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批评急需重拾价值理想
http://www.cflac.org.cn     2011-08-26     作者:周由强     来源:中国艺术报

    长期以来,人们对“文艺批评是运动着的美学”(别林斯基语)深信不疑。然而,令人忧虑的是,时下的文艺评论没能挡住功利化和世俗化思潮的席卷,人情评论、红包评论、广告化评论、哗众取宠的“酷评”等正在损害着文艺批评的形象和品格。传统文艺批评的价值被逐渐消解,文艺批评的价值理想明显下滑,文艺批评的公信力正经受着严峻考验。文艺批评的价值理想还能找回来吗?笔者以为,不易,但非不可能。

    找回批评的灵魂。价值判断是文艺批评的灵魂。对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文艺思潮和文艺理论等作出明确的价值判断是批评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一些文艺批评却成了专业的吹鼓手。每每新作面世,他们便受邀参加评论研讨,极尽夸大其词之能事,“吃人的口软,拿人的手软”。这样的文艺批评既不能一刀见血,也不见由衷赞美,更遑论入木三分,有人称这是金钱豢养的评论。不过,也难怪,听批评的人,多为利益相关者,需要的是专业的“高度评价”和评价带来的商业利益。所以,当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发生冲突的时候,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批评者只好放弃了自身的价值理想,说了些追求市场理想的话。难怪有人戏说,批评家的“骨头”扛不住利益诱惑的“甜头”。在某种程度上讲,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已经牵到了文艺批评的鼻子,让批评迷失了方向和灵魂。文艺批评要“招魂”,除了呵斥之外,更需要第三方的鼎立支持,充分挖掘评论本身的价值和效益,并让评论者和被评论者隔河相望,而不是唇齿相依。文艺批评的“回魂”工程任重道远。

    找到批评的武器。批判精神是文艺批评的力量源泉。没有理论的批判是苍白的。当前,文艺批评普遍出现理论“贫血”和“肠胃”不适,一些批评者习惯“洋为中用”,对西方时髦的批评概念兴趣盎然,经常拿一些“新概念”吓唬人,但是“食洋不化”,只是理论“贩子”,其结果是让大家吃了不少“夹生饭”。这既不解馋,更不能强筋健骨。其实,大家熟悉的欧洲古典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和中国古代文论,都有很多理论光芒仍然能指引我们向前进,尤其是被鲁迅称为“最直捷明快、最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哲学,只要给它注入丰富的时代内涵,依然是可用的最锐利的批评武器。

    营造健康的环境。毫无疑问,在文艺百花园里没有文艺批评这朵带刺的玫瑰肯定是令人遗憾的。然而,这朵玫瑰不能长在钢筋水泥上,它同样需要阳光雨露,需要土壤和养分。如今专业的文艺评论生长空间已经被商业评论挤压得异常狭窄,传统大众媒体更喜欢创作者和明星的狂欢,网络空间更喜欢“酷评”的快意,而那些真正科学说理的批评只能圈内自我欣赏。文艺批评的社会价值的实现途径已经支离破碎。更让人担忧的是,在文艺批评的生态园里,“泡桐树”人物因为“成才”快,和“杂草”一起安逸地享受无限阳光,而那些扎实的“红木”人才却因养分不足,经常处于苟延残喘的状态。文艺批评生态的混乱,导致难以培育出参天大树。只有让健康的空气充盈在文艺批评的园地,文艺批评的沃土才会丰厚起来。

    重树批评的风骨。拥有深厚的学识修养、异乎常人的专业眼光和敏锐的审美判断力,对文艺现象和作家、艺术家作品有独到见解,形成个性化的批评风格,保持文艺批评的价值追求和审美理想,这应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文艺批评家的自觉追求。越是在文艺创作容易价值迷乱的时候,越需要文艺批评坚守责任和良知,敢于对那些挑战基本道德底线、亵渎人性与艺术、贬损经典与高尚、曲意迎合的低俗庸俗媚俗之风开战。

    如果每一位文艺批评工作者都敢于直面现实、反躬自省,真诚面对艺术,重拾价值理想,多一些中肯的“逆耳忠言”,少一些浮夸的“友情褒扬”,共同培育客观、平等、科学、说理的文艺批评风气,假以时日,文艺批评的公信力就会大大增强,健康的文艺批评就会回来,文艺批评的形象就会倍受尊重。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