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下的马力,戴着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青春时尚。而一经勾脸挂髯、披袍蹬靴,转眼间就成了《文昭关》里老成持重的伍子胥。
穷则变,变则通。京剧也要与时俱进,如果停止吸收就会停滞不前。京剧要反映社会、融合现代的特点,可以放眼四方,吸收话剧、音乐剧、流行乐以及社会元素。只有吸收新的东西才更有生命力,不然在年轻人心中可能真的有些out了!
“沉雷灌顶,天旋地转。”舞台上,一个叫二忱的男子,将惊诧、悔恨、矛盾等复杂情绪,化作跌宕起伏的旋律划破静谧的黑夜……北京京评戏曲剧团的现代京剧《大山里》日前作为“全国优秀剧目”和“北京市现代题材优秀剧目”,分别在民族文化宫剧场及长安大戏院上演。这个字字句句都唱得震撼人心,几乎每一次亮相都能引得观众阵阵掌声的演员,就是来自国家京剧院的优秀青年老生演员马力。
梨园行里的“海归”
1982年,马力出生于一个艺术世家,父母都是有名的评剧演员。而在众多的行当里,马力对京剧老生情有独钟,这个选择并非偶然——他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到处演戏,小孩子孤单了总是会哭,于是剧组里有人逗他,给小马力带上了老生的髯口,他觉得很好玩,立马破涕为笑……这些记忆为他选择老生行当埋下了伏笔。于是,戏剧家庭的耳濡目染,加上自己的天赋使然,马力顺利地走上了京剧老生这一表演道路。
舞台下的马力,戴着眼镜,看上去文质彬彬、青春时尚。而一经勾脸挂髯、披袍蹬靴,转眼间就成了《文昭关》里老成持重的伍子胥。马力早年师从“余(叔岩)”、“杨(宝森)”流派,他博采众长,凭借深厚的唱功,2002年获得了中国戏剧家协会中国戏曲名家名段大赛金奖,2003年获得中国戏剧家协会国际小戏艺术节比赛一等奖的好成绩。2003年从中国戏曲学院毕业后,马力考进了国家京剧院。正当大家对这颗京剧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寄予厚望时,有着“80后”独特个性的马力抛下“铁饭碗”,赴美国深造去了。
在美国学习的几年间,除了语言和独立能力的练就,马力所学的戏剧专业培养了他表演和导演的双方面能力,他开始对戏剧的策划、制作及管理感兴趣。对马力而言,一个好的表演艺术家往往也是好的社会活动家,参与社会活动可以增加阅历、开阔思路。当他发现很多美国人被京剧的服装和脸谱吸引住、想进一步接触和模仿时,干脆就教一批外国人学起了京剧。在美国期间,马力受邀参加了很多华人社团的京剧演出活动,并于2006年参加纽约联合国总部的“联合国春节联欢晚会”,同年获得了澳门世界华人艺术节戏曲展演的金奖。
要成为学者型的京剧演员
就在2006年,听说中国戏曲学院新开设了MFA(专业艺术硕士)班,马力从大洋彼岸飞了回来,这回的理由是:“出了国更知道自家的东西有多好,我是中国的京剧演员,当然要在自己的国家发展自己的艺术事业。”拿到MFA学位后,马力又进了第五届优秀青年京剧演员研究生班。“作为戏曲演员,要演活一个人,就要具备史学、文学及美学等综合方面的知识。”马力告诉记者,他要成为学者型的京剧演员。
说到老生,就不能不提《李陵碑》,甚至有人称这部戏为“检验老生演员的指标”。马力所演绎的杨继业曾得到京剧名家马长礼的悉心指导,对于该戏的大量唱段,马力凝重醇厚的唱腔,让观众看到了杨继业的迷惘。也正是在马长礼的指点下,马力2008年在第六届CCTV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赛中获得了老生组金奖。
虽然先后师从尹培玺、叶蓬、马长礼、陈志清等名家,但马力“倔强”地保留着自己的艺术想法,也就是“以自己的条件为中心,再吸收前辈艺术的优点”。比如在《大山里》中,马力的唱腔婉转抒情而又不失高亢,巧妙又细腻地演绎了剧中人物的波动情绪。而让马力最佩服并特想学习的,是京剧名家李少春编剧并主演的京剧《野猪林》。马力认为,李少春饰演的林冲不仅巧妙地糅合杨小楼、余叔岩的演唱特点,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嗓音条件,并将允文允武的艺术特长贯注到林冲身上,相当出色地演绎了“大雪飘,扑人面,朔风阵阵透骨寒”这种“英雄末路”的苍凉感。
开辟“京剧实验室”
