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太原双塔烈士陵园树立的“解放太原革命烈士纪念碑”大理石群雕,因存在雕像人物或鼻孔少一个、或两眼大小不一等问题,遭到市民和网民强烈质疑和指责。在回应公众质疑时,相关工作人员竟理直气壮地称此为“写意”手法。听罢令人不胜唏嘘。
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其功能属性与公共环境和公众相联系,而不是艺术家孤芳自赏的自娱产品,这一点正是城市雕塑自身的特征所在。雕塑家创作室内雕塑可以凸显自己的思路和艺术风格,别人看不懂关系不大,但城市雕塑不同,只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才有生命力,才能发挥其应具有的陶冶人们情操、提高人民精神境界的目的。因此,判别一个城市雕塑是否成功,一个最基本的标准,就是得到人民大众的认可和喜爱。而那些不顾大众审美习惯,在所谓的新观念外衣掩饰下的“写意”艺术,不过是“皇帝的新装”。假如是专业艺术家所为,其创作理念已堕入可怕的恶俗;假如是非专业的“混混”拼凑,管理方的胡作非为更是令人齿寒。
虽说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对革命历史人物的艺术创作,不应违背历史事实,而应该尽可能地维护真实性。即使按照艺术创作要求,对雕像进行审美的艺术提升,也不能突破创作原型的外貌、衣着和习惯性装扮,以及内在的精神气质。抽象变形是写意雕塑的一大特征的确不假,但前提是符合人体规律和人体透视原理比例,才能给人以美感。我们并不是反对对历史人物进行艺术创作,但艺术化应该有一个合适的“度”,如果雕像“写意”到失真甚至丑化,就变成了“随意”,既不符合人物形象,也不符合历史原型,更容易对后人产生误导,以讹传讹。更严重的是,如此“写意”,消解了革命历史题材的庄严感,不仅起不到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反而引起价值观的混乱,沦为笑柄。
所以,无论是出于纪念那些为解放太原献出生命的革命烈士,还是要打造全国一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太原市双塔陵园树立“解放太原革命烈士纪念碑”的初衷毋庸置疑,但因为长官意志、急功近利、偷工减料、不懂装懂、粗制滥造、以次充好等不良气息的渗入,最终呈现在广大人民群众面前的却是如此造型怪异的烈士雕像,这与其说是“写意”,不如说是对城市公共艺术的粗心与随意,不客气地说,更是一种“恶意”,是对革命先烈的不尊与不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