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一届全国版画展的时候,有一位先生统计过,所谓的风情画大概有多少张、所谓的风景画又有多少张、反映抗洪救灾的有多少张……唯有那种版画本体上带有一点实验性、带有一点探索性的东西特别少,根本看不到版画内在的面貌。
我们过去做版画的人,就是所谓版画艺术家,基本上都集中在从学院里面培养出来的,学习版画的过程就选择了一个版种,这三年就要学这一个版种,毕业以后当然还是希望你这么坚持做版画。所以,版画人的这种技能,只够支撑我们自己的那个创作方向和创作想法,其他的技术不见得会做。这一点其实是一个特别大的问题——任何懂版画、不懂版画的艺术家,他们都可以参与到版画这种表达方式里来。怎么参与?比如说我有一个很好的想法,我特别希望这个手绘的绘本能够变成版画,带有复制性,如果我不懂版画,这时候就要跟工坊的技师商量,我要印成什么效果,工坊的技师提供建议,最后那个作品出来以后,跟手工绘本之间是有差距的,不光是复制上的差距,而是版画的语言、版画的那种特点、版画那种技术会在这张版画纸上呈现出来的,跟铅笔、钢笔单一的那种绘本还是有差距的,所以这样的情况下,导致很多的艺术家都来介入用版画这种技术做作品。
(日前,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版画系副主任李帆在第二届中国当代版画学术展论坛上就当前版画的教学、创作情况阐发了自己的观点。本报记者张亚萌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