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军旅声乐学派的建立奠定基础
——李双江谈《解放军音乐经典文献库》
“八一”建军节前夕,由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和军旅音乐研究所编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经典文献库》(以下简称《文献库》)出版,成为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建军84周年的一份厚礼。“《文献库》收录的是‘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人们才能写出的歌,是‘背负着民族的希望’的战士才能写出的歌。它用不朽的音乐,永远收藏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收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英雄岁月,收藏着中华儿女的觉醒、呐喊、奋斗和牺牲,收藏着中华民族的屈辱、愤怒、抗争和解放。”《文献库》主编、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李双江如是说。
作为我国军旅音乐事业繁荣和发展的见证者,李双江对军旅音乐有着特殊的情怀。在他看来,我国军旅音乐是伴随着人民军队的发展而发展的,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简单的“填词歌曲”发展到今天包括交响音乐、歌剧等多种形式在内的艺术样式。无论是在我军80多年的光辉历程中,还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军旅音乐都极大地鼓舞了我军士气、巩固与提高了部队战斗力,在政治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军旅音乐成为红色经典中的经典、主旋律中的主旋律、红歌中的红歌。作为一种具有鲜明军旅特色的艺术形式,军旅音乐也以其独特的审美品格、体裁形式、传播方式,在20世纪初以来的中国音乐中别具一格,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多样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双江认为,开展对我国军旅音乐的研究,探讨其风格特征、历史发展规律,十分必要,因为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其风格特征、历史发展规律,才能使之得到更好的发展,进而更好地为巩固与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为兵服务。《文献库》正是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军旅音乐研究所继《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史》之后,开展我国军旅音乐研究的又一阶段性成果。作为一部我国军旅音乐历史文献,《文献库》的编撰出版将进一步填补军旅音乐教学中军旅特色教材的空白,也将为具有中国特色军旅声乐学派的建立奠定基础。
“《文献库》编撰工程在2005年一开春就上马了,同年,新闻出版总署就将其列入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图书项目之中。2010年,《文献库》又被列入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图书项目之中,并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这无疑是对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和解放军出版社编撰出版《文献库》的肯定。”回忆起《文献库》的编撰过程,李双江颇为感慨。他说,《文献库》的顺利出版源于课题组全体同志在坚持课堂教学不放松的前提下,从收集史料、选择歌曲、撰写文字、编配伴奏、英语翻译到绘谱、校对、审读、定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文献库》的编撰出版也得到了许多专家学者及全军广大音乐工作者的大力帮助。老一辈音乐家李伟、时乐濛曾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指导,著名音乐史学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汪毓和也为《文献库》的出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此外,陈奎及、傅晶、邵遗逊及已故的韩夏也曾为《文献库》的编撰做了许多工作。
李双江介绍,作为一个军旅音乐数据库,《文献库》涵盖了我军声乐作品、歌剧、交响音乐、军乐、民族器乐、电影音乐、舞蹈音乐等不同体裁、不同形式的经典军旅音乐作品。用不同历史时期的439首歌曲,展现出中国人民解放军80多年的光辉战斗历程,构成了一部用歌声铸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目前出版的只是其中的声乐作品卷。未来10年,还将陆续推出歌剧卷、交响音乐卷、军乐卷、民族器乐卷、电影音乐卷、舞蹈音乐卷等。
“《文献库》还是一部具有学术性的音乐教材。”对此,李双江深感自豪。他说:“《文献库》选择的歌曲都重新编配了钢琴伴奏,并进行了详尽的文字阐释。其中包括歌曲的历史背景、歌词大意、教学及表演提示,极大地满足了解放军艺术学院军旅音乐教学的需要,同时也能满足地方院校声乐教学的需要。另外,《文献库》采用中英文对照,其中歌曲的歌词也都用了汉语拼音注音。这样一来,外国朋友不仅可以理解这些歌曲,而且还可以根据注音演唱这些歌曲。”李双江相信,《文献库》的出版将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军旅音乐的了解,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产生积极影响。“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是一个大课题,我们将不遗余力地把这个课题持续深入地研究下去,用我们的研究成果为我军提供精神动力,为巩固与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李双江满怀信心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