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旅游电视周在山西右玉举行
旅游电视节目:另辟蹊径更诱人
8月底,山西右玉县已进入真正的秋天。这里的天阴和天晴都很快,雨说下就下,温度也会随之骤然下降,街上的人们都已穿上秋装。县人民政府大楼附近几家宾馆门前的电子显示屏或大红幅上写着:“中国魅力小城右玉欢迎您”、“热烈祝贺第四届中国旅游电视周在右玉成功举办”……右玉县,这个位于晋西北的安静县城,用自己的方式迎接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电视人。8月27日,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主办的第四届中国旅游电视周、第二届中国·右玉西口风情生态旅游文化节、首届中国(西口)DV文化节在山西右玉县开幕,第四届中国旅游电视周和首届中国DV作品大赛的颁奖典礼在此举行。
获奖作品:制作精良 形态多样
中国电视旅游周的意义不仅限于推选产生优秀的旅游电视节目。此前,中国旅游电视周已分别在山东潍坊、江苏吴江、甘肃天水三个城市成功举办3届。对此,中国视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张显表示:“这不仅初步建立了旅游业和旅游电视的交流合作、提升了旅游电视节目的品牌形象,而且宣传了当地的旅游资源、有效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第四届中国旅游电视周的优秀节目推选共分为旅游电视专题、旅游电视栏目、旅游特别节目、旅游报道、旅游城市宣传、旅游景点景区宣传、旅游广告宣传、红色之旅电视八类,每类分别产生最佳作品、优秀作品、好作品奖项。
据了解,本届优秀节目推选共收到全国报送的作品287部,经过推选委员会的认真推选,最终产生了最佳作品、好作品、优秀作品共91部。
对于这些获奖的优秀作品,中国视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王锋这样评价:“这些作品制作精良、节目形态多样、电视表现手法丰富,突出了电视节目的可视性,较好地反映了全国各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秀的民族文化,不仅为电视观众提供了美的享受,也展示和体现了中国旅游电视节目创作的新水准和新成果。”
DV作品:选材独特 故事感人
在举办电视旅游周的同时,中国视协今年还发起主办了首届中国DV作品大赛。本届大赛共收到DV作品436部,推选委员会以“主题突出、叙事清楚、故事感人、画面工整、解说词简洁、剪辑流畅、技术合格”等为标准,最终推选出特别荣誉奖1部、最佳作品2部、优秀作品6部、好作品12部。
8月27日下午,白俊江很早就来到了首届中国DV作品大赛的颁奖典礼现场。他的纪录片《寻根》荣获本届DV大赛的长片一等奖,他专程从深圳赶来参加活动。在颁奖典礼开始前的十分钟,白俊江为记者讲述了它的剧情内容:在额尔古纳河附近一个中俄杂居的叫嘎拉湾的小村,一个叫瓦西里的男子为了实现父亲的遗愿,去河北寻找当年闯关东的父亲被迫离弃的老家。两年时间里,白俊江多次跟随瓦西里奔波在河北境内,用DV拍下了他寻找家园的过程。记录特殊种群生存境遇的责任感使他第一次拿起了DV,如今他说:“作拍客能锻炼人的意志,以后还会继续拍。”
由于大量的拍客和DV爱好者并非专业出身,其选送的作品不可避免会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都不能否定拍客以及DV作品具有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就如本届大赛专家评委李君所说:“DV拍摄给拍摄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活体验,更可以揭露社会不良现象、帮助弱者。我相信DV的力量很强大。”
放眼未来:节奏要快 手法要新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刘俊杰已经连续参加了4届中国旅游电视周的评选和颁奖,他对这些作品最大的感受是“来之不易”:“旅游电视节目在电视节目中并不占主导位置,因此制作投入都会受到一些限制,但即便如此,每年依旧有这么多好作品问世”。
中国视协旅游电视委员会秘书长耿德文也连续参与了4届中国旅游电视周的评选。今年让他津津乐道的一部作品是黑龙江电视台报送的介绍当地的一个滑雪场的片子《雪舞激情亚布力》,该片荣获旅游电视专题类一等奖。耿德文说:“这部片子介绍这个滑雪场时,注重了其周边的交通、食宿情况,突出了旅游电视专题节目的服务性,这是这类节目应该具备的。”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鄱阳湖的奥秘》获本届电视周旅游电视栏目类最佳作品奖。该频道记者陈力介绍:“创作时我们刻意回避了对地理、历史、民俗的表现,没有就旅游去说旅游,而是抓住鄱阳湖的‘大’去表现。”同时,他认为能获奖还缘于对画面质量的不懈追求。他回忆:“拍鄱阳湖的时候吃了很多苦,比如为了拍出最美的日出画面,连续几天早上都是4点多钟起床。”
同时,耿德文还建议旅游电视节目要有“时尚的艺术性”。“很多节目的表现手法非常老套,节奏非常缓慢。”他认为这已不适应现代中国的快节奏,“我们的栏目是要给观众看的,节奏要快,信息量要大,电视手法要新”,所以创作者要“敢于打破传统”,“只有创新才能有生存空间”。刘俊杰也清晰地看到了目前这类节目创作中的不足。如“在解说词中故意制造悬疑的感觉”,他提醒创作者应该有所醒悟,“其实平铺直叙是一种很大气的制作方式,很多影视作品都是平淡中见神奇”。此外,他还建议在创作角度上要另辟蹊径。“这届的作品中,有很多表现少数民族风情和文化的,歌舞、篝火和喝酒这些表现形式占了很大比例。若干年来,这类作品都没有跳出这个框框。我们的少数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对他们的服饰、图腾等都可以深入挖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