋文化节系列活动

    为欢度我国传统佳节中秋节,首届中华中秋文化节开幕式暨“天涯共此时”2011杭州中秋雅集活动9月12日晚在浙江杭州西子湖畔举行。这也是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今年6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第一个中秋雅集活动。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周国富宣布首届中华中秋文化节开幕。中国文联副主席刘兰芳为杭州“中华中秋文化传承基地”授牌。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杨宣读《关于命名杭州市为“中华中秋文化传承基地”的决定》并致辞。

    杭州是中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早在唐宋时期就有中秋西湖赏月、斗香拜月、观潮祭月的习俗,流韵千年,蔚然成风。老“西湖十景”中有三个是月景,即“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月岩望月”。千百年来,历代文人墨客留下大量脍炙人口吟诵西湖中秋明月的诗篇,更为杭州增添无尽的诗意与风雅。

    开幕式上,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王晓棠的诗朗诵,歌唱家蔡大生、林芬芳演唱的《送别》,书法家王冬龄、何水法、吴山明的现场书法创作,漫画家黄玉郎的现场漫画创作以及穿插其中的现场访谈等节目为中秋之夜的雅集活动别添风采。

    出席开幕式的还有杭州市领导黄坤明、叶明、王金财、于跃敏、翁卫军,浙江省有关部门负责人龚吟怡、吴天行、童芍素以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陈祖芬、麦家、赵志刚、林谷芳等。

    首届中华中秋文化节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浙江省文明办和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围绕“月圆中秋、和谐中华”主题,其间共有《月圆今宵》中秋晚会、中秋文化学术论坛、大学生中秋诗词大赛、中秋邻里文化节等七大活动。活动于9月15日闭幕。

(民 文)

西湖秋月分外明

罗杨(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

    中秋节对于中国人来说并不是一个普通的假日,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的生日;中秋的月亮对于中国人来说也不是一个自然的天体,而是映照出一个民族“阴晴圆缺”、“美满团圆”文化精神的象征;西湖对于中国人来说也不是一池平静的湖水,湖中蕴藏古往今来不尽的美丽传说,也是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遗产。在华人心头,中秋节,是一个传承了一千年一万年的唯美神话,承载了一个又一个动人故事。没有哪个节日能够像中秋这样富有诗情画意,能够凝聚起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所有的细腻情感和壮阔情怀;没有哪个城市能像杭州这样与中秋如此亲密,没有哪池湖水能像西湖这样映照出一轮如此神奇浪漫、与众不同的中秋之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今夜,西子湖上的这一轮明月不仅照亮着西湖,清澈的月光还会洒满中华大地,普照在所有华人心灵之上,引发我们无限情思遐想,幻化出万般美妙境界。杭州之于中秋的不解之缘源远流长,从大诗人白居易的“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词句里,就可以看到唐朝时的杭州,已经有了“天竺寺拾桂子”和“钱塘江观潮”等中秋习俗。北宋年间,曾叩问“明月几时有”的苏东坡主持兴建“三潭印月”,又使西湖成为闻名遐迩的中秋赏月胜地。可以说杭州赏月习俗在南宋时已达到高峰并绵延至今经久不衰,形成了独特的以“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月岩望月、三生石谈月”的“四雅”和“钱塘观潮、天竺拾桂、放灯祈福、斗香祭月”的“四俗”以及以吃月饼、摸秋等民间风俗为主要内容的地方特色。每到中秋来临之际,无论是西湖景区,还是钱塘观潮区等处,都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而“祭拜”、“放灯”、“吃月饼”、“敬长辈”、“庆团圆”、“馈亲友”、“邻里节”等许许多多的民间习俗,一直在杭州民间延续并盛行着。今天,每个杭州人都会在丹桂飘香的月圆之夜,细细品味人生的奥妙,感受生活的真谛,寻找心灵的惬意,遥寄亲友的思念。优美的西湖景色和浓郁的人文底蕴已经使杭州成为当代中秋文化的传承地。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中秋节从远古走来,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就像一首永远唱不完的月光曲,讴歌温馨浪漫的月空,祈祷中华民族的幸福团圆。让我们在首届中华中秋文化节这一美好的月色中不断诠释中秋文化的内涵,不断弘扬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让我们在赞美星空的圆月时把心中的月亮升起。

