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开三度 菊坛奇葩——解读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
http://www.cflac.org.cn     2011-09-02     作者:邓毅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为中国川剧界第一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表演艺术家,除了在表演和声腔上独树一帜外,沈铁梅还正视当代审美意识,为古老艺术“抛光”,为当代川剧艺术“引玉”。

梅开三度 菊坛奇葩

——解读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

    中国古典戏曲,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它沿着自身的轨迹发展了几百年,其间也有嬗变、更替、交流,但艺术观念却长期囿于传统范围,且又凝固、单一,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封闭状态造成的。一代又一代的实践者在川剧的民族化与本土化方面倾注了心血。先驱们一次又一次地把认识转化为实践。面对21世纪,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川剧应当如何发展,又如何在传统戏曲审美规范的基础上,构建具有时代精神的现代戏曲审美模式?这是无法回避的严峻现实。

    中国剧协副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重庆市川剧院院长、全国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沈铁梅就振兴川剧、振兴戏曲当作课题来研究,以新思潮、新观念,打破了艺术观念的封闭性、狭隘性,并有着自己坚定开放的艺术观念,对川剧的唱腔和表演进行艰苦的大胆的改革。诸如:她把传统川剧表现方法作为构建舞台艺术的基干,又有机融入现代艺术的语汇,创造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现代审美品质的新戏曲样式,在综合艺术的完整性上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

    重庆市川剧院近年倾情推出的《金子》《李亚仙》《变脸》《死水微澜》及《山杠爷》等剧目,构成了当代戏曲舞台一道靓丽风景,成为川剧从古典到现代成功转型的重要标志。沈铁梅则以圆润的嗓音、高亢的唱腔、俊美的舞台扮相和扎实的功夫,1988年就一举夺得了第六届“梅花奖”的桂冠,成为中国戏剧舞台上一颗闪亮的金星。2000年当新世纪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在古城西安,再次摘取了“梅花奖”桂冠,可谓“梅开二度”。2011年,在第三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暨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大赛中,沈铁梅以领衔主演川剧《李亚仙》,三度摘梅问鼎,荣获“梅花奖”。

    沈铁梅出生在梨园世家,父亲是京剧著名男旦表演艺术家,母亲又是川剧名旦,双亲在赋予孩子生命的同时,还给了孩子艺术的秉赋。在沈铁梅幼小的心灵中,世界上最伟大的职业就是唱戏,父亲就是最杰出的艺术家,自己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像父亲那样的戏剧演员。在多元化市场选择下,在生存环境日显局促的今天,并不是很多人都能够拒绝现实的诱惑而坚守在寂寞的舞台上,将艺术创作当作重要的人生目标来追求。沈铁梅依然选择川剧,唱川剧、演川剧,活在川剧里,才会使自己体验到真正的欢乐和痛苦,体验到人生的大悲喜和大境界,而这种生命的深层体验,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当中所感受不到的。因此,沈铁梅说,“川剧之于我,实在是一种选择、一种活法,一种旁人也许未必能体味到的但却真正属于我沈铁梅的生活。”

    沈铁梅14岁就成为川剧耀眼新星。但在22岁那年荣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之后,便败走麦城,在川剧舞台上沉寂了近10年,期间的痛苦和挣扎难以言表,先后做过生意,唱过歌,在别的院团客串帮过工;一些国家大的院团曾主动调她,而她完全有机会改变人生。也许是重庆姑娘特有的泼辣和倔强,也许这就是与川剧的不解之缘吧!然而,她选择了开办个人演唱会作为新的起点,展示自己的才华,重新站起来。于是,在艰难、委屈中奔波了两年,1994年,终于在成都锦城艺术宫成功地举办了“蜀调梅音沈铁梅个人演唱会”,上千人的剧场加座爆满,演出空前成功。通过各门类艺术才华的展示,创造了川剧历史上两个第一:第一个举办个人演唱会;第一次用交响乐伴奏传统戏。至此,沈铁梅又重新回到了戏剧艺术舞台。那种久违的感觉焕发了她极大的工作热情和艺术创造力,并连同这段人生的历练都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金子》里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并使自己的艺术造诣再次得到飞跃。

    当今不少人,不认真研究民族传统文化,动不动就否定传统的价值,空谈现代文化。殊不知文化不可能空穴来风,只有植根民族、传统,才能创造有生命力的现代文化。从《金子》到《衲袄青红》,沈铁梅秉承着在继承中创新的态度,成功地探索出了一条川剧传承创新之路。作为中国川剧界第一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表演艺术家,除了在表演和声腔上独树一帜外,她还充分结合自己的表演经验,对川剧等传统戏剧的创造性继承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理论,诸如要以“旧瓶装新酒”,对传统的艺术程式,不简单丢弃,也不刻板模仿,要深刻理解千百年来的形式过程,正视当代审美意识,为古老艺术“抛光”,为当代川剧艺术“引玉”。民族传统文化如同遗传基因,我们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创新发展,中华文明才能不失特色。沈铁梅的艺术成长之路,坚持、自信、冷静,不哗众取宠,不孤芳自赏,在继承中创新、发展,既是沈铁梅坚守的艺术准则,也是她的成功要诀。

    沈铁梅作为重庆川剧院的领军人物,还有一项重要的历史使命,那就是率领和团结全院的演职员,将过去川剧保留剧目,诸如:《柳荫记》《彩楼记》《焚香记》《琵琶记》《乔老爷奇遇》等,尽可能地继承下来。在民族传统文化非主流化甚至边缘化的今天,民族传统文化这面大旗是抛向市场任其自生自灭?还是政府大包大揽?是故步自封的坚守?还是在继承中创新和发展?

