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海洋》启示录
http://www.cflac.org.cn     2011-09-05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海洋》剧照

《海洋》剧照

    微评论

    章子怡:整部电影安静得如同海洋一般。寂静中,它直刺人们的内心。那深度,亦如海洋一般。“地球不仅仅属于人类,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只有在这里,才有我们的希望。”向雅克·贝汉——《海洋》的导演,致敬!

    李冰冰:有次难得休假,在湛蓝的海上浮潜,鱼儿从身边游过,洁白的珊瑚礁像怒放的山茶花,连成一片花海……醉在这美景里竟不知自己游了多远,突然美景瞬间消失,眼前的浅海断层垂直深陷进黑蓝色的深海里!那一刻的惊心与震撼,久难平复!那片深蓝里的生命,只需要人类一样的平等,不需要血红色的人类文明!向《海洋》,致敬!

    姚 晨: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江一燕:有些电影,没有商业大片架势强悍,却足以震撼灵魂。电影本该传达一种正能量,唤醒日益萎缩的心灵。

“不是院线优待《海洋》,是观众接受了它”

——部分院线负责人谈《海洋》发行

    8月12日,《海洋》公映,其院线排片和票房经历了一个由寒冬至暖春的过程。截至8月28日,《海洋》的全国票房达到了1450万元,以纪录片的类型创造了暑期档的奇迹。《海洋》的故事告诉我们:票房遇冷或惨淡,并非纪录片进商业院线后的宿命。

    空间有多大?市场决定

    8月31日,北京UME国际影城双井店和安贞店,为《海洋》安排的放映场次分别是10场和7场。

    “因为知道法国的纪录片一向拍得不错,《海洋》的质量应该会很好,所以决定给它一定的放映空间。”UME国际影城副总经理刘晖告诉记者,“一开始给它的场次是两三场,但放映后很受观众欢迎,上座率非常高,于是慢慢开始加场。”连日来,从两三场到四五场,再到七八场,最终双井店冲到10场。她向记者介绍北京UME华星国际影城的上座情况:“下午和晚上基本都是满场,上午12点以前基本在七八成。”

    其他一些院线如万达也同样如此。业内人士张先生向记者表示,“不是院线优待《海洋》,而是观众接受了它。”他说,“新片上映我们都会给一定场次,至于空间有多大,是市场决定的。《海洋》完全是因为口碑好,质量过硬,观众喜欢,所以我们才加场。”

    《海洋》的核心竞争力在哪些方面?张先生分析:“它是科教片,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又是高投入,视觉效果特别棒。这种表现形式的电影目前很少,又正逢暑假,很多家长都会带着孩子看。”

    《海洋》的观众接受度也表现出了鲜明的地区差异。刘晖表示:“UME在北京的三家影院,周边写字楼和公司比较多,影院的常客受教育程度比较高,这个群体会认可和喜欢《海洋》。”无独有偶,大地电影院线发行部北方区总经理谢晓鸣告诉记者,大地一开始就不看好《海洋》,“不是影片质量不行,而是其受众群体和大地的观众不匹配”。因此大地只选择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几个大城市放映《海洋》,但由于大地在这些城市的影院主要也在郊县或者比较偏的商圈,所以整体票房表现不算好。

 遥控直升机搭载摄影机跟拍

摄影师穿着特制的潜水服在拍摄

“半潜水半陆地”摄影机同时拍水下水上

海神特提斯装置使摄影机稳定拍摄

海底轨道和月光灯

    建纪录片院线?没那么简单

    《海洋》热映,使开拓纪录片市场、培养纪录片观众、提升纪录片票房成为话题。

    据记者了解,这些建议主要分三种:拉长纪录片放映档期,通过长期放映逐渐回收票房,并由此培养观众;为纪录片专门建立影院;建立纪录片院线。那么,在院线从业者看来,这三种建议是否可行?

    刘晖认为,影院将比较好的纪录片档期拉长,目前还算可行,其他两种则没有可行性,“如果没有足够多的片源,去建影院和院线都是一种浪费。”至于《海洋》的档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UME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多久要看观众的热度,还要看9月份其他片子的情况,如果有很强的片子要上,《海洋》肯定要让位”。

    同样,在张先生看来,建立纪录片影院和院线,都是不切实际的建议。他提出了一连串问题:“谁来养活纪录片院线?到底有没有市场?片源怎么来?有人去看吗?”