中秋良夜话团圆

叶明(中共杭州市委副书记)

    湖山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今天我们欢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隆重举行首届中华中秋文化节的开幕式,共贺天地良宵,共话团圆之情,共祝幸福美满,共享盛世华章。

    中秋文化源远流长。中秋,名成于周,节成于唐,盛行于宋,是中华民族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2006年,中秋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日。古往今来,圆满、皎洁的中秋之月,寄托着人们对美好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传递着人们对爱情、亲情、友情的赞美和祈求。中秋佳节已成为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海峡两岸和世界各地中华同胞的情感纽带。

    杭州是中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唐宋以来,杭州就有中秋西湖赏月、斗香拜月、观潮祭月的习俗,流韵千年,蔚然成风。老“西湖十景”中有三个是月景,即“平湖秋月”、“三潭映月”、“月岩望月”,被誉为天下最为雅致的赏月之地。千百年来,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吟诵西湖中秋明月的诗篇,更为杭州增添了无尽的诗意与风雅。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勤劳智慧的杭州儿女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秉承“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人文精神,锐意进取,创新发展,全力推进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和生活品质之城的各项事业。2004年以来,杭州连续8年荣赝“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称号,世代杭州人民所追求的和谐、美满的幸福生活正在逐步成为美好的现实。今年6月,杭州西湖文化景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西湖真正成为了世界之湖、天下之湖,在杭州创办中华中秋文化节更加顺理成章,实至名归。

    首届中华中秋文化节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浙江省文明办、杭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将围绕“月圆中秋、和谐中华”主题,举行《月圆今宵》中秋晚会、中秋文化学术论坛、中秋邻里文化节等七大活动。办好中华中秋文化节,对于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亲和力和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时代化、大众化都具有积极意义。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中秋文化节一定能越办越好,办出品质,办出影响,真正成为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推动杭州发展繁荣、构建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重要文化品牌。

弘扬中华中秋文化倡议书

    仲秋八月,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中华传统佳节——中秋节。中秋是赏月、祭月与庆祝丰收的节日,也是家庭团圆、社会和谐的节日。

    中秋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大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农耕生活中月亮崇拜的情愫。它直接起源于唐代赏月风尚,到宋代已经成为全民共庆的盛大节日。它有着瑰丽神奇的神话传说和丰富多彩的民间习俗,寄托着人们的美好向往和深厚情感。中秋节是诗意的、浪漫的、狂欢的,不仅有举家团圆吃月饼的习俗,有喝茶、饮酒、赏月、赋诗等风雅活动,还有诸如舞狮、玩灯、游园、观潮、竞技、放烟花、文艺表演等许多轻松有趣或声势浩大的娱乐活动,深受海内外炎黄子孙的珍爱。

    但是,随着农业文明的现代转型及全球化过程中外来文化的冲击,包括中秋节在内的中华传统节日的传承状况不如人意,如果不积极地进行文化抢救与保护,将会严重影响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存续和弘扬。为了促进传统节日的复兴,2006年国务院批准将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又将其定为法定节假日,有力地推动了中华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然而,要真正做好中华传统节日的保护工作,仅靠列为法定节假日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继承节日传统,提炼节日文化内涵,繁荣节日习俗,根据当代社会环境和人们生活的需要,丰富节日活动,从而促进传统节日的合理更新与现代转型。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的杭州,自然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中秋习俗氛围浓郁,中秋文化活动丰富而活跃。尤其是名列《世界遗产名录》的东方文化名湖西湖,不仅有中国四大月景之一的“三潭印月”和“一轮明月万顷波”的平湖秋月,还有着大量历代文人墨客的中秋吟咏、弹奏和遗存;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江观潮习俗,更为中秋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风景。而在钱塘江源头的开化县,有热闹红火的中秋舞草龙习俗,表达着当地欢庆丰收的热烈情感,是将繁荣的中秋习俗保持至今的珍贵案例。

    公元2011年9月12日,农历辛卯年八月十五日中秋佳节,浙江省文明办、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在杭州隆重举行“中华中秋文化学术论坛”,共商光大中华中秋文化发展大计。与会代表一致呼吁:我们应该尽快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传承、繁荣我们的中秋文化,充分发挥中秋文化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增进民族团结等方面的独特功用,营造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向全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人类文化的多样发展。

    我们殷切期待着社会各界对此形成共识,让我们一起努力!

