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中国书坛,“国展”特指由中国书协主办(第一届例外)的全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最具普遍性及影响力的展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展”是当代书法发展的缩影。由此,扼要回顾“国展”的发展历程对于正确把握当代中国书法艺术的走向及其特点无疑具有现实意义。
“国展”之路 激情与理思交融
当代中国书坛的“国展”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催生,而“国展”的不断向前推进,本身也是改革精神的具体体现。从1980年5月在辽宁沈阳问世的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至今,已历经30余个春秋。其间伴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大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时代步伐,当代书法发生了惊人的变化。仅从创作而言,无论是审美风尚,还是创作主体的构成,无论是对传统经典的把握,还是对创新求变的理解,也无论是展览组织、征稿的方式还是评审、评奖的机制等都有历史性的突破。
1980年5月,全国第一届书法篆刻展览在辽宁省沈阳市开幕,展览由北京书学研究会、上海书画出版社等13家单位联合发起举办,其时中国书协尚未成立。本次展览是在“文革”结束不久,人们普遍心灵处于极度空虚,对文化、对传统艺术怀有极大渴望。这次展览展出了许多已故书法名家的翰墨,如郭沫若、沈尹默、齐燕铭、叶恭绰、潘伯鹰、白蕉、胡小石、高二适、潘天寿、张宗祥等先生的作品。其他参展作者明显分为两类,一类为老书法家和年高德重的社会名人,他们功力深厚,代表了其时书坛的创作高度。另一类为中年作者和少量青年作者,由于功力不逮前辈,作品未臻佳境,不少仅停留在以临摹古人为能事的水平上。
1984年9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的全国第二届书法篆刻展览是中国书协成立之后举办的第一次全国性大型书展。与第一届相似,老书家依然风采照人,构成展览的中坚力量,舒同、赵朴初、启功、林散之、沙孟海、萧娴、费新我、王蘧常、秦咢生、谢瑞阶等皆有作品参展。并专辟“老同志作品室”,一些老画家、老干部等皆有作品展示,如孙墨佛、李一氓、许德珩、胡厥文、楚图南、黄苗子、赖少其、李可染等。老一辈精湛的书艺和深厚的学养为中青年作者提供了学习的良机。总体而言,第一、二届“国展”以老书家为主体,书风沿续了清末民国书法的脉络,显得平和持重。
从1987年的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览起,“国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和境界。其显著的标志就是:一大批思想活跃的优秀中青年书家脱颖而出,新人不断涌现,地域书风渐露端倪,书法的形式美和“展厅效应”越来越受到青睐,评审机制得以不断完善,每一届“国展”呈现鲜明的特色。第三届“国展”评审中提倡既要有深厚扎实的传统功力,又要有个人风格的新意之作,因而入选的作品大多呈现出传统内蕴与创新求变的结合。同时本届展览改变以往混合展出的做法,而采用按地区陈列的方式,使观众明显感受到地域书风的特色与魅力。河南的雄强、江浙的灵秀、辽宁的精巧、四川的多姿……以上述省份为代表的中青年书家群崭露头角标志着书坛群体竞争的势头开始形成。第四届“国展”贡献给当代书坛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允许作者可以自由投稿;二是首次进行书法评奖,设立全国奖。这两项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书法家的创造性和参与热情。第五届“国展”由于评委会组成方式的变化,最终选出的作者中青年占据主力。本届参展作品大幅作品明显增多,反映出作者因追求“展厅效应”而扩大作品空间的强烈意愿。有意思的是,同在1995年举办的第六届全国中青展中,获奖作者除施恩波、刘新德二人在本届“国展”中同时获奖外,其余皆名落孙山。这反映出“国展”与“中青展”在评审导向和评审方式上的差异。书坛普遍认为“中青展”强调创新、探索,而“国展”更强调传承与功力,“中青展”走了一条更个性化的道路,而“国展”显然更趋于理性、平和。第七、八、九届“国展”,伴随着当代书法的推进,书风渐趋多样,书法作品的形式不断翻新。顺应这种潮流,“国展”评审机制和组织形式的改革力度也得到进一步加大。第八届开始实行分书体评选,评委的产生也更多地吸取来自书坛各方面的意见。至第九届,评委数更是达到空前的53人,评审按照分设的篆刻、篆书、隶书、楷书、行草和论文6个组独立进行,参加评选的评委都是相关领域的代表性人物,这便确保了评选的专业权威性。