    他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观众的观影习惯,“水涨船高,整个观影人次上来了,纪录片就有生存空间”。他表示,客观上中国电影银幕数的增多,也为纪录片提供更大的空间。“《海洋》能有今天的成绩,和影厅数的增多有直接关系,以前只有五个厅时,根本不可能排它,现在有七八个厅了,就能给它空间。”

    救命稻草?在内容和角度上创新

    在《海洋》引发的讨论中,为了说明纪录片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现状,很多媒体都在重复“去年国内有13部纪录片在主流院线上映”这一事实,且不管13这个数字是该让人失落还是欣喜,更重要的是这个数字本身都存疑。

    “没有13部。”刘晖告诉记者,“可能有些通过了可以上,但最后落实到市场上并没有公映。”当记者分别问刘晖和张先生对近几年上映的哪些纪录片印象深刻时,他们想到的仅有《海上传奇》《圆明园》《帝企鹅日记》寥寥几部。这就是纪录片在中国电影市场的现实。

    “纪录片进院线难不在我们。”张先生说,“我们就像开商店的,卖什么取决于顾客想买什么。我们是商业院线,目的是赢得利润。纪录片进院线难是市场决定的,《海洋》进了院线大家觉得很神奇,其实一点不神奇,它能和那些沉闷的无法抓住观众的纪录片一样吗?”

    纪录片在市场上的“冷”,在广东省电影公司总经理赵军看来,是时代的必然。他向记者回忆:“纪录片在中国曾经很火。上世纪60年代,广州市市中心的一家影院因一直放新闻片和纪录片,连影院名字都改成了新闻电影院。但后来慢慢就式微了,因为电视逐渐普及了,电视带有播放纪录片的功能。”

    “时代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变了,期待电影院有很多纪录片的观众,是不现实的。”赵军说,“纪录片现在能不能进入电影院?能,但肯定不会是主流。”

    电视的冲击,加上更新颖的网络播出平台,使赵军觉得纪录片的内容和渠道都面临重大革命,“目前整个信息时代对传统纪录片的拍摄思维是一个革命性的挑战”。因此,纪录片的救命稻草就是在内容和角度上创新。他以《海洋》为例:“这部片子为什么好?因为在纪录片里,它选择了非常新的角度,这种新的角度在电视上放,效果绝对没有影院效果好。所以这类以自然风光、动物世界、科普内容为主的纪录片,仍然可以占据电影市场。我们就是需要在这方面进行探索。”

(中国文联网实习记者 高艳鸽)

在美国,《海洋》首日票房超过《阿凡达》

——专访《海洋》发行协助推广方负责人金忠强

    从一开始的遇冷,到年度火爆电影,纪录片《海洋》经历了一个文火慢炖的过程。从影片的画面音乐到让人啧啧称奇的海洋奇观,再到感人至深的环保理念,每一点都浸入观众的心灵,上至名人魁士,下至白领布衣。更可贵的是,《海洋》的社会责任心,受到观众的认可,收获了不错的票房。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海洋》发行协助推广方、北京中评国影影视有限公司总经理金忠强。

    记者:就目前来看,国内的纪录电影市场可以说是相当不景气,那您选择发行大家都不看好的纪录片,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

    金忠强:一开始我们就做好了赔钱的打算。之前,《迁徙的鸟》国内也公映过。就我所知,凡是看过雅克·贝汉的纪录片的人都表示非常喜欢。我们主要考虑到两点,一是导演的口碑,二是片中环保的理念。我们作为企业,不能只赚钱,也要承担社会责任。引进的时候,大家都不看好这个片子,但我们觉得可以做,反正总不至于零票房。我们考虑社会效益的方面可能更多一些。

    记者:您能透露一下影片刚公映的时的情形吗?

    金忠强:片子8月12日公映,我们做了1400个拷贝,每个电影院都有大片在放,好多电影院就不排我们的片子。我观察了一下,上海尤其是市中心的影院都不排《海洋》,排的也都是边边角角的电影院。但那个时候网上却很热,网民一边倒的好评。影院是被推着走的,以前是电影院招揽观众,现在是观众要求影院放片、加场。

    记者:《海洋》能有今天的票房奇迹,微博可以说是居功至伟。您能透露一下微博的宣传情况吗?

