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舞蹈学院社会舞蹈系致力于特色教育体系创建
http://www.cflac.org.cn     2011-07-25     作者: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者按:国际标准舞专业院校及民办院校,是推动我国国标舞艺术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本刊特设“学林艺苑”栏目,旨在宣传介绍成效卓然的各类国标舞院校,促进教学交流与人才互动,展现优秀教学成果。欢迎来稿。

北京舞蹈学院社会舞蹈系致力于特色教育体系创建

    北京舞蹈学院社会舞蹈系于1989年9月正式建系时就开设了国际标准舞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学历教育,是中国最早培养国标舞专业人才的院校。学院于1997年增设国际标准舞学科的本科教育,2008年招收了第一届硕士研究生,设有国标舞教学体系和运动原理方向。

    社会舞蹈系现有教师9人,外聘教师3人,辅导员1人,全系在校生87人(本科生82人,研究生5人),本科设国际标准舞表演方向。

    社会舞蹈系国际标准舞学科旨在培养能规范掌握摩登舞、拉丁舞的基本技术、技法,深刻领会国际标准舞文化精神、艺术风格,彰显国标舞独特的艺术魅力,具有较高文化素养,集竞技、表演、创作、教学兼容并举的国际标准舞专门化高级人才。

    学院的国际标准舞教学与国际同行业的教学、研究、艺术实践接轨,积极加入国际学术组织和行业协会,履行义务,享受权益;积极融入全球系统化经济运作与管理体系,在引进吸纳、浸透共融的竞争中发展。

    几年来,社会舞蹈系定期邀请国际国标舞大师来院授课,引进先进理念,挖掘国标舞的文化特征、审美特征并为我所用,同时勇于创新,致力于中国特色的国标舞教育体系的创建。师生与来自英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乌克兰、荷兰、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及我国香港、澳门地区的专家、学者积极进行教学交流、参加比赛和学术讲习会等活动,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近年来,中国的国标舞选手踊跃参加国际公开的国标舞大赛,在英国“黑池舞蹈节”、“IDSF国标舞世界锦标赛”、“UK国标舞世界公开赛”等比赛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社会舞蹈系国标舞专业的优秀毕业生齐志峰、张震、马骏、黄蕊、茹宝、张国勇、佘欢欢、邵克强、杨娜、党奇、牛佳等在国际、国内比赛中表现突出。同时,该系为全国专业院校的国标舞专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教师,他们在不同的学校承担着培养国标舞人才的重任。

    社会舞蹈系对国标舞艺术表演舞的创作做了大胆尝试,先后创作了《爱、本该》《药》《挣脱》《红玫瑰·白玫瑰》等作品,在CCTV舞蹈比赛、“荷花奖”舞蹈大赛以及“桃李杯”舞蹈比赛中多次获奖。2001年推出了国内首部国标舞歌舞剧《红舞裙》,2009年又首创国标舞舞剧《长恨歌》。在剧目编排过程中注重用国标舞语言文化内涵来诠释中国文学名著、塑造人物、表现中国文化精神,并对舞剧的形式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在排练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了他们的人格成长,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学院的国际标准舞学科特色包括注重对国标舞艺术风格特质的教学与研究,扎实做好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的建设,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借鉴学院其他舞种的优秀特性,融入国标舞的教学,注重学生舞蹈实践,注重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发展共性与突出个性相结合,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国标舞专门化的集表演舞者、授课教师于一身的国际标准舞专门化高级人才。

中国音乐专刊
中国舞蹈专刊
中国民间文艺专刊
中国书法学报专刊
重大特刊