首届中华中秋文化节组委会

2011年9月12日

    【中秋风俗】

杭州中秋今与昔

    史上中秋

    南宋定都临安,把杭州的中秋赏月活动推向高潮。不仅有皇帝及后妃、内侍等在宫中赏月,而且民间赏月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南宋杭州文人吴自牧《梦梁录》卷四《中秋》载市民赏月的情况:“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于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圆子女,以酬佳节。虽陋巷贫窶之人,解衣市酒,勉强迎欢,不肯虚度。此夜,天街买卖,直至五鼓,玩月之人,婆裟于市,至晓不绝。盖金吾不禁故也。”这段记录,分别记述了王孙公子、富家巨室与铺席之家及陋巷贫窶之家等贫富有差别人群的不同赏月活动的特点。

    而长期住在杭州的文人周密《武林旧事》卷三《中秋》则增加了记述皇宫中赏月活动的内容:“禁中是夕,有赏月延桂排当,如倚桂阁、秋晖堂、碧岑,皆临时取旨,夜深天乐直彻人间。御街如绒线、蜜煎、香铺,皆铺设货物,夸多竞好,谓之‘歇眼’。灯烛华灿,竟夕乃止。此夕浙江放‘一点红’羊皮小水灯数十万盏,浮满水面,烂如繁星,有足观者。或谓此乃江神所喜,非徒事观美也。”这里提到了在钱塘江里放数十万盏羊皮小水灯的场面,令人瞩目。此风绵延至今,在浦阳江中游,仍有放水灯习俗。

    从《梦梁录》卷十六《荤素从食店(诸色点心事件附)》和《武林旧事》卷六《蒸作从食》中可以知道,南宋时的杭州市场上已在供应“月饼”。至明代,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记载更加确凿。明万历《杭州府志》提到:“中秋月饼,以酥果为剂,至有一饼值银数钱者。昔惟中贵以馈官府,而迩来民间豪侈者亦习为之。糜财可叹,其视寻常用斤面所作不啻十百倍矣。”说明到了明代,月饼在杭州已相当普遍,甚至出现了“豪华型”月饼。

    清代,杭州民间盛行“斗香”祭月的风俗。吴存楷《江乡节物诗·斗香》题注云:“糊纸为斗,炷香其中,高者可二尺许,中秋夜祀月则设之。”又据民国年间洪如嵩为《杭俗遗风》补辑时所作案语,“中秋斗香”风俗在民国年间仍然流行。斗香祭月是祭月的一种样式,时至今日,已很少见到。

    与中秋祭月风俗相联系的,杭州西湖一带还盛行《中秋落桂子》的传说。民间以为,八月十五天门开,这一天夜里,月宫里的桂花树会降落桂子,地上的凡人倘若拣到,便会获得幸福。明人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四《委巷丛谈》云:“天竺桂子之说,起自唐时,然宋慈云式公《月桂诗序》云:‘天圣丁卯秋,八月十五夜,月有浓华,云无纤迹,灵隐寺殿堂左右,天降灵实,其繁如雨,其大如豆,其圆如珠,其色白者、黄者、黑者,壳如芡实,味辛,识者曰:此月中桂子也。拾以封呈。好事者余播种林下,越数月,移植白猿峰,凡二十五株,遂改回轩亭为月桂亭。’”又说,张君房当钱塘县令时,也在月轮山寺一带拾到过“中秋桂子”。当地民间传说,以为西湖边为何有如此之多的桂花树,也与此典故有关。

    佳节依旧

    西湖一带的中秋节风俗,至今仍在民间流播传承的,主要有赏月、吃月饼、家人团聚与亲邻间馈赠礼品、摸秋、观潮赏月等表现形式,大多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地方特色:

    1.赏月。这个风俗起初是与“祭月”联系在一起的。民众在自家庭院中放一方桌,上置素月饼、水果、凉水一碗,称“供月”。焚香一束,妇女、儿童依次罗拜,称“拜月亮婆婆”。祭毕,用供桌上的清水洗眼,俗信以为可以使自己“眼目清凉”。然后全家围坐供桌赏月。时至今日,“祭月”已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而“赏月”则绵延至今。