    金忠强:我们的海报,有的影院连挂都不挂。《海洋》不像大片,能做车厢广告,路牌广告。要说纪录片能挣一两个亿,我们也觉得不现实。我们不怕赔钱,但也别赔得太大了。我们不花钱去做现在比较通用的那些广告轰炸,而是选择了微博。因为我们对《海洋》的定位也是白领观众,即一般的知识分子,他们经常上网,也多用微博。这其中还有名人,像章子怡、何平、陈国星、姚晨、李静微博都在说这个片子,推动了我们的发行。毕竟,名人的粉丝太多了。《海洋》在这部分人群中产生了口碑。随即,片子靠着一传十十传百的口碑,不断有观众打电话,要求影院加片。

    要知道一部纪录片能够收获1500万元很不错了,我们已经基本达到了。如果再往上走,我们就破纪录了。现在国内纪录片票房最高纪录保持者是拍迈克尔·杰克逊的《就是这样》,我们是第二名。《深海探奇》的票房也不错,是因为3D效果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票价也比较贵。《就是这样》靠的是明星事件。《海洋》靠的是片子质量和宣发。片子不好,再怎么样也没用。到目前为止,关于《海洋》的微博差不多有15万条,如果笼统地估算,甚至超过了20万条。

    记者:海洋肯定挣钱了吗?

    金忠强:(笑)肯定的。

    记者:咱们的引进方式是什么样的?什么版本?

    金忠强:批片引进。我们引进的是数字版。有一点我要强调一下,有好多人都说我们这是删减版,其实不是的。我也看了日本的宫泽理惠配音版。原版就那么多画外音,片子主要还是靠画面来说话的。我们很忠实于画面。日本人把对海洋动物的解说都加上了。所以有的人一对照,以为我们删掉了很多,这是个误会。其实,这也反映了一方面的意见,观众渴望了解更多的海洋知识。当然我们也不想破坏影片原版的结构,过多的讲解会压制音乐。

    记者:您刚才一直说到社会效益和环保理念,那您认为《海洋》达到这两个目的了吗?

    金忠强:当然了,用事实说话。海洋局宣教中心也有宣传的需求。你或许可以拍一个国产题材,并通过行政手段发文强令观看。但是看完反响不好,没有后劲。《海洋》这个片子有后劲。

    档期我们考虑要放长,一直放到10月份。我周围很多朋友去电影院都吃了闭门羹。要么场次少,时段还有问题;要么就是票没了。接下来,我们跟一些院线联系,能不能拿出2-3家定点影院来长期放,再放一段时间。这个片子是个长效的,不是快餐。有的人看过两三遍,而且也没时效限制,很多人看了都受到教育,比如看到鲨鱼鳍被割掉时,很多人都哭了。还有的是,直到片尾字幕放完,观众才离开。此外,有些影院,片子放完后,全体观众起立鼓掌。在没有主创和发行方到场的情况下,这种情形很少见。我们将来给中小学生放,也是出于两个目的,一个是美育,一个是环保教育。好多人跟我说,看了《海洋》再也不吃鱼翅了。

    记者:等将来《海洋》彻底下线之后,还有跟进的开发计划吗?

    金忠强:《海洋》下线之后,我们会出DVD。但是这个片子看DVD达不到效果,这不像故事片,画质好坏无所谓,这个片子是完全靠画面的。影片的细节,无论是全景,还是特写都要在电影院看才能体会,一个是震撼,一个是细节。

    记者:《海洋》的火爆可以算作年度的一个文化事件了,您一路做下来,有什么感受吗?

