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里岗徒步记
http://www.cflac.org.cn     2011-08-03     作者:毕新丁     来源:中国艺术报

三十里岗徒步记

毕新丁(江西省婺源县文联秘书长)

    从婺源县城紫阳镇出发,我们准备经李坑、岭溪、山茶村蛇形乡村公路,前往秋口镇言坑头村。这是一个星期天,只见爷孙俩赶着两头牛,悠闲地行走在乡间小道。

    稍作休息,向导以舍我其谁的热情领我们去三十里岗。走过一片绿冠如云的松树林,经大路圳,到名声在外的牛轭冲峡谷。一股激流奔腾而下,在怪石嶙峋、林密壑幽的山涧间形成飞瀑、鸣泉。要不是向导说前面的风景更美,我们都不想离开这里。

    山路蜿蜒,大汗淋漓时,我们到了三十里岗脚下朱太坞村。土墙茅舍,溪水潺潺,小小朱太坞,有过大大名声:一是当年红军以朱太坞、三十里岗为根据地,在此与国民党军队周旋,留下许多革命故事;二是出产石鸡、黄莲、红花茶油等珍稀土产,曾让这儿富甲一方。

    山村背后的三十里岗与浙江开化、江西婺源、德兴交界,海拔855米,看上去飘渺起伏。连接朱太坞到三十里岗的路,其实是那种被山民踩熟的小径,不时有可坐的石块搁在那,那些石块已被岁月的屁股磨得铮亮。历经约40分钟跋涉,我们终于登顶。

    三十里岗因山脊平缓、怪石多、庙宇多,同浙、赣、皖三省接壤闻名。我走多了徽州古道,但眼前的古道让我郁闷:这条古道没青石板,也不是一条成名立业之路。如今交通发达了,曾经人来人往的古道透着无奈、苍凉。向导的手不停地挥舞着:那是浙江开化县,江西德兴县、婺源县,那是言坑、李坑、江湾。随着他指的方向,大伙不住地点头。我估计,对于他的指点,大家都不甚了了。点头只是一种恍如隔世的茫然,一种“山高人为峰”的奇妙而已。

    行进间,一阵山风吹来,刚刚阳光明媚的岗上转眼被罩在朦胧中。此时,高山杜鹃更显艳美,像一幅经典水墨画。才发芽的高山野生药用植物柴胡、桔梗、一支香,许多透出绿色的小草也在脚边炫耀。最美的风景果然在路上!当你气喘吁吁疲于赶路后,看到这么清新自然的景观,感觉所有的疲劳辛苦都值得。

    高山雾气不知何时散尽,我们这时已到了有名的“三省石”。三省石有三层楼高,略呈三角形。在婺源隶属徽州时,它的三个面,一面朝江西德兴、一面朝浙江开化、一面朝安徽婺源,是赣、浙、皖三省临界点。向导给我们讲了个三省石的故事:朱元璋发迹前,有段时间藏在三十里岗。一天,他爬上三省石顶撒了泡尿后,得意地宣称:哈哈,我一泡尿撒到三个省!

    讲着朱元璋的故事时,走进了途中遇到的第一个歇脚亭——七里亭。什么人建的?哪年建的?同行中唯一的女性连续发问。梁上有字,自己看。于是,大伙摘下眼镜、歪着脖子看了半天也认不出建亭年代——字迹被岁月消磨得实在模糊。向导介绍,亭是钟石大王庙建的,每天派人到这个离庙七里的亭中向行人免费施茶。这儿方圆几里都没水源,派出的人背两竹茶筒水到这儿,够不够都这两筒水。行人都知道这个原因,后到者没水喝也无怨言。

    谈笑行走间,向导指着一座兀立的山头说:那叫莲花塘,山顶有个大水塘,常年不干。从前,都说观音菩萨的莲花座就是从这个塘里养出来的。现在知道了,大概是“连通器”原理,塘里的水是从其它山头过来的!而我却提出不同意见:那是三十里岗最高峰,方圆百里没有比它高的山峰,“连通器”源头在哪?我看十有八九是火山湖!怀着疑问,走了大约二三里,看到了一座观音堂,便把疑问抛在脑后。

    观音堂长满藤蔓,犹如童话中“爬满青藤的小屋”。门口香炉内有大量香火头,遍地鞭炮屑,看来这里香火很旺。向导说,这里只有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观音生日、出家、成道日,及七月半、十月半五天热闹,前几天刚刚热闹过。要是观音纪念日来就好了!同伴中那位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将遗憾写满了一脸。

    离观音堂不远,是钟石大王庙。向导讲了个钟姓兄弟的故事:驱鬼的钟馗就是其兄,钟石就是其弟。信众们在此建庙,将钟石作为大王供奉,香火十分旺盛。我们对钟石的故事并不在意,十有八九是附会出来的。因为它像一座古钟,所以被称作钟石。然而,钟石一人多高,不与山体相连,有十几吨重。它是怎么来的?这个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有人大胆推测:这是陨石!因为其石质与山岩截然不同。

    紧挨钟石大王庙竟然有五座用石块砌成的庙宇,依次是土地公土地母庙、社公社母庙、玄天上帝庙、观音庙、大方老爷庙,呵呵!这简直就是中国民间信仰集中营!同伴中有人发出惊呼。我们到不一会,看到几个中老年妇女从不同的庙中进出,不时传来鞭炮的“噼噼啪啪”声。

    又走了约摸了三华里,来到始建于康熙年间的安生堂。这儿有罗汉、如来、观音等全堂菩萨。300多年来,香火旺盛,逢初一、十五,都有四乡八路信众来这林荫下的安生堂进香。

    一路风景走来,我们很快到了言坑。这里是一块盆地,有近千人丁,山水田园,粉墙黛瓦,“谷浪”、封火墙,这一切和徽州一脉相承。放眼言坑,一片葱茏。后龙山上百十亩年轮比村龄高的古树林,有枫、樟、槠、松、望春花等参天古木逾200棵。目前正是满天嫩绿的春季,待到秋天,是漫天“红云”!

    一条分叉的小河将言坑分为里村、外村。河上架有木桥、石拱桥、平板桥十一座,颇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言坑建村于宋末,其历史与徽州村落有许多共性,而民俗却有特色。比如中秋节:外村,用禾杆扎草龙迎舞,与电视里看到那五颜六色的彩龙区别很大;里村,用毛竹缚满点燃的线香做成桂花灯,夜幕下游动貌似银河流动。当然,还有好吃的米面条、粿杂饭等传统美食。我对向导说,晚饭就吃你家米面条,怎么样?大伙振臂高呼:乌拉……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