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出版的英国《舞蹈新闻》周刊第2225期以显著篇幅刊登了著名舞蹈家、舞蹈评论家罗宾·肖特写的关于第13届CBDF“院校杯”公开赛的报道,并刊登了有关图片。报道全文如下:
第13届CBDF国标舞“院校杯”公开赛于2011年3月26日在中国成功闭幕。在开幕式上,舞蹈表演展现了狐步的优雅、斗牛舞的豪迈、踢踏舞节奏的铿锵明快,这一切都展示了绵延不绝的舞厅(国标)舞的艺术魅力和参赛舞者的出色动人的精神。香港国际标准舞蹈运动促进协会主席刘少凡和舞伴海伦一起在开幕式上出场领舞,热情洋溢地为大赛助兴,赢得了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胡珍代表中国国标舞总会向刘少凡赠送了一幅书法横幅《厚德载福》,感谢他为中国国标舞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应组委会邀请参加评审的海外评审有前世界舞蹈理事会荣誉会长罗宾·肖特、肯尼·威尔士、哈泽尔·纽斯伯里、玛西莫·吉奥季安尼、汉斯·伽尔克、阿兰·弗莱彻、科林·杰姆斯和希尔帕·苏塔丽。中国有22位评审参加,包括季孝明、朱良津、王永刚等,他们都是WDC国际评审。世界冠军米尔科·戈佐里和爱狄塔·丹妞特以及迈克尔·马里托夫斯基和乔安娜·柳尼丝都应邀表演了精彩节目。
和以往各届比赛一样,开幕式上,参赛的专业院校表现出它们的教学成绩。北京国标舞学院、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舞蹈系、北京舞蹈学院、广东文艺职业学院、广州艺术学校和广东舞蹈学校都展示了他们的特色专长和去年取得的成绩,生动地反映了专业训练的新发展。中国国标舞总会坚持院校比赛的特色,认为不断交流教学成果极其重要。我们的经验证明,一年一度的比赛大大有助于提高年轻的参赛舞者,尤其是专业学生的国标舞水平。
我们可以看到,参赛者们,尤其是专业学生们的舞蹈水平一年比一年高。一些富有潜力的“未来之星”首次展示了他们的天才,通过他们的团队展示了他们的竞技力量。目前,国标舞的基本训练水平已经通过专业院校的培养大大地加强,因此,各年级的参赛者也是旧貌换新颜了。
海外评审们印象最深的是中国青少年舞者们的勤奋和对国标舞的热爱。他们是这样评价的:“中国舞者的才干、热情和奉献精神,一直给我们很大的鼓舞。现在,中国舞者是摩登舞和拉丁舞世界比赛中一支巨大力量。”他们的评价鼓舞着中国舞者更加百倍努力去进一步提高舞蹈的技巧和艺术水平。
开幕式上的两个亮点是米尔科·戈佐里和爱狄塔·丹妞特以及迈克尔·马里托夫斯基和乔安娜·柳妮丝的精彩表演。他们的精湛完美的技巧、如火如荼的热情、无与伦比的动作和层出不穷的创新让观众享受到一场视觉盛宴。在中国国标舞舞者看来,他们的表演也是一堂生动活泼的课堂。
CBDF“院校杯”大师讲习班在比赛后举行,受到了广泛的热烈欢迎。所有的评委、教师、参赛者和学员都一致赞扬它。世界级评审罗宾·肖特、肯尼·威尔士、哈泽尔·纽斯伯里、迈克尔和乔安娜都在班上做了精彩的讲座。绝大多数中国评委、教师、参赛者和学员,包括CBDF的负责人都参加了这次讲习班。所有的参加者都表示,他们从这个高级的生动的讲习班获益匪浅。有人说:“现在我们可以不必出国就能聆听如此高水平的讲座了”,“这是一次非常有益的、有意思的、令人难以忘怀的讲座。”大师们在他们繁忙的日程中不顾疲劳,认真准备讲座和授课。他们用丰富的经验、艺术实践和个人对舞蹈的理解,让学员们大开眼界。汉斯、马西莫、迈克尔和乔安娜的讲座、示范为学员们推崇备至。许多人说,下一年他们一定提前登记参加大师讲习班。
2011年第13届CBDF国标舞“院校杯”公开赛就像一朵春天绽放的迷人的鲜花,在令人目眩的生活舞台上激发了青春的活力。带着我们的热情和奉献,我们将在2012年再次创造国标舞美丽的明天!
(刘梦耋 译自英国《舞蹈新闻》周刊222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