    金忠强:我觉得发行市场要细分,这个很关键。就《海洋》的热映来看,我发现很多观众未必一味追求大片。你要让喜欢看《海洋》这种电影的观众有地方看。比如在美国,《海洋》的首日票房是超过《阿凡达》的,我们为什么就不行,我觉得这都是我们要反思的。

(中国文联网记者 张 成)

他35岁就白了头

——雅克·贝汉的创作之路

    1922年在拍摄《北方的那努克》时,弗拉哈迪用长镜头和摆拍的手法记录了爱斯基摩人在北极酷寒条件下的生存状态,也为纪录片创建了最初的美学原则和技术法则。近百年后,雅克·贝汉使“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场景逼真再现,也使得大自然的景象被一览无余,完成了几乎不可能的壮举。

 导演雅克·贝汉(右)和雅克·科鲁索(左)

    雅克·贝汉的生命历程如他所创作的纪录片一样斑斓多彩,新意不断。可能是受父母喜剧演员的基因影响,6岁的他就开始上镜演出,于此开始了漫长的演艺生涯。25岁那年,由于主演《男人的一半》而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金狮奖,他的演艺事业随之踏上巅峰,他也跻身到欧洲著名的男影星的行列。然而,他很快意识到表演艺术并不是他生命的全部,于是,他沿着演而优则导的思路走上创作之路。其实,他年轻时就开始尝试担任制片,参与了《Z》《黑·白·彩》等多部影片的制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毫无疑问,让他真正以创作者身份得到世界认同的应该是他的“天地人”三部曲:《微观世界》《喜马拉雅》和《迁徙的鸟》,以及耗资数亿的巨作《海洋》。在云卷云舒、阴晴变幻的天空里,一群群候鸟舒展着肥美的身体和灵巧的翅膀尽情飞舞;勤劳的青蛙们产下了热乎乎的卵,如翠玉般剔透的螳螂们正在谈情说爱;在深蓝色如梦一样的海洋深处,乌贼们化身为银白色的岩石,等待着猎物送上门来……所有这些,都让他的影片生趣无限,生命的刚强、柔美和脆弱也彰显无遗。

    笔者认为,在法国电影史中,最有成就的纪录片是自然风光片,这些纪录片往往很注意把握自然景观所具有的韵律和美感。通过光的律动、运动的节奏变化、蒙太奇等富有想象力的组合,使得抒情性和现实性完美结合。纵观雅克·贝汉的影片,无不体现着这种风格的精髓。

    虽说雅克·贝汉的纪录片是以真实和震撼取胜——《微观世界》里的显微镜头使用和《海洋》里快镜头拍摄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真实性。但他的影片之所以让人赞叹,除了源于技术层面的努力和付出之外,还在于他的影片努力在真实之外表达不同物种之间以及大自然和物种之间情感互动。这种互动,首先还是得力于技术的完善,技术的完善带来了景别的极致,这种景别的变化引发的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满足,更是一种气质上的改变,或纤巧或雄浑。技术的完善还会让影片的节奏富于变化,从而在动静和速度的变换中产生起伏的韵律和丰富的情感。光影就在景别和节奏的流变中传达出诗意的情绪流变。这种诗意的表达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导演对声音的把握,不管是和影像浑然天成的音乐,还是有大片间歇留白的旁白,不管是对现场声音的有效捕捉,还是对动物声音中律动的有效把握和运用,雅克·贝汉都让自己的影片散发出了迷人的诗意色彩。

    一位电影大师的诞生,往往要求在才能之余多一些努力和坚持。雅克·贝汉担任制片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种种的困难。以他一头银发为证,由于不堪制片的重负,35岁的他就白了头。拍摄《微观世界》之初,雅克·贝汉遭遇了同行和投资者的质疑。但他仍坚持用最大的的热情去说服他们,并在拍摄的四年中不断找投资,经历了痛苦和艰难的拍摄过程。随着《迁徙的鸟》票房成功,投资者才对他的影片报以信心。在诸多阻扰和困境中,雅克·贝汉逐步赢得了观众和各种投资方的信任,才有了超级豪华阵容的《海洋》的诞生。

    在中国,纪录片一直是一个处于边缘化的片种,而雅克·贝汉《海洋》在中国取得的票房成功,无疑为中国纪录片的重出江湖提供了新的契机。一方面,它在制作、技术探索、影片艺术追求以及融资上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和学习;另一方面,它良好的口碑有利于引发观众观看纪录片的热潮从而打开中国纪录片市场。而雅克·贝汉本人担任中国中央电视台纪录片频道顾问,必将会对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产生更多的影响。

(杜雅利)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