    作为院长,沈铁梅必须与同仁一道面对川剧所际遇的困窘与挑战。在《金子》打磨期间,她颈椎病复发,吊着脖颈,坚守在排练一线;在《金子》连续三班倒排演的日子里,因为劳累过度,耳朵患病,为了不影响进程,则坚持到实在不行了才去医院检查,结果医生诊断为突发性耳聋,右耳无法再听见50分贝以下的声音;为了一场颇有经济效益的演出,她在体力严重透支下,凭着毅力坚持到演出谢幕,最后昏倒在了舞台上。为了让川剧从剧场走出去,打开宣传推广的局面,经她多方协调并亲自带团到重庆最贫穷边远的酉、秀、黔、彭的土家苗寨去演出,一举打破了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只在城市剧场演出的惯例。

    在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沈铁梅第一次带着《金子》出国参加中韩文化交流;2006年,又带团到法国26个城市巡回演出,再次向世界展示川剧的独特魅力,当法国观众面对中华民族传统艺术高呼“中国万岁”的时候,沈铁梅和她的同仁看到并认识中国戏曲的世界价值,作为中国人倍感骄傲与自豪。2008年,沈铁梅参与策划、并主演了川剧《灰阑记》,开创了德国与重庆政府共同投资、中外合作交流的先例;2009年,她策划主唱的“衲袄青红——中国川剧交响”,参加了比利时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开幕式演出,一时间,欧洲人热眼关注,热议追捧。作为中国人,沈铁梅将川剧声腔艺术带入欧洲音乐殿堂,将川剧艺术奇葩推向世界,引起轰动效应。这既是传统川剧艺术与现代交响乐的碰撞,也是用世界语言传播中国民族文化,推广中国川剧的成功探索,还是川剧传承创新中的又一个里程碑。

    这些年来,沈铁梅带领团队下农村、入工厂、到高校、进社区,用公益性的文化演出,帮助人们拣起那有些久远的川剧川音,接续起有些断代了的民族传统文化的“香火”,当一位90高龄的老农流着泪握着沈铁梅的手说,“我20多年没有看到这样好的戏了,姑娘你坚守传统文化,成为民族戏剧的继承者,令人钦佩呵!”

    俗话说“宁带千军万马,不带吹吹打打”。作为艺术工作者和院长,沈铁梅必须将其艺术和行政管理两副重担一肩挑。于是,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打破院团的封闭,成立了一个开拓市场寻求社会关注与支持的小分队;主办了一个名牌企业与名院团的对话会;开展了50周年图片回顾展,筹办了一台颁奖庆典晚会和川剧系列演出周……这些活动的开展,在拓宽发展思路、还清欠款、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同时,还审时度势,大胆探索,大刀阔斧地进行了系列改革。为倡导新文艺管理运作机制,提出了业务与行政人员分类绩效考核办法;她从创新管理机制入手,实施了全员量化考核;她结合内部机制改革,实施了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基于此又实行末位淘汰制,一举打破长期困扰剧院发展的大锅饭意识,从而搭建了公平竞争的平台,保证了出人、出戏、出精品。并尊重老艺术家的艺德、艺术,为他们排忧解难,让他们发挥余热,传戏教学。构建了一个高效、优质的现代院团管理模式。为了创建一个川剧发展阵地,在沈铁梅的执著努力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一个占地近70亩,总投资3个亿的重庆川剧艺术中心,业已列入重庆市政府十大民心工程,它将成为中国戏曲院团中功能齐全、设施完整、规模最大的代表性专业艺术中心。也是一座集静态陈列和动态展演为一体的“活”的川剧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它将成为中华民族川剧传统文化复兴的标志性建筑。沈铁梅放眼世界,成功拓展出川剧的国际舞台和市场,先后率团出访法国、意大利、荷兰、德国、澳大利亚及东南亚等国,并进行商业演出,打破了艺术院团封闭保守的旧观念,利用名人效应、广告宣传、市场运作等方式,大力经营川剧,为剧院带来了社会、经济两个效益的双丰收。近年,在沈铁梅的带领下,重庆川剧院上上下下心平气顺、风正劲足,洋溢着浓郁的艺术氛围和团队精神。全院两次荣立重庆市政府颁发的“集体一等功”,荣获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等国家、省部级荣誉20多项,创作的作品囊括了首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文华大奖等国家、省部级奖励60多项。

    沈铁梅始终认为,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永远都不会过时,它是我们民族的根,文化的根,根深才能叶茂。我们理应保持清醒长远的眼光,努力发展民族文化,坚守戏曲阵地,艺术家要做的,就是要找到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方式,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发展。只有与时俱进的文化才是先进的、有创造和有生命力的文化。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