    2.吃月饼。杭州民间的月饼,历史上以苏式为主;近代以来,广式月饼也已流行起来。这一带有不少老字号店铺,素以经营月饼而闻名遐迩。

    3.家人团聚与亲邻间馈赠礼品。中秋节的文化象征意义是团圆。自宋代以降,杭州民众便有在此日阖家团聚的风俗。这一天的晚饭也特别丰盛。亲邻间,则有互相馈赠礼品的风俗,礼品以月饼为主,也有的配以土特产。新女婿则要在这一天送一份厚礼给岳父母家,称“八月半盘”。

    4.摸秋。在杭州郊区农村,有一种古老的求子风俗,称“摸秋”。家中有新嫁娘而未生育的,她的亲戚朋友们会在中秋节夜间到田中偷摘一只南瓜(或冬瓜),擦干净之后,偷偷放进新嫁娘的被窝。俗信以为由于这个行为可以“求子催生”,让新嫁娘早日怀上孩子。此俗由来已久,如今正在消失中,少数地域尚有残存。

    5.观潮赏月。历史上,杭州城外,从下沙到六和塔一带沿江都可观潮。中秋节到八月十八日,正值大潮汛,观潮也就自然而然成为杭州民众过中秋节的一个重要内容。

    赏月去处

    中秋节赏月风俗,涉及千家万户,凡是有人居住的区域,几乎都有此类传统风俗的传播。西湖边的许多景观,也往往被民众认为是与中秋赏月有关的,如“平湖秋月”、“三潭印月”、“月岩望月”、“三生石谈月”等。

    平湖秋月:是西湖十景之一。位于白堤西端,濒临外西湖,此地亭阁凌波,绮窗俯水,视野开阔。中秋之夜,月白风清,湖水盈盈,仰看天上月轮当空,俯视湖中月影倒映,有使人如入广寒宫之感。所以前人题有“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的楹联。清康熙皇帝南巡,亲笔题写“平湖秋月”四字,后又镌刻立碑,在白堤西端。

    三潭印月:西湖中的一个岛,岛中又有小湖,一侧水面为“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三个石塔亭亭玉立在波光潋滟的湖面上。每逢月夜,特别是中秋佳节,在塔里点上灯烛,洞口蒙上薄纸,灯光从中透出,宛如一个个小月亮,倒影湖中。待到皓月中天,月光、灯光、湖光交相辉映,月影、塔影、云影融成一片,人称“一湖金水欲溶秋”。

    月岩望月:地处凤凰山归云洞附近的石林中,高六七米,岩顶有通透圆孔,直径约30厘米,孔边细腻光滑,旁边有“光影中天、无影相”等题刻。岩石前还有一潭“桂月池”,栏杆上有宋式的八卦图案。传说月岩是南宋皇宫的赏月佳地,它的奇特在于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晚上8点到10点,如果天气好,月光刚好能穿过崖上的圆孔,在地面形成长约两米的投影,天上地下,相映成双。

    三生石谈月:三生石是“西湖十六遗迹”之一。高约10米,宽2米多。石上刻“三生石”三个碗口大小的篆书及《唐 圆泽和尚 三生石迹》碑文,记述“三生石”之由来。“三生石”有一则动人的转世友情故事,说唐代有一对好朋友,相约死后转世为人,十三年后的中秋夜在杭州天竺寺相见。十三年后,他们都信守诺言,准时赴约,留下千古佳话。

(白苏)

    【众说中秋】

    中秋文化的两大基质元素

    吕洪年(浙江大学教授):我国中秋文化即月亮文化,有两个最基质的元素:月魂兔和月桂香。作为自然天体,月亮向为吴越之地所崇拜。常仪浴月、嫦娥奔月、蟾蜍月精、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神奇瑰丽的情节是中国月亮神话的主干。屈原《天问》针对月亮神话发问:“夜光何德,死则又育?厥利维何,而顾菟在腹?”吴越地区的月亮崇拜,源出于楚文化。月中有虎的神话流行于先秦,后以月中阴影附会为兔形,于是月虎演化为月兔。至今江浙一带,人们还往往把虎年所生男孩起名叫“於菟”。桂为木犀科长绿灌木或小乔木,一般于秋季开花,花极香,片枝在户,满室生香,一树开放,远近皆闻。桂原产我国,迄今至少已有三千年的栽植历史,人们素来对桂怀有信仰和尊崇。《淮南子》就说:“月中有桂树。”桂既出月宫仙境,又是如何移栽地上的呢?传说作出这样的解释:桂是由月中落下的桂实在地上繁衍的。此说起源于唐代。唐初诗人宋之问的《灵隐寺》诗云:“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桂音谐贵,桂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意识中寓有吉祥意义,人们称科举高中为“月中折桂”、“折月桂”,旧称子孙仕途昌达、尊荣显贵为“兰桂齐芳”、“兰桂腾芳”。

