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是很多人对它了解得并不多。其实,松桃的美,不仅在于山川的秀丽、如画的田园风光,还在于这里的民族民间文化和人文风情。
松桃苗族绝技项目,是集心灵、咒语、施行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亦称神功艺术。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这种艺术形式只在苗族举行祭祀活动时出现,平常是很难看到的。改革开放后,随着山门的不断敞开,苗族神功艺术慢慢走出山寨,亮相神州大地,进而漂洋过海,成为世界绝技艺术的一朵奇葩。
浓郁的民间风情 神秘的巫傩文化
——贵州松桃苗族绝技项目一览
上刀梯
上刀梯又称上刀山、爬刀杆。传统的刀梯有简易式和特制式两种。简易式刀梯,由普通杀猪刀或其他单刃刀及一架圆木楼梯构成,用棕绳或铁丝将刀捆在楼梯的脚踏横梁上,一根横梁一把刀,刀刃朝上并略高出横梁。表演时,以蓑衣垫梯腿,用绳子将梯的顶端捆牢在门的上方,以免刀梯移动。特制式刀梯,在碗口粗的圆木杆上直线等距离凿透18个方形小孔,将锋利无比的两头有刃的单面尖刀穿过小孔并调整使之对称,然后,用竹片或木片楔入小孔,使刀固定在木杆上,便成了刀梯。众人将刀梯竖立在院坝上,用绳子捆住刀梯顶端,分四面拉开缠在钉人地下的木桩上,使刀梯稳稳地竖立着。
近年来,上刀梯仪式被搬上民族文化舞台,从闭塞的苗家山寨走向世界。
下火海
下火海亦称闯火海,原本是苗族巫师驱鬼祛病的巫技,现已剥离出来作为绝技艺术表演供人们观赏。表演人数一般在8人以上,有男有女,下火海者3至4人不等,其余司鼓乐伴奏。在传统的祭祀活动中,祭司令人将一张铧口烧得通红,口念咒语,赤手捧着往返于主人家的卧室、厨房、仓库、火塘边及猪栏牛圈间,但见青烟袅袅,焦煳之味刺鼻,祭司却若无其事,皮肉没有丝毫烫伤。有功夫过硬的祭司,则将烧得通红的铁“三脚”套在颈上,左手握住铁三脚的一只脚,右手舞动法器,从容行事。趟炭火则是在院坝燃起熊熊大火,祭司手执绺巾、师刀于锣鼓声中跳起威武有力的驱鬼舞,赤脚走进火中.,不时以脚掌刨开燃烧正旺的炭火,将炭火踢向半空。
这种令人迷惑不解、心惊胆战的技艺有着神秘的传承方式,不是人人都能够表演的。发展到今日,不少继承人将传统的捧铧口、套“三脚”、趟炭火演绎成踩钢板,白天夜里都可以表演。表演者吹响牛角号,从摆在地上的七块烧得通红的钢板上轻松走过,有的手上还提着两桶水,背上背着两三个人,搓着钢板通过。只见表演者脚底生烟,传出一股焦煳味,观看者无不唏嘘胆寒,表演者却安然无恙。
捞油锅
表演者于场内架好铁“三脚",将盛有植物油的铁锅搁置其上,猛火使油煎至翻滚。望着锅里滚滚翻腾的油,表演者捋衣挽袖,赤手捞出预先投入锅中的钱币或其他的物件。物件取出后,表演者的手毫无烫伤痕迹。有将糍粑投入锅内的,糍粑即刻焦黄飘香,表演者一一捞出。让旁观者在品尝油炸糍粑美味的同时,为这种表演形式的神奇惊险拍案叫绝。如上刀梯一样,捞油锅早已蜚声海内外。
合竹
合竹,俗称仙人合竹,是将一根长约两米、粗如脚拇指的竹竿破成两半,让相向站立的两个人把持竹片的端头,使两块竹片呈平行状,相距40至50厘米。表演者时而念诵咒语,时而吹响牛角号,时而卜卦祈祷,比划合拢手势。渐渐地,持竹片的人分明感觉有一股力量在推动,竹片逐渐向内侧弯曲直到相交合拢。之后,随着表演者念咒并作分离比划,竹片缓缓变直分离,回到开始时的状态。
除了上述表演项目外,还有竹竿晒蛋、蛋上舞蹈、烈火烧身等,真可谓种类繁多、神秘诡异,苗语统称为“钩动”(汉语的意思是功夫)。
寨英滚龙
松桃自治县寨英滚龙早就名声在外,在明永乐、嘉靖、万历和清乾隆、嘉庆年间,寨英滚龙多次应召晋京表演。民国初年,寨英人还举办过规模盛大的滚龙灯会,湘、川、黔许多有名滚龙齐聚于此。
寨英人喜舞滚龙,每逢传统喜庆节日,街上、河中、人家的庭院,广袤的原野,都腾挪着滚龙游弋和翔飞的身姿,人们的眼前便幻化成了龙的世界。
寨英滚龙全长36米,共分17节(又称洞),用34人轮番舞动。以九根拇指粗的竹篾捆扎连接成龙骨,近500个直径2尺左右的篾圈等距排列连接成龙身,再以整幅的白布画上斑斓的鳞甲,罩在篾圈上。龙头以粗竹扭固成框架,再蒙上事先描绘好龙头模样的布料。更为别致的是,龙头龙身装满彩灯,夜晚舞动时,晶莹剔透,五光十色,有如彩虹飞舞,尉为壮观。
在寨英人心目中,滚龙是吉祥万能的象征,它不仅能祛除各种魔障,确保一方安宁,而且能行云布雨,赢得五谷丰收,是寨英人祥和安宁、足食丰衣的保障,因而,想方设法得使这条滚龙永久长驻。于是,每年新春佳节,都要舞滚龙,代代沿袭,流传至今。
寨英滚龙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卧龙猛醒”、“祥龙出洞”、“蛟龙抖威”、“游龙戏水”、“玉龙闹春”、“滚龙奔海”等100余种精湛的舞龙技艺,使人们目不暇接,尤其是在晚上表演,从龙头到龙尾装满了彩灯,晶莹剔透,放射五彩之光,舞动时犹如彩虹飞舞。1999年,贵州省文化下乡艺术团专门邀请寨英滚龙参与演出;2001年11月,中央电视台专程来寨英拍摄滚龙艺术,并被搬上春节特别节目荧屏;2002年3月,被贵州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寨英滚龙艺术之乡”;2003年3月,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滚龙艺术之乡”。
傩愿戏
黔东北是全国傩文化保存最完整也最集中的地区,称为“傩的海洋”。在这座海洋中,有一束浪花格外引人注目,它古朴而深邃,这就是松桃苗族的“傩愿戏”。
“还傩愿”,苗语叫“却浓”。傩者,苗语意为圣,即苗族的圣公圣母——伏羲女娲。苗族“还傩愿”是以庄严的祭祀祖先活动为中心的。
苗族傩愿戏主要有为求儿求女还求子愿;为祈老人长寿而还寿愿;为祈求风调雨顺而还五谷愿;为求病人及早康复而还平安愿;为平息争论而还平头愿,为小儿避过关煞而还过关愿,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