回国后马力看到了国内京剧市场的不景气,这使他想起了美国百老汇的两种演出模式——百老汇大街两旁分布着几十家剧院,在百老汇大街44街至53街的剧院被称为内百老汇,而百老汇大街41街和56街上的剧院则被叫做外百老汇,内百老汇上演的是经典、热门、商业化的剧目,而外百老汇演出的是一些实验性的、还没有名气的、低成本的剧目。马力觉得“京剧也可以有自己的实验阵地,可以像外百老汇那样运作”,他也发现,年轻演员在整个国有院团人员中的比例很大,这些人有思想、有创意、有激情,但在有限的院团演出中,他们甚至只有节日庆典时才有机会露脸,而且通常都是类似于跑龙套的角色。为何不将这些人才聚拢在一起,发挥大家的才华呢?于是他有了创办“青春戏园”的想法。
2009年12月,马力找来一批志同道合的优秀青年演员,首次尝试京剧小剧场运作,成立了一个名为“国粹青春戏园”的剧社,为京剧市场带来了一股新鲜血液。
办“国粹青春戏园”后,马力担任总策划、导演的角色。资金、剧场、演员、观众……样样问题他都要考虑,比如演员的劳务费、场地人员的服务费、服装、乐队、音响、布景甚至地毯费用等。为了筹措演出经费,马力找到“国粹基金”提供资金支持;为了找场地,马力联系到北京市文联的小剧场……准备周全后,马力终于开始了首场京剧小剧场演出——“首都优秀青年戏曲演员系列展演”暨“国粹青春戏园”演唱会。
2010年,组织、策划、制作北京市“百人工程”戏曲展演20余场后的马力更加跃跃欲试,于是和家人成立了北京京评戏曲剧团,由马力的父亲——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马惠民担当团长,该团以培养青年艺术人才为基础,在继承传统戏曲的同时也注重发展创新。北京京评戏曲剧团的第一出大戏《大山里》即是由同名评剧改编的现代京剧,讲述了主人公二忱在经历情感波折后舍身为国的故事。该剧从表演、唱腔、念白、音乐、布景等方面都有别于传统京剧。“剧情紧凑,处处有悬念,从头至尾都有吸引观众的地方。从表演形式看,既有京剧的唱腔,又有话剧式的表演,更有突破性的民乐来伴奏。”马力表示,演传统戏就必须按照程式,而演现代戏就比较自由,长期从事程式化演出的青年演员尝试现代戏的表演,兴许会带来新的突破。
值得特别提及的是,《大山里》还吸引了很多年轻人走进大戏院观看,他们中有公司白领,也有大学生,有的看完演出还会在马力的博客上留言。对此,马力高兴地对记者说:“这出戏演出的上座率能达到九成,中途退场的人很少,而且演出结束后观众还都不走,他们互相议论着情节,等着演员出场谢幕。我们很受鼓舞!”
不让京剧out
“京剧可以现代化,但要‘现代’得足够好才行。”对于京剧未来的发展,马力有他独特的思考:“京剧的程式和一些虚拟手法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门古老艺术和现代观众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因此被部分人评价为‘博物馆化’,等等。我觉得京剧有着相当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是该如何让它符合当代人的审美习惯,融入当代人的生活。”
穷则变,变则通。马力告诉记者,京剧也要与时俱进,如果停止吸收就会停滞不前。“京剧要反映社会、融合现代的特点,可以放眼四方,吸收话剧、音乐剧、流行乐以及社会元素。只有吸收新的东西才更有生命力,不然在年轻人心中可能真的有些out了!”马力说。
聊起未来的目标时,这位充满朝气的年轻老生表示要“先做好演员,争取拿到梅花奖;然后多接触戏剧的管理策划,学习市场化运作”。“我是个随性的人,给自己的规划不是太多,但会持续努力着。”马力补充说,儿时母亲送给他一块塑料板,上面写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十个字看似老土,但其实就是他信奉的箴言。“年轻人的机会是要靠自己寻找、自己创造,有付出才会有回报。要把能量发挥到百分百才行!”马力说。
时而青春激情,时而深沉淡定,双鱼座的马力具有性格多面性的特点。“台上台下两个人,在忙碌中享受生活”是马力现在的状态,平时除了演出、练功,他还喜欢去唱歌、健身、“织微博”等,这也是“80后”京剧演员和前辈们截然不同的地方。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80后”——今后戏曲的中坚力量如何演绎京剧,也对京剧该怎样演给年轻人看多了一份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