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精神导师
http://www.cflac.org.cn     2011-09-23     作者:阎庆生     来源:中国艺术报

    最近看到著名哲学史家、北大教授汤一介先生的一个重要论断。他说:“我觉得现在还谈不上我们国家已经出现一个可以把各种思想整合起来的思想家,还没有达到这个条件。”记得前几年汤先生说过,上世纪50年代那次政治运动之后,自己打消了想当哲学家的念头,只能往哲学史的路子上走。现在,他感慨于斯,寄厚望于“80后”、“90后”,甚至是“21世纪后”了。他认为学人要达到国学基础与西学基础兼优才可能成为既有思想又有学术的大学者;30年代的胡适们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

    汤先生的感慨,使我不由得想起了被公认为中华“民族魂”的鲁迅先生。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在世界经济领域已经崛起,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思想理论领域,我们还是比较滞后的,尚未出现能够引领世界思想潮流的思想家。这一问题,当然可以进行学理的研究,但当此之际,无论如何,我们不应忘记半个多世纪以来为我们所敬仰的伟大思想家鲁迅先生。至少,在今天我们进行思想创造、理论创新时,鲁迅的思想遗产是不可或缺的思想资源和理论根基。

    鲁迅在中国现代作家群中是唯一的思想家型作家。作为伟大思想家的鲁迅,与别的现代文学大家相比,他的存在是民族的福祉幸事。晚年曹禺领悟到:“一个剧作家应该是一个思想家才好——作为一个大的作家,要有自己的看法,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独立见解。”鲁迅之后,其深邃的思想,滋养了几代中国人,尤其是文化人,使五四时期提炼、弘扬的现代意识与启蒙主义思想得以代代相传,使传统文化中的毒素与病灶在顽抗世界先进文化的渗透时不再是那么轻而易举、随心所欲。尽管鲁迅的著作和思想一再受到过歪曲、篡改和利用,但其精髓仍然熠熠生辉,在不少有良知的人心中流淌。大半个世纪以来,文艺界、学术界出现的一些真正堪称大师的人物,往往接受过鲁迅思想与精神的深度熏陶与强烈影响。散文大师孙犁在解放前就十分崇敬鲁迅,写过两本普及鲁迅作品、生平的小册子。他一生推崇鲁迅,对鲁迅的著作、日记、书信、书账都悉心研究,从中汲取滋养。孙犁之所以成为文学大师,刻骨铭心地学习鲁迅是十分重要的条件之一。鲁迅书账上的书目,孙犁购藏了十之七八。被毛泽东称为“凤毛麟角式学者”的哲学大家任继愈先生一生最爱读的两本书,其中就有一本是鲁迅的《呐喊》。在书画界,石鲁、张仃、吴冠中都极为推崇鲁迅,书法名家卫俊秀,1954年出版全国第一本研究《野草》的专著。著名画家陈丹青以开阔的世界文化视野和精湛的人文精神与艺道审视鲁迅,近年来对鲁迅做出了新的解读。关于鲁迅,他有多篇不同凡响的文章和讲演。在各种艺术门类中,美术受教条主义理性的干扰较少,深深扎根于人原初的灵性之中,所以它往往在文化思想、艺术思想的变革中处于领先地位。细想一下,石涛《画论》中的《尊受》章,就透露出古今如一、基质性与生发性的艺术奥秘。鲁迅一生热爱美术,于此领域颇多建树。

    我们时常说鲁迅思想博大精深,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在今天的文化语境下,我们毋宁说鲁迅的学养、思想与精神是跨学科、跨文化的。这二“跨”的难度很大,很不容易实现,需要学人一辈子的苦苦追求,多方面历练,以及痛切地自我剖析。因为,鲁迅的遗产绝不是纯知识性、技能性的,而是涉及人的精神、审美与伦理的现代转型的系统工程。著名画家吴冠中在其晚年领悟到:“中国可以没有齐白石,但不能没有鲁迅。”他对自己的这一命题作了具体的阐释:“尽管它可能不很贴切,不合逻辑,但我不能不讲。如果没有鲁迅,现在的情况就不一样。他的思想对中国现代思想观念的确立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意义深远,他是民族的脊梁。”鲁迅思想的跨学科性质,使他赢得了文学界以外的众多学科领域的崇敬;而其跨文化的性质,使他赢得了外国文化艺术界不少人士的赞誉。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和积累,“鲁迅学”作为一门涵盖多学科、融会中西文化的特殊学科,已经在我国形成。一切想从鲁迅的思想宝库取得资源的人,一切想从鲁迅的作品里汲取营养的人,只要虚心学习,决不会空手而回。

    鲁迅思想的要义和精髓在于:从启蒙主义出发,疗救和改造积弊已深的“国民性”。与此相关的是对愚弱的国民性的攻打;对旧中国种种“世相”和诸多“奴才”心态的揭发、描绘;对历代统治者种种统治术、愚民政策的批判;以及对封建等级制的批判;对下层民众生存权利的维护与关切;对“瞒和骗”的旧文学的扫荡;对初民社会“厥心纯白”的道德怀念,等等。鲁迅极力称赞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中国的脊梁”。他为中国人的自由、解放而战!

    今天,鲁迅作为伟大思想家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思想家的鲁迅,首先是国情大师。他以犀利的眼光透视旧中国的表象与实质,往往以彻底“反传统”的面目出现。因为他知道愚弱的国民性是根深蒂固、万难动摇的;在旧中国,往往是阴柔的人取胜,“伶俐”最值钱。所以,他一生韧战不息。

    《阿Q正传》横空出世以来,研究论著汗牛充栋。但真正从思想高度进行深入研究的比较少见。2005年前后,任继愈先生郑重指出:一般读者对“精神胜利法”只是嘲笑,“其实,这些毛病人人都有,是中华传统文化长期带来的胎记”。他在《重读〈阿Q正传〉》一文中说:“民族性的某些弱点,汉唐时期,中华民族并不是这样的。宋以后,儒教成为主流。在忠君的最高原则下,又吸取了佛教的禁欲主义,以程朱理学为天下教材,在全国青少年中实施强迫教育,遵照程朱学派的《四书集注》作八股文,并以此猎取功名,做官为宦。这个民族才衰败下来。”任继愈先生所叹息的是:“我看今天的阿Q们不以为病,自我感觉良好!”全文七百余字,因为它提出了一些比较尖锐的看法,竟没有一家报刊愿意转载。联想到中学课本里鲁迅的作品被删去,一些人放胆攻击鲁迅,任先生此文的遭遇,也是不奇怪的。

    任继愈先生在那篇短文的最后说:“看来路还很长,绝非几十年、百把年能看到效应的。战斗未有穷期,提高人民素质的任务仍须尽力。”别的不说,鲁迅真心革命,万分关切民众生存状态,“名利地位什么都不要”的良心和广阔胸怀,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鲁迅离我们远去70多年了。想到他一生的业绩,他的命运,他的崇高理想,他的精神谱系不绝如缕,学界热爱鲁迅先生的人们,没有不感慨万千的。我自己也深深感到了学习鲁迅的艰难,并想到《野草》中的一些话语。爱先生太深了,不能与他绝缘。值此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我不禁在心里念诵:鲁迅先生——永远的精神导师!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