    月亮节及其人间情怀

    顾希佳(浙江省民协副主席):《周礼·春官·龠章》:“中春,昼击土鼓,吹《豳》诗,以逆暑。中秋,夜迎寒,亦如之。”帝王祭日月的礼制在历史上早已有之。明世宗时修建的夕月坛,后来就成了明清两代帝王祭月的场所。古代的普通民众祭不祭月亮呢?唐代,文人中间已经有了中秋赏月、玩月的时尚。白居易《中秋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吟道:“三五夜中新月色,一千里外故人思。”唐宋诗人从月色中感受到的是人间的情怀。这对民众也有很大影响,很多地方把中秋节叫作团圆节,强调中秋夜的家人团聚。到了宋代,有关中秋节民俗活动的记载就多了起来。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东京汴梁(今开封)民俗,卷八有“中秋”一节,提到“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说明不仅是宫廷里在赏月,富贵人家在赏月,连普通百姓也都在兴致勃勃地玩月赏月。愈到近现代,它的神秘感愈趋淡泊,而与人们心灵深处的团圆意识却愈趋吻合。

    节日具有社会文化功能

    朝戈金(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传统节日不是孤立的民俗事象,而是民众生活文化的特殊节点,传递着极为复杂的人生理念、生活情感和审美观念。今天,社会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节日的当代存在方式会发生哪些变化?一些新的节日产生了,一些旧的节日,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一些宗教性节日,随着宗教力量的此消彼长,发生的变化更为明显。节日研究近来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但对节日进行外在表征的描述距离深刻理解节日的社会文化功能相去甚远。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关于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自主权的年度报告中指出:一个国家对国家法定节日的制定,体现了国家意志和国家管理的核心理念。它至少反映了一个国家内部如何看待不同族群的文化权利问题。在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节日的保护和研究具有特殊意义。它的广泛性、影响力和它在对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恪守方面,都是其他非遗项目所难以比拟的。非遗从业人员在工作环节上,抢救、立档、保护、保存、研究、传播、振兴缺一不可。而我们往往重申报轻保护,太注重商业性开发,太注重对某些项目的占有理念。

    中秋节有被“抢注”的危险

    黄涛(温州大学教授):韩国将发源于我国的端午节申报为人类非遗,给我国的非遗保护敲响了警钟。中秋节有被别国“抢注”的危险。四大传统节日中,除端午节,清明习俗传入其他国家很少,而春节和中秋节都传入了东亚其他国家。在韩国,春节和中秋节是最大的两个传统节日,都可能被抢先申遗。但中秋节被“抢注”危险更大。因为,除“文革”时期外,春节在我国一直享有法定假日,传承得很好,有显著的国际声誉,别国要“抢注”难以成功。而中秋节虽在国内被看做第二大节,但是传承状况很不理想:在大部分地方习俗活动很少,差不多只剩吃月饼和家人团聚。而中秋节习俗在朝鲜、韩国、新加坡传得很兴盛,如朝鲜、韩国的中秋节和春节同样,朝鲜有一天的公假,韩国有三天的公假;过节期间,韩国人为了回家团圆像过春节一样发生全国范围内的“人口大搬运”。新加坡的中秋节期持续半月左右,每晚举行灯笼游行、国际灯笼制作比赛、传统京剧表演、月饼群英会、赏月诗会、猜灯谜等特色活动,官方民间广泛参与。如果朝鲜、韩国或新加坡与我国同时申报中秋节为人类“非遗”,我国能否胜出,不容乐观。

    【诗意中秋】

    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

    ——(南朝·宋)谢庄《月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李白《静夜思》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明年今夜有明月,不是今夜看月人。 ——(唐)方干《与徐渔话别》

    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北宋)晏殊《蝶恋花》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北宋)苏轼《水调歌头》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北宋)晏几道《临江仙》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南宋)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