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名录公布为重大工程基本建设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http://www.cflac.org.cn     2011-09-19     作者:文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近日,北京市政府公布了北京市第四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名单,共20处,加上已公布的前3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北京市的地下文物埋藏区总数已达56处。

    综观第四批地下文物埋藏区名录,具有四大特点。一是分布范围广。此次公布的埋藏区分布于海淀、石景山、东城、房山、平谷、大兴、顺义、通州、昌平、密云和延庆等北京的大部分区县,仅朝阳、西城、门头沟、怀柔与丰台5个区县未涉及。二是面积比较大。第四批地下文物埋藏区中占地范围超过100万平方米的有10处,占50%;超过2000万平方米的有大兴区亦庄、青云店。而前3批地下文物埋藏区中面积最大的为怀柔城关镇埋藏区,仅有240万平方米。三是郊区多、城区少,南城埋藏区数量增加。这一特点基本上与北京市的基本建设同步,即城市建设逐渐向郊区、南城转移。四是文化内涵丰富。第四批地下文物埋藏区涉及的时代起于新石器时代,历商周、战国、两汉、唐、辽、金、元、明、清等多个时代;既包括遗址,又有墓葬区,文化内涵可谓极为丰富。

    此次公布的地下文物埋藏区,其位置及范围是根据历年来文物普查、考古调查和考古发掘等工作成果确定的,即划定埋藏区的区域经常发现古代文物且数量较为丰富。如大兴区亦庄地下文物埋藏区,从2003年开始,文物部门为配合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在该地区先后发掘了数百座古代墓葬,还有窑址、古井等,出土陶鬲、陶灶、陶壶、陶俑、瓷执壶、铜镜、铜刀、银环等精美文物数千件,时代涵盖战国、汉、唐、辽、金、明、清7个时代,对研究亦庄地区的历史沿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再如房山区南正地下文物埋藏区,2005年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北京段的建设工作,在南正村南发掘出大量战国、汉代、辽金时期遗存,计有灰坑40座、墓葬26座、陶窑7座、灰沟6条、灶5座,出土陶器、瓷器、石器、铜器、铁器、玉器、玻璃器、骨器等600多件文物,为研究该区域战国至辽金时期考古学文化编年提供了重要资料。

    正因为这些区域地下文物埋藏丰富,对研究北京城市的历史沿革具有重要价值,所以才被划为地下文物埋藏区,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地下文物:有关行政部门在办理相关批准手续前,应当征求文物行政部门的意见;在地下文物埋藏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建设单位应当向北京市文物行政部门申请考古调查、勘探,从而避免破坏文物现象的发生。北京市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划定并公布地下文物埋藏区,使基本建设中的地下文物保护工作能够做到有法可依。因此,第四批地下文物埋藏区的划定,不仅有利于地下文物的保护,同时也将为重大工程基本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据悉,北京市第五批地下埋藏区划定的相关工作也已经开始。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