伴随着“国展”及当代书法创作的复兴,书坛围绕“国展”及书法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生存状态、未来命运的思考一刻也未停止过:关于书法美学、关于书家学者化、关于回归传统、关于现代派书法、关于书法主义、关于新古典主义、关于流行书风、关于代表作、关于学院派书法、关于艺术书法、关于得意之作……这些思考凝聚着当代人对书法的认识,也见证着这个时代书法的变迁。
“国展”之思 辉煌与挑战共存
以“国展”为代表的当代中国书法展览挟波澜壮阔之势推动当代书法的发展,尽管人们可以列举出当代中国书法诸多领域的辉煌成果,但“国展”的影响力和受追捧程度却是他者无法企及的。近30年的“书法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以“国展”为风向标的,“国展”的潮起潮落直接牵动着书坛的风云变幻。无疑,“国展”的成功举办和绵延不断自然与广大书法人的热情参与、倾力支持分不开,同时也得益于“国展”在审美导向上的正确把握:一、对传统、经典的尊重;二、对创造、个性的尊重。前者是书法的立身之本,尊重传统和经典,就是尊重书法艺术本身;后者是书法发展的动力,尊重创造和个性就是对艺术发展规律的尊重。值得总结的是,“国展”在对上述问题的把握上没有孤立、片面地理解,而是持辩证的态度,体现了“国展”宽容而深刻的审美追求。正因此,人们在“国展”中看到多种风格、多种流派、多种形式等既相互激荡又和谐共存的局面。
然而,在辉煌的另一面,“国展”和当代书法一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一,上世纪初以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掀起和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对千百年来处在相对封闭稳定状态的传统书法产生致命的冲击,毛笔的实用功能逐渐丧失。至上世纪后半叶,电脑时代的到来更使书法完全变为一种纯粹的艺术。
其二,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国门的打开,对外交流剧增,日本的现代派书法、欧美的现代艺术与思潮的不断涌入对中国本土的传统书法产生强烈影响。书法的视觉化、美术化倾向日益加剧,甚至出现在创作中脱离文字内容、淡化“书写性”的现象。
其三,随着书法学科化、专业化建设的推动,当代高等书法教育由此发生一个明显的转变:从修养的学问立场走向专业立场,其直接结果就是当代高等教育过多地将书法视作一个纯技术层面,如较多地关注书法艺术的笔法、形态、构成,而对与传统书法息息相关的精神内涵较少关注。
其四,当代书法创作进入到以展览为中心的时代后,“展厅效应”成为创作者朝思暮想的尤物,而“国展”富有诱惑力的竞争平台更使成千上万的书法人乐此不疲。在这种近乎狂热的追逐中,创作者最关心的是自己的作品能否入展、获奖,一夜成名。于是,“展厅效应”的负面影响凸现出来,“形式至上”的标榜,“制作”倾向的加剧乃至“丑书”的风行,无不显露出当代展览文化所导致的偏激、浮躁、功利的心态。许多人称书法的“国展”就像奥运会,各省(市)为了金牌和排名,各显神通。于是乎,我们在各种专业媒体上看到了连篇累牍有关“国展”冲刺班、强化班、培训班的信息;在“国展”开幕式现场可看到万人赶集、摩肩接踵的惊人一幕;在布置得密密匝匝的展厅里看到了五颜六色、七拼八凑的当代书法新时尚,甚至看到了东倒西歪、支离变形又近乎如出一辙的风气……关于展览之弊端,近有论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当代书法展览已泛滥成灾,以书法的名义践踏书法。
毫无疑问,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变革,书法艺术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方面,以“国展”为中心的全国性书法活动把书法从书斋推向社会,从个体推向集群,展览已成为书法联系广大书法爱好者最主要、最直接的形式,原本的艺术个体行为或沙龙式雅集活动转变为艺术公众行为,“展厅效应”已直接导致书法审美观、价值观的转变。另一方面,经过近20年“书法热”的洗礼,当代书法逐渐走向成熟,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也要求书法积极应对,与时俱变。当代书法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必须尊重艺术规律,以人为本,把作为书法创造主体的书法家和作为群体的各级书法协会、各类书法社团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解放出来。当代书法创作及活动的组织理应有更开阔的视野与思路,有更高远的目标与追求,有更切实可行的措施与载体。强调个性化、多样化、学术化、精品化就成了当代书法创作与活动的必然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